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琉戰爭!洪濤隻讀了一個開頭,腦海裡立刻蹦出了一場發生在萬歷朝的戰爭。根據歷史記載,琉球國王和大臣們最終又被送回琉球繼續執政,隻不過是簽署了一些不平等條約之後才放行的。
  具體條約內容記不得了,大概意思是琉球從此以後不僅是大明帝國的藩屬國,還要向日本開放港口、效忠薩摩藩、割讓一部分島嶼。
  萬歷皇帝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好像也沒什麼反應,連口頭抗議都沒有,等於是默認了現狀。鑒於當時明朝內部的虛弱現實,此舉也很正常。
  自身如此虛弱,快連軍費都掏不出來了,再出兵幫屬國討回公道的難度太大。而且琉球還不像朝鮮有陸地連接,明朝連個正經的遠洋水師都沒有,隔著大海想強硬也強硬不起來。
  洪濤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也和萬歷皇帝的反應差不多,先召集六部九卿以及聽取下意見,討論之後也得出了無法進行有效救援的結論,甚至連派遣使臣赴日當麵抗議也不現實。
  “朕有海軍可用,若是連抗議都不做豈不是向全天下宣布大明帝國已經無力維護其藩屬國地位,顏麵掃地。讓袁可立酌情派遣戰艦赴薩摩藩轉達朕的意思,責成德川幕府早日釋放中山王,認錯賠償!”
  但洪濤的處理辦法比萬歷皇帝稍微強了那麼一點點,在小弟被外人欺負了之後還知道罵兩句撐撐場麵,可也僅僅是罵兩句,半點動手的意思也沒有。
  這倒是合了眾大臣的意思,他們連琉球具體在什麼地方都不清楚,每年進貢的那點土特產塞牙縫都不夠,能在此時罵兩句已經屬於仁至義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