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聽話聽音,可袁應泰愣是沒從皇帝這段話裡聽出準確意思來。按說又遠又容易被彈劾的地方等於被貶黜,可又是個很重要的職位,真想不出所指為何。
  “兩廣總督李贄這幾年在當地推行番麥、番薯,鼓勵建廠榨糖、釀酒與西番商人經營,成績頗豐。隻是廣東左布政使胡桂芳對於新政態度不明,拖拉推諉不斷,嚴重影響了進度。
  朕打算讓你就任廣東右布政使,配合李贄繼續深入推行新政,順勢熟悉當地風土人情,做好接替胡桂芳的準備。”
  剛入秋的時候,李贄發來密信,除了講述番麥和番薯的產量喜人,糖廠、酒廠、香皂廠效益大幅提升的喜訊之外,還說了說遇到的問題。
  首先是身體,他今年已經81歲了,雖然做為福建人比較適應當地氣候,心氣足了之後精神頭也比以往旺盛。但畢竟風燭殘年,身體愈發衰弱,入夏之後病了兩場,不知道哪天就會一病不起。
  其次是現任廣東左布政使胡桂芳在工作上不支持也不反對,凡事無論大小都要向朝廷各部去函詢問。做為總督又不能事事代替其做決定,太耽誤進度。
  所以建議皇帝及早安排可造之材準備接替,最好提前派過去工作一段時間,一方麵是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一方麵也要考察能否勝任。
  原本洪濤打算找個借口把胡桂芳替換掉,可是問過葉向高之後又打消了這個念頭。胡桂芳早年在杭州做過推官,工作認真、勤儉克己,民聲很高,是個很不錯的官員。
  如果僅僅因為其不太了解新政就無故更換有些過於草率,新政目前隻在廣東一省實施,還不是公開的,而是通過李贄一點點推行,屬於試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