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 窗外已然深秋,青磚鋪地的林蔭小道旁,盡是桂花,尚在盛開,周圍落葉隨風落下,溫暖的陽光傾灑而下, 一雙骨節分明的手伸出,關上了窗戶,緊閉的窗戶遮掩住了羞人的動靜。 閨房內,宋硯行繾綣的吻又落了下來,唇齒挪動到李妙儀的耳際,重重吻過,霎時間她的耳後和脖頸都成了宋硯行的所有物。 李妙儀喘著粗氣,麵色緋紅,她的唇也紅的像滴出水來一般,李妙儀的眼神也迷離著。 李妙儀的手指拂過宋硯行的脖頸,手指順著白皙的皮膚輕輕滑動。 一切結束,李妙儀靠在宋硯行的懷裡,喘著粗氣。 宋硯行身上矜貴和清冷渾然天成,眉眼如畫,容貌絕世,如同神明。 隻是宋硯行一向端莊自持,在情事上也是如此。 隻有在最激烈時,宋硯行才會不受控製的流露出和平日裡不一樣的神情,宋硯行一向平靜如深潭一般的眼眸也會有一絲波瀾。 李妙儀愛極了宋硯行眼神中一瞬間劃過的沉迷。 那一瞬間宋硯行的悸動是因為自己。 這種把上京城中赫赫有名的天上明月拉下來的感覺,讓李妙儀的血液都為之沸騰。 不僅因為宋硯行是天上的明月,更因為宋硯行是當朝太子。 這種成就感無與倫比,讓李妙儀沉溺其中。 上京中所有人都說當朝太子不近女色,深明大義,仁愛孝友。 隻有李妙儀知道。 所有的一切都是宋硯行裝的,他是為了那至高無上的權利。 十幾年如一日維持打造自己的人設。 “想什麼呢?”男人清冷的聲音響起。 李妙儀沒有回答,隻是溫順的靠在宋硯行的懷裡。 宋硯行緊緊的擁著李妙儀,仿佛要把她刻進自己的身體。 宋硯行作為太子,沒有陛下的旨意是禁止出宮的。 若不是今日陛下外派太子巡視駐紮在上京外圍的軍隊,兩人也沒有相見的機會。 滿打滿算距離上一次兩人見麵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個月了。 宋硯行摸著李妙儀的綢緞般的秀發,心裡滿是不舍。 見不到李妙儀的每一天,宋硯行都想李妙儀想的緊。 但這份想念,並不會因為見麵而停下,反而會因為見了麵了,而更加想念她。 但時辰已經差不多了。 若是他還不出現在軍隊,那麼宮中必定會起疑。 李妙儀隻覺得兩條大腿疼的厲害。 宋硯行的東宮沒有一個妾室。 皇後也曾想給他賜婚,但都被他給拒了。 美其名曰。 一心隻有聖賢書,無心顏如玉。 皇後也不好再說什麼,太子一心隻有大國無小家,這是天下,人盡皆知的事情。 除了李妙儀之外沒有人知道,其實宋硯行也有情動的時候。 宋硯行六歲便被封為太子,一舉一動都在禮製規範的約束中,從小就接受文武之道和治國之道的教育。 在太子之位上如何坐的穩當,如何生存,宋硯行很清楚。 “我向父皇請旨,娶你可好?” 李妙儀覺得是自己近日給宋硯行傳信撩撥他撩撥的太緊了才讓他又有了這個念頭。 “我不想入宮,硯行你是知道的。” 若是入了東宮,她便和宋硯行是一條船上的人了。 宋硯行現在的處境她再清楚不過了。 成者王,敗者寇,她可不想把自己的命掛在一個男人身上。 聽了李妙儀的話,宋硯行良久沒有出聲,不知在想些什麼。 隻是在李妙儀腰間的手摟的更緊了,仿佛像是要把李妙儀嵌入自己的血肉一般。 時至午膳。 李妙儀雖是嫡出但在家中並不受寵,住的也是後院偏房。 這倒是便宜了李妙儀和宋硯行二人私會。 宋硯行每次都是翻墻而入,然後再翻墻而出。 曾經的宋硯行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作為當朝太子有朝一日會變成墻上君子。 待宋硯行走後,李妙儀坐到銅鏡前。 鏡中女子,頭梳單鬢,長眉纖纖,未施粉黛,一雙明眸勾魂攝魄,哪怕隻是盯著鏡中的自己,都覺著嫵媚含情,如花般的瓜子臉晶瑩如玉,肌膚滑嫩如雪。 李妙儀拿下方才宋硯行給她戴在頭上的鎏金鑲玉步瑤釵。 宋硯行每次來見她的時候都喜歡給她帶些小玩意兒。 有時是珠寶,衣物,有時是吃食,有時是書籍孤本。 李妙儀把玩著手中的步瑤,步瑤精細無比,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 但李妙儀心中並沒有什麼波瀾。 服侍李妙儀的貼身婢女孟春從李妙儀手中接過步瑤,如往常一般把步瑤收到了匣子中,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又重新把匣子鎖上。 這是主仆二人多年以來鍛煉出來的默契。 宋硯行送的東西大多數都過於貴重,壓根不是一個不受寵的六品官宦人家的小姐能拿得出手的。 所以多數都被李妙儀收了起來。 孟春也對太子和自家小姐兩人之間的關係從剛開始的戰戰兢兢到現在的神色如常了。 女子的貞潔向來是最重要的。 若是往後嫁了人,被夫家發現新婦早已沒了貞潔,那便是要浸豬籠的。 李妙儀對此不以為然。 李妙儀心裡清楚,宋硯行是個品行端正的君子,就算是往後倆人斷了這關係,宋硯行也定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因此而死。 若是別人可能護不住她,但宋硯行是東宮之主,未來的陛下,誰又敢與他作對。 李妙儀知道自己的思想多少有些大逆不道。 在東陵,一向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夫貴妻榮,子達母尊。 但李妙儀並不是無才的女子,她飽讀詩書。 李妙儀的外祖父辭官之前曾是太子太傅。 少時李妙儀最愛去的就是外祖父家,外祖父給弟子授課的時候也總會教導李妙儀幾句。 李妙儀有著不亞於男子的才華。 隻是女子一向隻能以夫為天,嫁人前更是要以父為天。 李妙儀的才華也隻能掩蓋住,現在的她的手上沒有足夠大的權力能護住自己。 若想改變現狀,除了找人庇護,李妙儀別無他法。 思及此,李妙儀的思緒回到了初見宋硯行的時候。
第1章 太子(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