二百二十九 遼東巨變三(2 / 2)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1641 字 2024-03-16

  按照皇帝的聖旨,放棄遼東的計劃總共分成了三步走。第一步先把遼陽以東的衛所、軍堡撤光,所有邊軍和願意入關生活的邊民沿著驛道向廣寧衛聚集。

  粗略算一算大概有5萬人左右,皇帝的命令是輜重可以舍棄,但人不能丟,沿途必須提供足夠的吃喝供給,以及可以遮風擋雨的住所。

  做為遼東巡撫袁應泰並不發愁提供補給,也早就準備好了,但他非常害怕建州女真尾隨追趕。有道是兵敗如山倒,主動撤退雖然沒那麼被動,可一旦有了追兵逼迫依舊有可能釀成大禍。

  “據昨日探馬帶回來的消息看,建虜好像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已經一路向南去了寬甸,隻要再拖上兩日也就安全了。”

  杜鬆是在月初奉兵部之命前來協助遼東鎮邊軍、邊民撤離的,同行的還有3萬京營和2萬薊州衛所軍。從這一點看朝廷和皇帝必須是下了血本,終於肯把看家護院的精銳派出來了。

  “袁巡撫,你可知陛下為何要放棄遼東鎮,還如此著急?”

  有了這5萬兵馬,再加上遼陽附近的3萬遼東軍,僅僅防禦建虜和北虜趁火打劫應該是足夠了。可他心裡始終有個疑問,搞不懂皇帝執意這麼做是為了什麼。袁應泰是皇帝欽點的遼東巡撫,必須算近臣,沒準知道點內幕。

  “杜總兵,若是讓你來鎮守遼東需要多少兵將才能震懾北虜和建虜,每年又需要多少糧草軍餉?”

  袁應泰本沒有興趣和杜鬆閑聊,你個粗鄙武人怎會懂得朝堂政治的微妙。但看著驛道上那些拖家帶口、穿著破舊、雙目無神的邊民更難受。聊就聊吧,分散下注意力,眼不見為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