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2樓有人!(1 / 1)

藏經閣大門緩緩打開,一股檀香氣息迎麵撲來。   牛頂天抬足入內,身後的空慧和尚亦步亦趨,半步不離。   一眼望去,閣樓內層層的藏經書架整齊排列,周圍的氛圍極為肅穆。   繼續走去,層層進深的閣樓將一股神聖的氣息層層滲透了出來。   樓內香煙裊裊升起,彌漫在整個一層大殿之中,最裡麵的一尊佛像,莊嚴地坐在蓮花座上,給人超脫塵世的感覺。   剛緩步走到二層的樓梯處,尚未等身旁的空慧和尚出聲阻止,牛頂天便突然頓住了腳步   不對!   緊接著,渾身警惕提到極致。   有人!   二樓有人!   頓足片刻後,牛頂天更加確定。   “牛施主,藏經閣二樓嚴禁入內!”   身旁的空慧見牛頂天在樓梯處駐足不動,忍不住出聲提醒道。   “在下曉得,空慧師傅請放心,勞煩空慧師傅拿些筆墨,在下就在一樓尋些經書抄錄,不會前往二樓。”   牛頂天見空慧緊張地跟在自己身旁,寸步不離,忍不住笑著提醒道。   “牛施主稍等,”   空慧聽了保證後稍稍寬心,神情也放鬆了下來,憨厚的臉上露出笑容,合手一禮後,便來到墻邊的木櫃旁。   打開抽屜後,取出了厚厚一打麻沙紙,一支筆,一方硯,接著又在一旁的大瓷缸中勺了一碗水。   來到桌前,空慧麻利的鋪上紙,研了磨,隨後來到牛頂天身旁合手道:   “牛施主,筆墨準備好了,牛施主可以開始了。”   “有勞空慧師傅了。”   牛頂天對著空慧客氣地拱手道了聲謝後,便好似漫無目的地來到藏經書架上緩緩挑選經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妙法蓮花經》...   牛頂天眼神一一掃過書架上的經書,最終定在了《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上,雙手拿了出來後,來到書桌上開始恍若無人地謄抄起來。   即將抄到一半時,正全神貫注的牛頂天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頓住了手中的毛筆,撇頭看向身旁尤在緊盯的空慧,笑著說道:   “空慧師傅無需如此緊張,既然空慧師傅擔心在下誤入藏經閣二樓,何不在樓梯處守候?也好過在這站著如此辛苦,況且...”   “況且空慧師傅如此站在一旁,也有些影響在下專心謄寫。”   說到最後,溫和的臉上露出些許歉意。   一旁的空慧聽了此話,已經有些疲憊的眼底,瞬間閃出一道喜意,緊接著,憨笑起來對著牛頂天合手道:   “多謝牛施主提醒,是貧僧魯莽,貧僧這就去樓梯處待著,不會再打擾牛施主。”   “牛施主有什麼需求直接喚貧僧即可。”   說罷,又對著牛頂天行了一禮,隨後退去了樓梯角處。   牛頂天見空慧離去,眼中閃出精光,隨後繼續靜靜抄寫起了剩下的《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此經簡稱《楞嚴經》,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   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聖圓通章、四種清凈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歷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   牛頂天雖然沒有學習過佛門典籍,也沒什麼興趣,但是在抄寫這本經文的時候,心境也莫名地愈發平靜了,隱隱有些收獲。   因此他雖然此番懷有目的,對於謄抄經文也不馬虎,沒過多久,一本經書便已經抄寫完畢。   接著又是來到書架,尋找,挑選,謄抄,尋找,挑選...   藏經閣外的天色將晚之時,牛頂天的桌上已經謄抄了五本經書。   他也不著急,慢悠悠的尋一個書架謄抄一本經書。   待合上手中的《佛說阿彌陀經》後,牛頂天再次來到書架旁慢悠悠的尋著,心中也在不斷思索。   相對於這層樓裡傳說中的那本《九陽真經》,他卻是對樓上的少林七十二絕技更感興趣。   如今自己身懷《羅漢伏魔功》,這並不比《九陽真經》差,甚至更甚一籌,身體裡的寒氣也不過是慢慢煉化罷了,少了《九陽真經》並非不可。   但是樓上的少林七十二絕技卻不一樣,自己並非一定要去修煉,但這七十二絕技裡大多是些橫練功夫,門檻不高。   若是練到深處之時,功力卻是頗為不俗,這對他下一步計劃的開展極其重要,謀取武技也是來之前早早計劃好的。因此,這藏經閣二樓,今天必須進去!   想著想著,牛頂天右手摸到了一本經書,抬眼看清書名,牛頂天眼中一亮,壓住心底的激動,緩緩抽出經書。   緩緩打開後,《楞伽經》中全是梵文。   牛頂天一頁一頁摸尋著經書中的夾縫,尋到一半,果然有了厚厚的凸起之處。   在原世中,關於這本《九陽真經》有很多種說法。   一種是說《九陽真經》相傳為達摩祖師所寫下的。   但後來張君寶悟到達摩祖師是天竺人,就算會寫中華文字,也必定是文理粗疏。   而《九陽真經》裡的文字佳妙,外國之人決計是寫不出的,一定是後世中土人士所作。   多半便是少林寺中的僧侶,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假托達摩祖師之名,寫在天竺文字的《楞伽經》夾縫之中。   還有一種,是說在嵩山中一位無名奇士鬥酒勝了王重陽得以借觀《九陰真經》,此人即鬥酒神僧。   某天與王重陽鬥酒後勝於王重陽,王重陽便把《九陰真經》借給鬥酒神僧看。   鬥酒神僧認為《九陰真經》陰氣太重,一味崇揚道家黃老之學,隻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不及陰陽互濟之妙。   於是投身少林,在四卷《楞枷經》行縫中,以漢文寫下了自己結合武道禪宗心得所創的《九陽真經》。   鬥酒僧自覺比之與《九陰真經》更有陰陽調和、剛柔互濟的中和之道。   撰寫《九陽真經》的鬥酒神僧在皈依佛法之前乃是道士,精通道藏,所撰武經剛柔並重,陰陽互濟,隨機而施,後發製人,與少林派傳統武學的著重陽剛頗不相同,與純粹道家的九陰真經之著重陰柔亦復有異。   於是便順理成章出現在少林寺藏經閣之中。   不管怎麼說,此時這卷經書已經到手!牛頂天也沒了耐心再去地謄抄夾縫中的《九陽真經》。   若不是少林寺此番卸磨殺驢,臨時變卦,他倒不介意慢慢謀取。   本來也是如此打算。   但是此時韓小瑩的掌毒已解,又被覺真那老禿驢耍了一通,心中著實有氣。   如今又發現二樓又有高手坐鎮,再等下去的話,也不知還要等到何時。   不等了!乘著無人,暫且先打服這個再說!   於是收起經書,施展步伐,全力向二樓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