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好。 西湖,美。 奈何他要趕緊回京城。 《京港愛情故事》要趕緊拍。 於東和他們一起坐火車回京。 “《心迷宮》上映11天,票房突破百萬!” 於東恭喜趙磊。 他心裡很高興。 “這還是東哥協調影院排片功勞。” “要是影院不給排片,電影拍的再好也沒用。” 影院給什麼電影排片,排多少,就是人家一句話的事。 回到京城後,還來不及見老爸和老媽一麵。 剛下火車他就回宿舍收拾行李。 鄭正勛已在等他。 上午11點火車到京城,趙磊他們乘坐下午15:20飛機去香港。 這次委托江至強幫他們辦的工作簽證,不然香港通行證隻能在香港待7天。 7天時間,《京港愛情故事》這部電影肯定拍不完。 晚上在九龍三星級酒店休息時,趙磊和鄭正勛商量明天拍攝計劃。 明天第一場戲就是音像店戲份。 趙磊去音像店買磁帶,在這裡認識顧微微。 “鄭哥,你說標誌性人物選誰比較好?” “鄧麗君,就像《甜蜜蜜》一樣。”鄭正勛坐在沙發上,用筆記錄著。 “鄧麗君並不適合趙磊這樣的人聽。” 不是看不起鄧麗君,而是鄧麗君在內地人盡皆知。 “鮑勃-迪倫。” “嗯。”趙磊點頭:“他不錯。” 鄭正勛說鮑勃-迪倫,讓他想到師哥賈宏聲,這家夥拍過一部戲,自稱是列儂的兒子。 這足夠傻X! 同樣,設置趙磊喜歡聽鮑勃-迪倫,他和顧微微有相同愛好,然後在音像店裡聊天。 這是年輕人瘋狂時,就像非主流一樣。 多年以後再看,會罵自己是傻逼! 從六十年代初,法國新浪潮時代開始,人們搬著攝影機在街上拍。 現在《京港愛情故事》也一樣,兩臺攝影機拍中環音像店,一臺在室外拍路人,一臺拍室內。 趙磊拿著包走進音像店,顧微微正在招呼客人。 他在音像店找磁帶聽。 “有鮑勃-迪倫的嗎?” “等等。” 陳慧琳笑場。 “咱們兩個裝不認識很尷尬。” “這是拍電影。”趙磊點上一根煙笑著說。 “OK!” 音像店裡並沒有鮑勃-迪倫的磁帶,顧微微家裡有,她再有一個小時下班,可以借給他聽。 當顧微微下班後,趙磊才告訴她:“我是內地過來旅遊的,你不怕我把磁帶拿走嗎?” “旅遊。” “是看香港回歸嗎?”顧微微看著他問。 “對。” “哢!” 趙磊問鄭正勛:“這幕戲拍的怎麼樣?” “很自然,還有人們好奇的目光。” 他一擺手:“這個無所謂。” 隨後說到《廣島之戀》和法國新浪潮電影,國內有《秋菊打官司》這樣路人圍觀鏡頭。 人們喜歡看熱鬧。 一個姓劉的富二代給陳慧琳送咖啡,長的還不錯,人也很有禮貌。 “Kelly,你拍戲辛苦。” 劉建昊用癟嘴普通話說:“導演,你也辛苦了。” “謝謝。”他接過劉建昊遞來的咖啡,雖然趙磊不喜歡喝咖啡,還是禮貌性接住。 要是說:“謝謝,我不喝咖啡。” 很掃興的。 他們中午吃過飯後,繼續拍電影。 顧微微拿鮑勃-迪倫磁帶給他聽,趙磊拿出一個隨身聽。 把磁帶放裡,顧微微跟著哼起來。 “我請你看電影吧。” “看什麼?” “《廣島之戀》。” 說到《廣島之戀》,下午就在百老匯電影中心拍戲。 位於尖沙咀油麻地的這家影院,去年剛開業。 拍完這場戲。 已經是晚上七點多。 明天上午陳慧琳還有工作,她要發行一張專輯,《紅色高跟鞋》也收錄其中。 第二天,傍晚。 這場戲在尖沙咀室外大排檔拍。 顧微微要帶著趙磊吃香港特色大排檔。 兩個人閑聊時,他說出《京港愛情故事》裡經典臺詞: “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長了至少三倍。” 