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1閣5院(1 / 1)

趙禎示意三人坐下,繼續說道:   “此外,改‘三司’為‘計院’。”   “合並‘禦史臺和諫院’為‘臺諫院’。”   “合並‘審刑院和大理寺’為‘刑理院’。”   “以上三院與‘政事院’‘樞密院’合稱‘五院’,互不統攝,皆由朕親掌。”   “內閣議政並不限製政務類別,三位閣老皆可暢所欲言,但既然要讓內閣成為國朝中樞,那麼再以閣老之尊判部事便有些不妥。”   “從今日起罷去閣老判部差遣,六部歸於政事院下,內閣隻負責評議擬定奏疏黃票,內閣之令必須形成詔令方可施行,而詔令所涉一應細務均由五院承辦。”   “以上便是朕的想法,三位閣老可有異議?”   趙禎拿起茶杯小酌,潤了潤喉,順便給三位閣老留出思考的時間。   呂夷簡拱手問道:“官家,臣對改變各機構名稱無異議,隻是這六部若直隸於政事院,那‘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又將隸於何處?”   趙禎想了想道:“中書、門下本是為君主起草詔令和審核詔令的機構,如今內閣批答的黃票與朕朱批的奏疏皆送翰林學士院擬旨,中書門下的擬旨權已近乎於無,既如此,何不罷去‘中書、門下’二省,其所屬官員按差遣分流入翰林學士院與政事院,呂閣老以為如何?”   呂夷簡道:“官家所言,臣理解為以‘內閣、翰林學士院、政事院’代‘中書、門下、尚書’三省,臣說的可對?”   趙禎點頭:“朕就是這個意思。”   呂夷簡繼續道:“自唐完善三省製不久,便發覺三省分權會導致官員互相推諉。”   “中書下令,門下封駁,尚書認為無法執行,請求中書重議,如此推諉之下,一道政令要反復多次,效率極其低下。”   “於是唐廷不得不設‘政事堂’總三省之權,堂貼一旦下達,三省不得推諉,最終使得‘堂貼’權重過大,地方官隻認‘堂貼’而不認‘詔令’。”   “以此為鑒,臣權過大會損及君權,於是唐廷毀‘政事堂印’而鑄‘中書門下之印’,臣權才稍得遏製,今官家欲重設‘政事院’,是否要重鑄‘政事院印’,此舉是否……欠妥?”   呂夷簡身居內閣首輔,位置決定腦袋,他可不想看到內閣的權力(皇權)被別的機構所侵奪。   趙禎皺眉沉思:“呂閣老所言……朕確實未曾想到,不知閣老可有辦法?”   呂夷簡剛欲開口,張耆輕咳一聲,表示自己也是內閣的一份子,皇帝隻跟首輔說話怎能行,於是呂夷簡閉口,拿起茶杯潤喉。   張耆拱手道:“官家,臣以為呂閣老有些多慮,唐時的政事堂和我朝的政事堂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唐時政事堂管三省一臺,三省管六部九寺五監,一臺管三院,無論政事、軍事、財事、審判,甚至監察,大事小事無不統,‘堂貼’的威權自然極重,甚至一度可以威脅君上。”   “然而我朝以‘使職差遣’為核心,所謂機構,不過官員用以掛名之所,在京七品,在外五品,皆可將奏劄直送內東門司,由官家禦覽。”   “中書門下也好,政事堂也罷,地方官隻會優先以官家禦旨為主,其他命令,一律為輔。”   “其次,我朝還有樞密院分走軍權、三司分走財權,唐時的‘堂貼’高於‘詔書’的現象,永遠不可能在我朝出現。”   趙禎點了點頭,軍權和財權才是皇權的核心,隻要牢牢握住軍權和財權,皇權就永遠不會被真正架空。   李諮拱手道:“官家,臣以為呂閣老的擔憂不無道理,而張閣老的解說也有理有據,臣隻有一點建議。”   “既然官家已定內閣為國朝新中樞,那麼是否該給內閣定個位序?是與五院平齊,一並向官家上奏,還是比五院高半級,讓五院上奏時抄送一份副本入內閣?”   李諮聽了半天,感覺內閣議政的話題越來越偏,官家都已經下了口諭,不想著怎麼給官家完善新製(趁機攬權),一直在說什麼新舊之別,真是本末倒置。   趙禎也感覺話題有些跑偏,於是開口道:“李閣老說的不錯,是該給內閣定個位序。”   “就將‘內閣首輔’定位從一品,‘政事院’與‘樞密院’主官定位正二品,其餘三院主官定位從二品。五院所上奏劄,抄送一份副本入內閣。”   呂夷簡眼中帶著贊賞的看向李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樣一來,內閣就有了名,正式進入朝廷序列。   趙禎眼角瞥見呂夷簡一放即收的贊賞之色,繼續開口道:“內閣首輔位高而權重,不可連任,就以五年為一屆,除非朕親自下旨準許首輔連任,否則五年之期一到,首輔便要自請去職,出判地方,呂閣老可有異議?”   呂夷簡趕緊起身行禮道:“官家聖明,理應如此。”   趙禎點了點頭,示意其坐下。   李諮見狀,繼續說道:“官家,既然五院奏疏抄送內閣,是否要設五房,分管五院公文?”   趙禎點頭:“自當如此,在內閣下設:政事房、樞密房、計房、臺諫房、刑理房。每房設‘文書’一職,秩比正七品,專門負責與五院交接奏疏副本及一房雜事。”   “內閣所需‘文書’員額由事務多寡量裁,三位閣老商議出結果後交朕一張黃票即可。”   “數額定下後,第一批人選先讓五院自行推薦,而後交內閣定下。此事盡快辦妥,不要耽擱太多時間。”   三人起身道:“臣等遵旨。”   趙禎拿起第二本奏疏,與內閣三老繼續商議。   ……   惜春閣,會客廳。   陳嘉月坐在主位,左手邊的客座上坐著一名身穿湖藍色宮裝長裙的女子。   閣裡的女官奉上茶水點心,二女一邊享用一邊閑聊。   “娘子所說的‘饑餓營銷’很是新穎,聽上去雖與皇莊所用手段相像,但皇莊生意卻未曾形成如此完備的道理,我覺得可以先在一條街的鋪子裡試行,看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