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出發(1 / 1)

秋風送爽過江南,蘇州城畔水波寒。   白墻黛瓦映斜陽,古橋倒影入畫船。   桂花飄香滿巷陌,柳絲輕拂醉人顏。   園林深處藏幽徑,石橋流水話當年。   九月蘇州,天高雲淡,湖光山色共長天。   拙政園中尋古跡,留園石徑步悠閑。   皖師園裡聽秋聲,寒山寺外賞月圓。   夜泊楓橋聽鐘聲,漁火點點映水邊。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蘇州九月勝春朝。   人間天堂,夢裡水鄉,一城煙雨任逍遙。   這是蘇州九月的景色,但在藺厝村這裡,九月卻仍然是山清水秀,以及潑墨如畫的籬笆茅屋。村民世代在這裡耕作,並在這裡死去。   鹹豐五年,這一年的九月,卻迎來了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各位一路平安!”   “狗剩,你一定要快些回來啊!”   ……   曬穀場上聚著百多號人,正在給著一支馬隊送別,不過大家的關注點主要放在那輛高大的馬車上,朝著藺明翔道別。   王管家正叮囑自家的兒子要好好辦事,因為年紀大了他隻能留在藺厝村。   藺明翔則和村長說著最近地方的動亂,叮囑村長可以在危險的情況下到藺園避難,如果事不可為可以找王管家。   隨後又對管家吩咐多儲備糧食和藥品放在後山的隱密處,那是藺家躲避戰亂最後的底牌。   藺澤則和同村的玩伴道別,看著一眾給他送行的孩童,看著這群小屁孩還挺不舍的,但裝久了小孩,自己都快真變成小孩子了,我忍不住對自己吐槽。   藺澤在臨上車前,用力揮動著肉肉的小手,跟著眾人大聲道別。這一次,他將和父母一起前往張家口。   馬車很高,而藺澤很矮。所以他先是助跑幾步,雙手撐在車板上,身體向前傾,並縮起一隻腿踩在上麵,然後便爬上了車子。   馬車內的陳氏無奈的看著這個小皮猴,想著那遙遠的地方,眉頭不由微皺。不過看著這個小不點,就覺的旅程應該不會太無聊。   隨著父親坐上馬車,王鶴的一道“架”車隊緩緩啟程。藺厝村百十名壯漢架著馬車向著鬆江方向前進。   藺澤是第一次出遠門,臉蛋紅彤彤的,他不像一般人那般會感到害怕,那雙明亮的眼睛反而透露著一抹興奮與期待。   因為要盡量多趕路,所以沒有進蘇州城,直接在城外的渡口直接乘坐帆船向著上海出發。   在吳淞江畔,夜色如墨,江水悠悠,波光粼粼。江邊的楓樹在秋風中搖曳,仿佛在低語著古老的故事。漁火點點,如同夜空中的繁星,點綴在江麵上,與遠處的寒山寺相映成趣。寺內的鐘聲,穿透夜幕,悠揚而深遠,回蕩在這片寧靜的水域,似乎在訴說著時間的流轉和歷史的沉澱。   藺明翔站在船上,望著這如詩如畫的夜景,心中湧動著復雜的情感。他低聲吟唱著《楓橋夜泊》,那詩句中的每一個字都觸動著他的心弦。他的妻子和孩子依偎在他身邊,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然而,藺明翔的心中卻有著難以言喻的憂慮。他想到了家國的滄桑,想到了那些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的人們,想到了那些在歲月長河中逐漸消逝的古跡。   夜風輕拂,江水輕拍著岸邊,仿佛在安慰著藺明翔的心靈。   他知道,盡管眼前的美景令人陶醉,但生活總有它的不易。   他緊緊握住妻兒的手,心中暗暗發誓,無論未來如何,他都要守護這個家,讓這份溫暖和希望永遠延續下去。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藺明翔和他的家人,就像那夜半的鐘聲,雖然微弱,卻堅定地傳遞著對生活的執著和對美好的追求。   運河吳淞江,兩條帆船從楓橋駛過。藺澤看著那父親那神情,即理解又無奈。這片古老的土地即將迎來最黑暗的時刻。   作為超越者,自己是否能夠改變一些事情嗎?藺澤不禁捫心自問,看著自己這短胳膊短腿,想想還是算了,人小沒人權,等以後大點再說。

Tip:收藏+分享世紀影子:幕後幽靈,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