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為帝要處處小心,你且年幼,當心被人利用,那些文臣,一個個都陰險的很,咱了解他們,但是治國卻又不得不用他們,咱雖然替你清掃了路障,但是你那些叔叔,以後一定要善待,他們鎮守邊疆,你安心發展內部,還有你四叔,咱也替你試探過了,他兵力雖多,卻最為老實,讓他來京奔喪都不過來,這就是你最大的助力,你來安邦,你的叔叔們為你守護邊疆,咱朱家永垂不朽。” 朱元璋病重躺在床上,回顧往昔,倍感唏噓。 人生便是如此,即便再怎麼偉大,也逃脫不了一死的結局,看著朱允炆年輕的麵孔,朱元璋釋懷的笑了。 年輕真好。 “咱這一生做了很多錯事,這些錯事有很多,四大案殺了那麼多人,也自知罪孽深重,死了後,便是當牛做馬償還他們得了。” 這些日子,他的意識昏昏沉沉,如今卻有了回光返照,朱元璋看到站在龍床前的寶慶公主,他的第十六個女兒。 今年才剛剛四歲。 伸手,他想要摟一摟寶慶公主,這可是他最疼愛的小公主,隻是伸手卻已經沒有了力量,朱元璋放棄了,嘆了口氣。 “爺爺您是不是後悔了?”朱允炆在一旁好奇的詢問。 朱元璋笑了:“再來一次咱還是這麼做的,允炆,你也要答應咱,要麼就別做,要做就要做絕了,要殺就要殺個徹底。” 說到後來,朱元璋握住了朱允炆的手,用力的囑咐。 這一刻,他目光如炬,朱允炆吞口唾沫忙不迭的點頭:“爺爺放心。” 朱元璋點頭:“你什麼都行,就是太軟弱了,。” 朱元璋未曾繼續再說,看了看寶慶公主,目光留戀,世界是這般美好,江山如此多嬌,卻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來了。 良久。 朱允炆看著再沒有動靜的朱元璋。 張美人顫抖著手,試了試朱元璋的鼻息,隨後全身無力的癱軟在地顫抖道:“帝,崩了。” “爺爺。”朱允炆痛哭流涕。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寅時,帝崩殂。 後庭哭喊聲一片。 朱元璋彌留之際,回顧著一生,仿佛走馬觀光,他能聽到周圍人的哭泣聲,但是無法回應。 而這個哭聲也越來越遠,意識越來越模糊。 “這就是死亡的感覺麼?” 無窮無盡的黑暗,朱元璋意識朦朧,他看到了一個個死在他屠刀下的人,自從馬皇後死後,他沒有了任何阻礙,可以肆無忌憚按照心中的想法去殺。 那麼,應該很快就能看到皇後和標兒了吧。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帝崩殂的消息傳遍了天下。 天下聞之,哭泣者不計其數。 朱元璋雖然對官員苛刻,對百姓卻極為友善,所製定的所有措施,似乎都是為了保護百姓的安穩,而針對於官員。 若說苛刻的對象,或許隻有官員。 消息傳出,整個大明朝天下,都為之而震動。 凡音樂祭祀,官員軍民人等停百日,男女嫁娶,官員停百日,軍民停一月,京城自聞喪日為始,寺觀各聲鐘三萬杵,禁屠宰四十九日。 總之,整個大明都在一片縞素之中。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二,朱允炆跪在靈堂,摸著靈柩泣之昏厥。 有眾多妃子也為之大聲痛哭,能不哭麼,因為她們一多部分都要跟著朱元璋陪葬。 朱元璋下葬之日開始,也是她們的忌日。 而這陪葬的人裡麵,卻沒有張美人,因為朱元璋寵愛寶慶公主,所以特意說過,張美人不在陪葬名單之列。 也巧了,張美人距離朱允炆不遠,看到朱允炆昏厥大驚失色,匆忙跑過去的時候。 卻發現,朱允炆睜開了雙眼。 那眼神有迷茫,也有恍然。 他朱元璋重生了。 重生到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身上麼? “但是允炆......你!”朱元璋清醒後,全身一震。 他成了允炆。 就在自己死後,成了允炆。 內心中醞釀著恐怖的復雜感。 有重新看到這個世界的激動,改變這個世界的期待,但更多的還是對允炆的愧疚。 但他到底經過了無數的大風大浪,很快便冷靜下來。 隻是這時候,吵鬧的哭聲,打斷了朱元璋的思路,遵循著聲音,看著眾多內宮之人痛哭流涕。 “這麼多哭的,咱就是不知道有幾個是真情的,還有幾個是怕死的。” 清醒後的朱允炆吶吶自語,急匆匆跑來的張美人全身驚悚,隻感覺頭皮發麻。 這一刻,從側麵去看,那一張側臉,她仿佛看到了朱元璋,幾乎一模一樣,那帶著冷笑的麵龐,以及那輕飄飄卻令人毛骨悚然的話語。 張美人對朱允炆很了解,歸根結底,整個皇宮,誰不知道皇孫性格溫順儒雅,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對誰都是一片溫和。 朱元璋駕崩,顯然不可能會令朱允炆性情大變。 她甚至此刻都懷疑,朱允炆是不是被朱元璋鬼魂附身了? 倒是朱元璋低目沉思,未曾看她。 死了有兩天了,但是各地藩王遵循他的懿旨,未曾有一個進京的,朱元璋心裡還是較為欣慰的。 這些藩王雖然平日裡混賬了一些,但是大是大非上麵還是分得清的。 尤其是朱元璋最為擔心擁兵自重的燕王朱棣。 也是在家裡老老實實的,沒有什麼亂子。 他在死前,曾經試探過朱棣,自己命不久矣,你速速趕來還能趕到奔喪。 但是朱元璋卻又在生前下過死令,無詔而進京者的藩王,視為謀反。 殺了那麼多人,他沒有殺過自己的親人。 但若是涉及底線,朱元璋也能狠下殺手。 朱棣沒有讓他失望,最後沒有過來,是一個好兒子。 “咱是沒看錯人,老四是個知道輕重的人。”朱元璋心頭高興。 “皇爺,這是太常寺那邊送來的流程。” 便在這時候,小太監王海過來了。 這個王海,朱元璋很有印象,經常跟在朱允炆身邊處理事情。 倒是朱元璋心裡麵高興,也沒有追究王海稱呼皇爺這件事情,畢竟他可還沒登基,就被稱為皇爺了。 當然了,宦官都是這個熊樣攀炎附勢。 朱允炆看了一眼:“帝初十崩,十三就安葬孝陵,孝陵停棺三日,十六入葬完畢,十七登基。”
第1章 帝崩殂(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