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3起3落我可太熟了(1 / 1)

棄用了幾年,多少有些破敗的景象。   曾經一度令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如今卻成了這番場景。   他歲數大了,對很多事情沒有來得及關注,重生回來,看到的東西,有些太多了,朱允炆吐了口氣。   沈睿回答:“近幾年,錦衣衛的撥款越來越少,入不敷出,已經無力修繕。”   朱允炆點頭,這幾年,確實棄用了。   再加上,本來朱允炆靠攏儒學,對錦衣衛沒有好感,現在那些人沒上奏,隻是因為還沒有上位,等到朱允炆登基,這些錦衣衛還真指不定能不能保得住。   想到這裡,他心中一動。   目光閃爍。   錦衣衛沒了,朱允炆又對那些文臣言聽計從,這豈不就是一個傀儡,沒有自己的眼睛,沒有忠誠的手下。   傀儡皇帝,朱允炆登基,豈不是將成為那些文人的傀儡皇帝。   他老朱家的天下,結果老朱家不能做主?   “一群逆臣。”他心中怒火燃燒。   上了那群逆臣的當了。   怪不得簇擁朱允炆繼位,原來如此,這一刻,他恍然大悟,卻怒火中燒。   都是逆臣。   “咱選朱允炆,或許就是一個錯誤的選擇,還好,老天給了咱彌補的機會。”朱允炆目光不斷閃爍。   朱允炆麵對的難題,對他這個太祖皇帝來說是問題麼?   不,就是在過家家。   “你們先出去。”   朱允炆轉身對著呂來福和王海道。   這倆人一直跟在朱允炆身邊。   “是!!!”   呂來福轉身離開,王海也是一步三回頭的離開,神情來說,多少有點不對勁的地方。   朱允炆的目光略有深意。   “有意思。”朱允炆看著王海冷笑。   這個小太監的表現,太不正常了,不過,也可能是原來的朱允炆太單純了,看不出來,在朱元璋這種人老成精的人麵前,就差遠了。   放長線釣大魚,這是他最拿手的,即便真有問題,也要用他來揪出來後麵的人。   他目光轉向沈睿,今年沈睿已經七十多歲,年齡雖然大了,但是體格卻著實不錯,曾經也是文武雙修的練家子。   雙眼沒有年老的渾濁,反而是炯炯有神。   這是朱元璋當年建立錦衣衛的老人了,曾經是錦衣衛的二把手,但是,為了避風頭,此人就被朱元璋當年連續降職兩次。   是真正的心腹,能夠信任的心腹。   真正的心腹,怎麼可能被朱元璋拿出去背鍋。   沈睿也是人老成精,看著身邊人離開,瞬間明白,皇孫殿下這是要吩咐重要的事情。   “殿下,有什麼吩咐老臣?”沈睿不敢耽擱匆忙詢問。   朱允炆直接坐下敲著桌子:“沈大人,咱也不賣關子了,咱想要重啟錦衣衛。”   嘶!!!   沈睿眼睛瞪大,他都已經想好了錦衣衛被裁撤了。   但是皇孫竟然要重啟?   這是要重用?   按照錦衣衛出現之後造成的事件來說,錦衣衛的重用,一般都代表著重大事件,也就代表著要殺人了。   而現在,聖孫,那些文武百官口中的聖孫,賢德的聖孫殿下,要用錦衣衛殺人?   這劇烈的反差感,令沈睿滿臉懵逼。   如果是太祖重用錦衣衛那沒啥,很正常,都知道太祖是一個殺神,但是太孫可不一樣啊!   “臣願為殿下肝腦塗地。”沈睿匆忙跪拜。   朱允炆雙手攙扶這位老臣,錦衣衛兩次大屠殺,推出去平息眾怒的都是指揮使。   而這次,也不例外。   但,朱允炆卻並不準備讓沈睿擔任指揮使,指揮使這個東西就是用來背鍋的。   至於指揮室的位置,朱允炆自然已經想到了一個更為合適的人選。   朱允炆目光冰冷,麵無表情的趴下身子輕輕道:“最近咱感覺朝堂有些風波,沈大人,那些文臣武將都有些不老實,咱想要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哪怕今天和哪個小妾睡覺,睡覺的時候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用的什麼動作,咱都要知道。”   這熟悉的語氣,這熟悉的話語。   恍惚間。   沈睿仿佛回到了十年前,當初胡惟庸案件前,朱元璋就是這樣,在他耳邊輕聲說著卻令人膽寒的話語,沒多久接連爆發胡惟庸案件與藍玉案,牽連者十萬餘人。   而現在。   所有人眼中聖明的皇孫,所有人眼中優柔寡斷的聖孫,所有人眼中,那個猶豫不決沒有主心骨,勤奮好學,對儒家極為友好,對老師恭恭敬敬,對百姓良善,百官眼中,最為完美,毫無瑕疵的聖孫。   還沒上位,竟然要製造大案?   您這是要超越太祖麼?   沈睿吞了口唾沫,額頭上冒著冷汗,卻一點也不敢耽擱:“給老臣時間,老臣一定能做到。”   朱允炆臉上平淡,雙眼之中那種淡漠的風采。   一模一樣的神情。   沈睿莫名的熟悉感越來越強烈,這不就像是和太祖的那次見麵,嗯,就在胡惟庸案的前夕,也是來到了這裡,當初,也是給了他那個職位。   那麼現在呢?   朱允炆此刻淡淡的開口了:“沈大人不必如此生分,接下來,你就繼續任職指揮同知從三品,調度整個錦衣衛。”   嗡!!!   沈睿腦海轟的一聲炸了。   果然,果然如此,還是這個職位,竟然還是這個職位,一點都沒有錯。   當年,太祖皇帝朱元璋也是如此,給了他指揮同知。   錦衣衛,其實也是諸多衛所的一個,本身來說,錦衣衛與其他的駐軍衛所沒有什麼區別。   所有衛所之中,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皆設有最高領導者,便是指揮使正三品官職。   下設,兩個指揮同知協助從三品,在往下便是四品指揮僉事四人。   正常駐軍衛所大部分為五千六百人,一百二十人為百戶所,十個百戶所為千戶所,掌握一千二百人。   當然錦衣衛比較特殊,在胡惟庸案件爆發前,錦衣衛的數量在五千人左右,但是胡惟庸案爆發,朱元璋在各地衛所招募了一萬多人入京。   所以,錦衣衛的人數規模很多。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錦衣衛被棄用之後,人數又經過了縮減,目前維持在十一個衛所,大概是一萬四千多人。   這個數量仍然很恐怖了,朱允炆已經能想得到,黃子澄下一步就要削減錦衣衛了。   這群逆臣完全能做得出來。   但是。   他們想不到啊,咱不僅不會削減,甚至還要重啟錦衣衛。   指揮同知算是錦衣衛裡麵的二把手,僅次於指揮使的二把手,不是朱允炆不給沈睿,是因為指揮使是背鍋的。   不然的話,沈睿的資歷,做個正三品指揮使綽綽有餘。   這位老臣,他不想讓晚節不保。   他從來不會殺自己人。   縱觀下來,所被他斬殺的,幾乎都是死有餘辜,有部分牽連的無辜,也是因為後麵殺的太多波及的。   他殺人,從來都是有原因的。   而沈睿唏噓不已。   畢竟,在指揮同知這個位置上,他已經三起三落了,做事了放上去,不做事了,給貶職避風頭,沈睿簡直太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