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公主的到來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她母親,張美人給朱允炆做了烙餅。 前兩日,張美人看朱允炆喜歡吃,但是她不知道是真的喜歡還是假的喜歡,隻是從朱允炆身上,張美人看到了太祖皇帝曾經的影子。 也或許,這才是朱允炆的真正麵目,曾經的一切都不過是偽裝的。 她在此之前,就已經會做烙餅了。 當初她不過是一個宮女,朱元璋當年又酷愛吃老家鳳陽那邊的烙餅,恰巧張美人會做。 做了幾次,復活了朱元璋的胃口,然後順理成章的冊封為了美人,並且還生下了寶慶公主。 太祖皇帝駕崩之後,張美人迷茫過,不知道未來怎麼做,做什麼。 她在後宮還能做什麼。 現在,她似乎找到了一點自己的價值。 太孫喜歡吃。 那麼她就給做,給太孫做些烙餅吃怎麼了? 有什麼問題麼? 沒毛病。 寶慶來了沒多久,張美人便拿著烙餅走來了。 先是對著寶慶拍拍手,然後將烙餅放在了桌子上:“太孫殿下,上次因為國葬隻能在宮外購買,這次是我親自做的,你嘗嘗味道怎麼樣?” 朱允炆也正好是腹中饑餓,拿了兩塊就吃了起來。 重生一次。 朱允炆感嘆,這才看懂,誰最懂他啊! 咱就算是重生了,張美人還是能懂他。 這種心情,誰能懂啊! “咱和太祖皇帝一樣,都愛吃烙餅。”朱允炆吃的香噴噴的。 張美人微微一笑:“太孫若是喜歡的話,我有空就給殿下做一些送來,不要看這是粗糧,其實吃起來,很有胃口,山珍海味吃多了也不好。” 朱允炆深表贊同,就這一點,當初為什麼都快七十的朱元璋還要冊封花一般年華的張美人。 就是因為,太懂他了,就像是馬皇後一樣懂他。 “會不會太麻煩你了?”朱允炆吃烙餅的動作一頓詢問。 張美人卻不急不緩道:“不會,太祖皇帝駕崩,在宮裡我也是左右無事,烤一烤烙餅,還能消遣一下時間。” 朱允炆放心的點頭。 吃完烙餅,也已經夜深了。 寶慶公主睡著了,睡得香噴噴的,躺在龍椅上麵連哈喇子都流下來了,朱允炆溫和的笑看著。 真好。 這就是家人啊! 張美人還想要叫醒寶慶告辭,朱允炆卻搖頭:“睡這麼香就不要叫醒了,留在這裡睡吧。” 說著,朱允炆還摸了摸寶慶可愛的小臉。 張美人麵孔,幾乎肉眼可見的,全部都是放鬆的笑容。 她放心了。 朱允炆是真的喜歡寶慶,不是偽裝,當然,其實張美人自己也心中有數,寶慶太可愛了,人見人愛的那種。 就像是一直流傳的,一代新人換舊人,太祖皇帝駕崩,張美人和寶慶公主這樣孤兒寡母的,在後宮的生活,過的也是很艱難。 朝堂波瀾四起,後宮也不是一片和睦。 隻是,如果寶慶獲得了新皇的歡心,那就不同了。 起碼能夠保障,寶慶的生活會過得很好。 看著寶慶,張美人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容。 朱允炆微笑看著這一幕道:“我會照顧好她的。” “那就麻煩太孫殿下了。”張美人鞠躬告辭,已經晚了,她不能留在這太久。 神態,有些卑謙。 朱允炆看的神態復雜,這幅形態,其實不能說張美人慕強,而是,她想要在後宮,想要帶著寶慶公主在後宮之中,生活的好一些,活下來,而必須要做的。 曾幾何時,他活著的時候,張美人在後宮因寶慶公主得寵,也沒有驕縱,反而謙遜有禮。 太祖皇帝死了,她卻為了寶慶,而不可避免的卑謙了起來。 這就是一個母親。 “寶慶,咱會讓你一輩子幸福的。”朱允炆滿臉柔和。 忍不住一樣伸手逗弄了一下。 轉頭,從門外逐漸的走進來了一個僧人。 當年,自洪武十一年後,馬皇後病逝,朱元璋給每一位皇子藩王派遣了一個僧人修佛事。 所有藩王都有。 同樣,朱允炆身邊,也有一個,且都是精挑細選,另一層原因也是朱元璋希望能起到一個輔佐皇子的作用。 溥洽道號又稱為雨翁。 朱允炆被選為太孫,派遣的僧人,自然也並非是普通人,這溥洽自小十分聰慧,元朝末年出家,先後跟隨名僧學習。 當年朱元璋曾詔其為僧錄司右講經,並命其掌管天禧寺。 在朱允炆被確認為繼承人後,朱元璋這個極為看好重視的僧人,便派遣到了朱允炆的身邊。 他有著非常聰慧的智力,在其身邊,幫助朱允炆很多。 “雨翁大師,你不是在天禧寺為爺爺超度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怎麼來了?” 朱允炆仍然蹲在龍椅旁邊,連頭都沒有回一下,他目光仍然隻是看著熟睡的寶慶,此刻寶慶還砸吧了一下嘴巴,睡得香甜。 “參見殿下。”雨翁先拜見,接著口念佛號:“阿彌陀佛,殿下,貧僧在天禧寺便聽聞鎮撫使捉拿了劉三吾的親侄,殿下知不知道?” 對於雨翁能知道,朱允炆沒有任何意外,配置的僧人,皆乃各大藩王的協助之人,多起到一個良好的作用。 這些僧人和皇室子孫關係一向極為友好。 雨翁雖然在天禧寺,卻也被朱允炆賦予了一些權利,在京城有著耳目。 朱允炆緩緩站起身,雙手背後走下了臺階點頭:“這個咱倒是知道一些。” “錦衣衛鎮撫使是殿下冊封的?”雨翁詢問。 朱允炆微微點頭。 雨翁目光微微一凝:“殿下,根據貧僧所知,劉子雲住處錦衣衛和一夥神秘人爆發了戰鬥,包括劉子雲在內,都被錦衣衛抓了。” 朱允炆目光一閃。 白蓮教,是誰都不能觸碰的紅線。 劉三吾在天下讀書人心目中,都有著巨大的聲望,而劉三吾本身沒有子嗣,卻隻有一個侄子,這侄子劉子雲對劉三吾來說至關重要。 當然了,劉三吾已經被朱元璋流放戍邊,但是劉三吾的名聲,還是在的,尤其是劉子雲也不是尋常人。 劉子雲是太祖三十年進士,後進入了翰林院修學這一兩年,聽聞與朝中不少學士關係要好。 想到這裡,朱允炆目光在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第17章 美人太懂咱了(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