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家堡,藺明翔的書房,曾經是他智慧與熱情的見證,如今卻成了一片沉寂的回憶之地。 書架上,那些被無數次翻閱的書籍靜靜地立著,塵埃在光線中飄舞,仿佛在訴說著主人的離去。 書桌上,那盞藺明翔曾經深夜裡點燃的臺燈,如今孤獨地站立著,沒有了往日的溫暖光芒,隻有冰冷的沉默。 書房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說不出的淒涼,每一處都顯得那麼孤寂,仿佛連時間都在這裡停滯了。 藺澤踏入這個曾經充滿父親氣息的空間,每一步都沉重而緩慢。 他的目光在書房中遊移,每一件物品都勾起他對父親的回憶:那把父親最愛的椅子,那個總是放著幾本未讀完書籍的角落,還有那墻上掛著的畫像,父親的笑容依舊燦爛,卻再也觸摸不到。 藺澤的心中湧動著對父親的深切思念,那些共同度過的時光,那些父親教給他的人生智慧,如今隻能在記憶中追尋。 麵對這樣的場景,藺澤的內心充滿了彷徨和迷茫。 他知道,接下來他必須告訴母親這個沉重的消息,但他不知道如何開口,不知道如何麵對母親那即將崩潰的世界。 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不確定,對如何繼續前行的迷茫。 書房的寂靜仿佛在提醒他,生活必須繼續,即便再難也要把消息告訴自己的母親,這是生為人子的責任和義務。 在這個充滿回憶的空間裡,藺澤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但他也知道,隻有勇敢地麵對,才能繼續前行。 “哢”關上房門,藺澤向著大廳的方向走去,王山還沒有好利索,現在隻能依靠藺家的新一代來逐步接管藺家堡事務。 在藺家堡的大廳中,藺澤與家族的主要負責人聚集一起。王山拄著拐杖坐在左首位,阿東坐在右首位,其他人依次按座位坐下。 藺澤推門而入,眾人起身問好,藺澤連忙示意王山不必如此,表示自己以後還需要他的支持。 王山嘆道:“小澤,你父親不在了,以後都要靠你自己了,我這把老骨頭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咳咳咳。這次的事情太蹊蹺,一線紅似乎預知了我們的行程路線,在我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伏擊我們。” 阿東疑惑地問:“您的意思是我們內部有敵人的內應,才導致老爺他們被伏擊”。 王山很確定地回答:“我不會做無妄的猜測,但我知道沒有人可以輕易知道我們的路線,除非是我們自己人。否則無法解釋一線紅和另一夥馬匪會同時向馬隊和藺家鎮發起進攻。” 藺澤詢問張瑉那個頭目是否問出了什麼,得知沒有結果後,他命令繼續審問,並強調自己隻關心結果,人是否存在自己並不關心。 接著,他關心地詢問犧牲兄弟的名冊是否確定,並指示阿東確保通知到位,讓兄弟們的親人能夠送他們人生的最後一程。 藺澤繼續下達命令,安排偉章去草原各地牧民那裡解釋今年的困難,承諾處理完家事後,藺家會以優惠的價格收購物資,並親自去致歉。 他還指示派人通知各個地區的掌櫃,讓他們今年一定要回藺家鎮,並帶上賬本,至於他們是否願意回來,就由他們自己決定。 同時,他要求派人去蘇州通知大少爺藺傑,並告知藺家老太爺他們藺明翔夫婦過世的消息,看能否接他們過來。 張瑉被命令甄別俘虜,挑選年輕強壯的充實團練,剩下的成立建設團,並在兩個月內完成訓練。 張瑉立下軍令狀,承諾會完成訓練任務。 最後,藺澤請求王山幫忙盯著家族事務,等他康復後,協助自己去宣化府府衙找鄭坤,購買藺家堡方圓20裡的土地,以擴大藺家鎮的規模。王山點頭同意。 商議完畢後,眾人各自離去。藺澤整理了一下衣服,前往藺明翔的靈堂,在那裡靜默地站立了片刻,然後向著山穀方向走去。 藺澤的腳步在通往山穀的小徑上顯得異常沉重,每一步都像是在與內心的恐懼和痛苦做鬥爭。 他的雙手緊握成拳,仿佛想要抓住些什麼,卻又無力地鬆開。他的肩膀微微前傾,似乎背負著無法言說的重擔,那是一種無形的、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的重量。 他的臉上,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彷徨和無助。 藺澤的嘴角偶爾抽動,似乎在努力抑製著即將爆發的情緒。 他的呼吸急促,每一次吸氣都像是在尋找著勇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而每一次呼氣都伴隨著一絲絕望。 在這片寂靜的山穀中,藺澤的身影顯得格外孤獨。 他的步伐踉蹌,仿佛在逃避著什麼,但又無處可逃。 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母親的擔憂,害怕自己的話語會像一把鋒利的刀,刺入母親脆弱的心。 他知道,這個消息一旦說出口,就再也無法收回,母親的世界可能將會因此而崩塌。 藺澤的手臂不自覺地顫抖,他試圖用深呼吸來平復自己的情緒,但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提醒他即將麵對的現實。 他的心中充滿了矛盾,一方麵,他渴望得到母親的安慰和理解;另一方麵,他又害怕自己的揭露會成為母親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 在這個無人的山穀裡,藺澤的內心戰鬥達到了頂點。 他知道,無論多麼艱難,他都必須麵對這個現實,必須找到勇氣去告訴母親這個噩耗。 他的每一步,都是向著成長和責任邁進的一步,盡管這一步充滿了痛苦和不確定性。 山徑古道幽,獨行影自愁。 翠竹掩斜陽,落葉覆舊遊。 心懷千斤重,步履似鉛流。 消息藏唇邊,欲言又還休。 林深鳥語稀,風過鬆濤柔。 思緒如藤蔓,纏繞心頭愁。 父親歸塵土,天邊星已秋。 母淚將何堪,此行似刀鉤。 古道接天邊,孤旅情難收。 一語斷腸聲,山空人更幽。 母盼兒消息,歸來卻無舟。 悲歌行徑遠,古道淚痕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