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和何進商量除掉宦官,可是何太後不同意,於是袁紹對何進說:“宦官之禍久益,我們不必親自動手。” 何進問袁紹:“如何?” 袁紹說:“讓主薄陳琳向各鎮發檄文,調兵入京。” 何進聽從了袁紹的建議,召集了一些大臣商議,讓陳琳發檄文,陳琳認為這樣做不妥,會生出亂子來,就向何進諫言,何進並沒有聽進去。 曹操在一旁笑了,何進問曹操:“為什麼無故發笑?” 曹操說:“要殺宦官,應該除首惡,隻要一個獄官就夠了,何必調兵呢?” 何進一聽,非常惱火,訓斥曹操,曹操隻好離開,走了以後,他嘆息:“擾亂天下者,必何進也。” 何進不停眾人勸諫,一意孤行,還是暗中派人去各鎮調兵了。西涼刺史董卓接到了檄文,非常高興,董卓的野心,朝野盡知,這下好了,給了他一個機會,董卓決定抓住這個機會。 這董卓沒有文化,卻是一個非常世故的人,原本在與黃巾軍的對戰中,屢屢吃敗仗,他向十常侍送了金銀,結果朝廷沒有怪罪,反而升了職。 董卓帶著李儒,郭汜,張濟和樊稠四員大將,朝洛陽進發,臨行前,董卓申明此次出兵旨在清楚宦官,肅清朝綱。 董卓大軍一路西進,氣勢如虹。沿途的百姓聽聞董卓的名聲,紛紛躲避,生怕被卷入這場朝廷的風波之中。 當董卓的軍隊抵達洛陽城下時,何進已經親自出城迎接。董卓微笑著與何進握手,兩人寒暄過後,董卓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何公,此次我率軍前來,主要是為了清除宦官,肅清朝綱。” 何進聽聞董卓的要求,毫不猶豫地表示同意。他深知宦官之害,也希望通過董卓之手,將他們一網打盡。然而,他並沒有料到,這一切都隻是董卓的陰謀而已。 張讓得知董卓此次進京是為了對付自己,就決定對付始作俑者何進,張讓已經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準備。 他秘密召集了一批忠誠的死士,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對他言聽計從。張讓詳細地部署了計劃,他要讓何進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付出生命的代價。 張讓到何太後那裡求救,何進被太後召進宮,何進不知是張讓的計謀。事實上,在張讓進宮的路上,已經安排了大量死士,然而,何進並未察覺到,當他踏入宮門的那一刻,宮門慢慢關上,一群黑衣人突然從四麵八方湧出,將他團團圍住。何進驚恐萬分,他試圖掙紮,但無奈對手太多,實力懸殊。 在激烈的戰鬥中,何進身負重傷,逐漸力不從心。而張讓則站在一旁,冷眼旁觀。他看著何進在生死邊緣掙紮。 最終,何進在黑衣人的圍攻下倒下了。和何進一起進宮的袁紹,在宮門外等候,久久不見何進出來,料想何進遭遇不測,於是開始領兵撞開宮門,進入宮中,袁紹得知何進已死,開始肆無忌憚的殺宦官。 曹操趕過來,和袁紹一同清除宦官,隻要是宦官,不論大小,統統殺死,一時間,宮廷內血流成河,哀嚎遍野。宦官們驚慌失措,四處奔逃,但在這鐵血的屠殺麵前,他們無處可逃。 曹操和袁紹不見張讓,少帝和陳留王,曹操斷定張讓可能帶著少帝和陳留王跑出宮了,因為這將是張讓的生死談判底牌。 夜晚,張讓等人確實已經逃到了北邙山下。夜色朦朧,寒風凜冽,他們卻無暇顧及這些。張讓心中焦慮,他知道自己的行蹤已經暴露,曹操和袁紹的兵馬隨時可能追來。他緊緊抱著少帝和陳留王,心中充滿了無奈和絕望。 “陛下,陳留王,我們已無處可逃。”張讓苦澀地說。 少帝和陳留王都沉默不語,他們知道張讓說的是實話。他們已經被逼到了絕境,前有追兵,後有懸崖,似乎已經沒有任何生機。 張讓不得已跳崖,墜入茫茫大海中。 少帝和陳留王繼續走著,尋找希望,他們來到了一家莊園,莊園的主人得知麵前的這位是當今的天子,便好生款待了他們,並把家裡唯一的一匹馬送給天子,送他們離開。 兩人走了沒多遠,便遇見了司徒王允的一行人馬,護送天子回京。 走了沒多久,又遇到董卓的軍隊,董卓看著一行人馬,大聲問道:“天子何在?” 少帝嚇得渾身發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敢說話,陳留王問:“來者何人?” 董卓說:“西涼刺史董卓,特來護駕。” 陳留王聽後,心中一緊,但他很快穩定了情緒,他明白此時的自己必須保持冷靜,才能應對眼前的危機。他向前走了幾步,對董卓拱手行禮,道:“原來是董刺史,有禮了。” 董卓看著陳留王,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沒想到這個年幼的皇帝竟然能如此鎮定自若。他哈哈大笑,道:“不必多禮,我此來正是為了護駕,確保陛下安全回京。” 少帝在陳留王的鼓勵下,也慢慢恢復了勇氣,他抬頭看著董卓,道:“董刺史,你能來保護我們,真是太好了。” 董卓看著陳留王,遇事不驚,比起少帝強多了,於是產生了廢少帝,擁陳留王的念頭。 少帝在董卓的護送下安全回到了宮殿,少帝見了何太後,相擁而泣,當少帝開始掌權,卻不見了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是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命人打造的,這塊象征著皇權至高無上的寶物,它不僅代表了皇權的正統性,更是國家繁榮昌盛的象征。 玉璽上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八字銘文,彰顯著秦始皇的雄心和壯誌。這枚玉璽,不僅僅是一件象征著皇權的寶物,更是秦始皇治國理念和精神追求的集中體現。 “受命於天”,表明秦始皇堅信自己的統治權力來自於天命,而非個人的野心或權謀。而“既壽永昌”則表達了秦始皇對國家和民族的期許。他希望自己的統治能夠長久,使得國家和人民能夠繁榮昌盛,永遠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