顧微微夾起一個螃蟹腿,看著他問:“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最起碼孤獨的時候有幻想。”趙磊喝一口啤酒:“能讓我們看到不同的人生。” “哢!” 人們圍著他們。 陳慧琳在香港也有名。 不過香港人口幾百萬,明星太多。 人們見到明星已當做習慣。 在大排檔拍戲有好處,他們拍完戲,可以直接在這裡吃。 《京港愛情故事》這部電影就兩個主角。 趙磊演趙磊。 陳慧琳演顧微微。 其他六個人配角戲份都很少。 有音像店老板。 顧微微男朋友。 酒吧老板。 還有街頭畫家。 “真的假的?”陳慧琳好奇問:“看電影能延長壽命?” “誰也不知道。”趙磊攤開手。 “我寫這句臺詞,就是想要裝個逼,和美女看完電影,總要說些什麼吧。” 在大排檔的路人聽到趙磊這麼說,都哈哈大笑。 他前世隻在《一一》裡看過這句臺詞。 香港的大排檔他喜歡吃,特別是避風塘炒蟹、黑椒牛肉粒。 他感覺生活在這裡很幸福,可以賺很多錢,可以吃到這麼多美食。 現在他這麼想。 第二天去重慶大廈拍電影。 趙磊把昨天的想法推翻。 這裡也有生活不幸福的。 已經七十多歲的老太太,還要拚命工作。 陳慧琳告訴他:“新加坡和日本,有許多七八十歲老人工作,他們不賺錢就要挨餓,醫療費很高,兒女也不養老,隻靠自己。” “日本不是發達國家嗎?”他前世聽過日本老人很長壽,生活很好,人過的很幸福,趙磊還準備帶著父母去旅遊。 “資本社會不養閑人,沒用的老人就被丟棄被。” 趙磊一擺手:“不說這些煩人的話。” 避開不談,就當不發生。 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自欺欺人。 “晚上,在遊樂場摩天輪上,就像《愛在黎明破曉前》一樣,有一場吻戲,你要準備好。” 他哈哈大笑:“我保證不吃韭菜盒子。” “我吃蒜苗餛飩。”陳慧琳哼一聲:“誰怕誰。” …… 在中環摩天輪上,五彩斑斕的霓虹燈把香港的高樓大廈打扮得花枝招展。 看著夜晚的景色,他竟有些緊張。 “你恐高啊?”陳慧琳問。 “唉,我第一次拍吻戲。” “昨天還吹船戲拍過。” 趙磊回道:“船戲沒親,現在要真親。” “沒事,我會對你負責的。” 這陳慧琳開朗的過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摩天輪上,趙磊講述自己童年,特別是關於爺爺的。 說到爺爺去世,他有些傷感。 陳慧琳自由發揮,趁著他回想起自己童年時,主動親了他。 被她的發揮弄的一愣。 她攬著趙磊的脖子。 “我想親你。” 兩個人拍的吻戲,獲得攝影師、燈光師、化妝師掌聲。 拍完這場戲。 趙磊竟然不敢再看陳慧琳。 走下摩天輪,陳慧琳問:“你有女朋友嗎?” 趙磊搖頭:“沒。” “嘿嘿。”她笑笑,沒說話。 拍攝第三天。 還是夜晚戲。 兩個人漫步在深水埗地攤,進一步交流中,聊到家庭。 顧微微的父母是知識分子,都在大學裡教書。 而趙磊的父母是農民,他們種地、喂牛供他讀大學。 這次到香港旅遊,還是他勤工儉學做家教賺的。 他很感激父母供他讀大學,因為村裡有許多女孩學習成績很好,就是因為是女孩,就不能讀書。 聽到這裡顧微微很生氣,大罵封建餘孽。 “重男輕女。” 趙磊反駁:“香港一夫一妻製從1971年才開始,香港才封建。” 兩個人開始爭論。 這時一個小男孩跑過來問:“你們在拍電影嗎?” 趙磊苦笑搖搖頭:“哢!” “再拍一遍吧。” 陳慧琳也笑出來。 扛著攝影機出來拍,確實會經常發生路人過來搗亂的事。
第36章 熒幕情侶(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