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坐我們車吧,一起回去。” “你們先回去,我去鄉供銷社買些菜。”趙國民一擺手,他讓趙磊帶著朋友先回家。 他到把這事忘了,農村冬天沒啥東西吃,土豆、大白菜還有酸菜。 麵包車到村十字路口,人們出來觀望,現在麵包車鄉裡也就幾臺,冬日的寂寞,人們想看熱鬧。 趙磊把麵包車玻璃搖開,探出頭打招呼:“三爺,溜達呢。” 老頭參加過抗美援朝,原來是大隊書記,快八十歲的老人,精神抖擻,他和趙磊爺爺是親兄弟,趙磊爺爺排行老五,他們兄弟六人,上麵還有一個大姐。 大姑奶嫁到別的鄉,已經去世很多年,從趙磊記事時,就知道大姑奶已去世。 大爺爺和二爺爺早夭。 三爺爺就是眼前這位。 四爺爺舉家搬遷到加格達奇,在林業單位工作,也已去世,逢年過節親戚會郵一些鬆子、金銀花、猴頭菇、還有鹿茸這些山貨。 趙磊爺爺排行老五,他也參加過抗美援朝,在戰場負傷退伍,身體裡留下幾塊彈片,陰天下雨疼的嗷嗷叫。 退伍回來後結婚,大姑1953年出生,趙磊父親1954年出生,他還有一個二叔,也在村裡。 小叔叔在特殊時期死去。 這是他們家族的痛。 趙磊對爺爺印象不太好,他喜歡喝酒、喜歡打魚,喜歡罵人、也喜歡打人。 小時候給他買一桶10斤裝白酒,不到一個星期他就喝完,奶奶在他不到八歲時去世,當時她才五十多歲。 趙磊上高一時,爺爺去親戚家參加婚禮,過度飲酒,還沒走回村裡,在路邊凍死。 爺爺也留給他美好回憶,小時候跟著爺爺去河裡打魚,爺爺撒網,他撿魚。 “是小石頭嗎?”三爺爺已老眼昏花,看不清眼前人。 “是我啊。”趙磊推開車門,從口袋裡拿出一盒紅塔山,他給食雜店的人發一圈,拿出打火機給三爺爺點煙:“您老還好吧?” “托你的福,好的很。” 村裡出生的孩子小名多的很,還好他小名是石頭。 有錘子、狗剩、狗蛋、馬驢小名。 農村孩子夭折率高,這源於醫療條件差,後世小孩頭疼感冒跑幾趟醫院。 他小時候感冒也不吃藥,能吃一口黃桃罐頭,屬於天大的幸福。 他原來下麵還有一個小兩歲弟弟,三歲時得肺炎去世,開始以為就是感冒,等嚴重後去哈市醫院救治,已來不及。 這就是鄉村生活,人們為了活著而活著。 麵包車繼續向家的方向行駛,坐在車裡依稀可以聞到牛糞和炊煙味,從重生前開始算起,趙磊差不多有十年沒回來,家鄉沒有太大變化。 每條路還是原來的樣子,仿佛不歡迎他,趙磊出生在這裡,此時他有一種外人感覺。 眼前模糊的身影,打亂他的思緒,讓他內心有些慚愧。 女人背上背著一個孩子,花布包裹下,小孩露出小腦袋瓜,在冬日下,她呼出陣陣白氣。 前世他沒勇氣和她說話。 小時候玩過家家遊戲,他曾答應過她,以後會娶她當媳婦兒。 內心有些慌張推開門,大喊一聲“春兒。” 女孩,不,應該叫女人,春兒比他大一歲,已是孩子她媽,前世聽母親說過,春兒城裡打工,在飯店做服務員,被人家搞大肚子,生下一個閨女,慘遭拋棄。 她就當沒看見他一樣,繼續向前麵走。 “等……”趙磊伸出手:“等等。” “你這是要去哪兒?” “原來是大學生。”春兒把孩子從背上接下來,帶著幾分幽怨口氣說:“你這是發達了,回來光宗耀祖。” “不。”趙磊搖頭:“我回來辦事。” 他問:“你好嗎?咱們可是小學同學。” “你是大學生,我是小學生。”春兒吐槽著天氣:“這鬼天氣,真冷!” “你好嗎?” “好!”春兒眼神堅定:“有吃有穿,還有一個孩子。” “能下地乾活,就能拉扯她長大。” 春兒和袁荃同歲,她的眼神已沒有少女青澀,肩膀上扛著一副擔子。 他從口袋裡拿出五百塊錢,塞到小女孩花色小棉襖裡。 “你這是乾啥?” 趙磊勉強一笑:“給孩子的。” “我還有事,我媽在家等著,有空過來嘮嗑。” 在春兒母子目光注視下,麵包車向家行駛去。 他家院子很大,東邊是倉庫,放農具和苞米、飼料,西邊是牛圈,磚土房不高,鄰居四姨家磚石鐵皮房,比他家氣派許多。 麵包車停在院門口,大黃狗發出吼叫,老媽鄭秀梅頭頂裹著花布毛巾,罵大黃狗幾句:“該死的!狗叫什麼。” 左鄰右舍看到麵包車停在門口,呼啦啦過來圍觀。 趙磊告訴鄭正勛:“這就是我家。” 門口堆著成塊狀牛糞,就像小山一樣,木頭門一人多高。 想到《心迷宮》居然出自如此貧困鄉村小子手中,鄭正勛不自覺心酸。 趙磊出生在黑省哈市花園縣豐裕鄉前進村。 在極度寒冷的地方,孕育出堅強意誌的人。 他是如此坦誠。 見到老媽一剎那,趙磊眼眶不自覺濕潤,想到前世天人永隔。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媽我回來了!” 鄭秀梅招呼著:“趕緊進屋吧,這是你朋友?” “阿姨您好!”鄭正勛說著韓語。 老媽聽不懂,趙磊給他翻譯:“這是給您問好。” 親戚鄰居議論紛紛,石頭帶一個外國人回來,真有出息。 他又把紅塔山拿出來,發給親戚鄰居。 “三大娘,四姨,您們都到家裡坐會。” “小石頭有出息了!” “石頭京城啥樣?” “見到領導人沒?” 這是能說的嗎? “天安門前…………” 這個不能說呀。 省略吧。 “二叔、二嬸我回來了。” 得知他回來,二叔二嬸也來看他。 二叔家兩個孩子,小君比他小兩歲,在縣裡上高中,思燕還在鄉裡上初中。 屋裡燒的很暖和,爐子裡添很多苞米瓤子,進門就是灶臺和爐子,他們家三間屋子,東屋老爸老媽住,趙磊住西屋,東北農村房子都是坐北朝南,前院後園,後邊園子有一畝多地,種一些蔬菜和瓜果。 他家有一片韭菜池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旁邊有一顆杏樹和桃樹,夏天一到,躺在韭菜池子裡,摘杏吃,每次都吃到頭暈腦脹,實在是杏太好吃。 “上炕,上炕!”老媽鄭秀梅招呼著:“把鞋脫了。” 她從衣櫃裡掏出一些錢,問道:“車費多少?” “我們先暖和一會,還有東西沒搬完。” 麵包車裡都是膠片,搬完膠片再讓麵包車走,司機在屋裡抽完一根煙,他們開始搬。 見一盒子一盒子東西,二叔不懂這個,好奇問:“大侄子,這是啥啊?” “膠片,拍電影用的。” “對了,你是學表演的。” 二叔哈哈大笑:“以後我大侄子就是大明星。” 人多搬的快,一人兩趟就搬完。 趙磊遞給司機師傅三十塊錢:“謝謝了,你去鄉裡也能拉到客,有去縣裡辦事的,我們這就兩趟客車,上午一趟,下午一趟。” 司機走後,趙磊招呼鄭正勛脫鞋上炕,開始鄭正勛還害羞,怕自己腳臭,趙磊笑著說:“沒事的。” 老媽鄭秀梅問:“你們想吃點啥?” “大鵝燉土豆,殺隻大鵝吃,我爸去買菜了,他馬上回來。” 他們說著話,老爸趙國民騎著自行車到家,奶桶拿到屋裡,蒜苔、黃瓜、大辣椒、血腸、鯉魚、乾豆腐等等都從奶桶裡拿出來。 老媽和嬸子姨們洗菜殺鵝,老爸和這些叔叔大爺們支上桌子,開始打麻將。 看著眼前熟悉一幕,趙磊終於活過來。 這段時間就像無根浮萍,飄忽不定,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第12章 回鄉遇到春兒(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