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瑟瑟,枯枝搖曳,天地一片荒涼。 “咻”,一條麻繩甩於樹杈之上。 韓白路將麻繩末端打結,用力一扯。 拚接起來的麻繩,發出“吱吱”崩裂之聲,但好在沒斷。 立於木墩之上,韓白路腳一踮,將脖子套進麻繩圈裡,身子前傾,順勢就要將腳下木墩踢倒,結束他悲慘的魂穿之旅。 “韓白路,你是要自殺嗎?” 一稚嫩的男童之聲從身後傳來。 未回頭,從聲音便知,身後孩童是韓白路魂穿之人的十二弟——韓青山。 韓青山已有十歲,身上卻是一絲不掛。 並非他不知羞恥,而是家中太窮,連件褲衩都沒,隻靠長年累積泥垢遮羞。 二十歲的韓白路也沒好到哪去,僅有一件麻布褲衩,又破又短,全是大孔,半個腚漏在外麵,勉強遮住羞處。 寒冬臘月,身上那半尺厚的泥珈就是二人的保暖衣物。 韓白路沒理會這個名義上的弟弟,在他魂穿三年之中,與他這幾個兄弟姐妹並未發展感情。 關鍵時刻被打擾,韓白路有些惱怒,但並沒有理會,繼續自殺之事。 腳尖輕輕一踢,木墩一倒,韓白路整個身子掛在了麻繩上,搖擺起來。 枯癟的軀乾,同一隻竹節蟲一般在空中晃來晃去,與蒼涼的環境甚是相稱。 脖頸發緊,乾瘦的臉龐憋通紅,舌頭不由自主探在外麵,一副鬼樣子,很是滲人。 韓白路也不想死得醜相,但上吊已是他能想到最舒服,最痛快的自殺方式。 割腕,眼睜睜看著血流一地,跳崖,摔成肉泥,上吊還算是有尊嚴。 隨著大腦缺氧,意識逐漸模糊,痛苦也不再強烈,反之一股解脫之感湧上心頭。 這段淒慘的魂穿之路浮在眼前。 韓白路魂穿之人無錢,無勢,無權,也非天賦異稟,更沒有金手指,苦命螻蟻一個。 一家幾口茍在一擋不了風,遮不了雨的草棚之中,居住環境與原始人無異。 幾十畝荒地,一年下來的收成,還不夠繳納賦稅,光兄弟姐妹就餓死五個,要不是母親像兔子一樣能生,恐怕他們韓家早經絕種。 魂穿三個年頭,一頓飽飯都沒有吃過,樹皮野菜裹成窩頭,都是限量的。 每天餓的精神恍惚,還得強撐著下地務農,不然便是父親一頓暴打。 想到馬上就要擺脫這一切,韓白路心中別提多麼輕鬆。 原來死就是這麼個事,一點都不可怕! 韓白路緩緩閉上了眼睛。 “咯吱,咯吱”,就在這關鍵時刻,麻繩突然尖叫起來,“嘣”一聲,斷了。 麻繩終究辜負了他期待,沒能給他個解脫。 韓白路落在地上,求生的本能讓他大口吸著空氣,氧氣湧入肺腔,又活了過來。 看著爛成千條,再不能拚接起來的麻繩,再控製不住,嚎啕大哭。 要知道他家窮得連條麻繩都沒有,這這條麻繩,是他去偷,去搶,挨了好無數頓打,花了足有半年才收集拚接起來,如今功虧一簣,怎不令人崩潰。 十歲的韓青山看著自己的五哥沒死成,貼心過去安慰。 “白路,你沒有死成哦!” 帶有戲謔的聲音惹人惱怒。 “滾!別煩我!” 韓白路一把將這個弟弟推倒。 摔了幾個跟頭的韓青山也不惱,拍拍屁股爬了起來,繼續說 “既然上吊死不成,我教你個必死的法子,包你死的透透的。” 韓白路用疑惑的眼神,看著這個光屁股弟弟。 “升仙觀!你隻要能被升仙觀選中仙材,你不就必死嗎?” 韓青山口中的升仙觀,韓白路很了解。 韓白路所在的這個地區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升仙觀便是當地的統治機構。 掌管當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生產生活,而觀主便是一國之君。 所謂“仙材”,其實就是藥材,升仙觀以活人器官煉丹。 為了讓百姓心甘情願“奉獻”身體,升仙觀起了個“仙材”這個好聽的名字。 意在說明,能當藥材,供這些道士煉丹是一件莫大榮幸。 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韓白路當然知道其中貓膩,也知道用人煉丹成仙是多麼滑稽可笑。 但封建迷信根深蒂固的古代,老百姓對神仙妖怪深信不疑。 韓白路並不想當這些牛鼻子老道的藥材,與其被人開膛破肚,掏心挖肺不如一躍解千愁,摔成肉餅。 正當準備無視弟弟韓青山提議,另尋他法求死之際,韓青山卻突然眼冒綠光,精神抖擻說道 “倘若這次能被選中仙材,便可得到十個白麵饅頭。” 說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韓青山口水順著嘴角淌了下來。 雖是兄弟親不深,但看著這個要拿自己生命換饅頭的弟弟,心中別有一番滋味。 不過也理解,饑餓能讓人喪失一切理智,什麼尊嚴,親人,不值一提。 見自己五哥仍沒有要當仙材的意思,韓青山補充道 “據說,被選中仙材的人,可以吃一頓飽飯,白麵饅頭隨便糟,吃多少都可以,不限量!” 聽此,韓白路嘴角也竟不住淌出口水,暗罵自己沒出息。 升仙觀門口,一月一度的仙材選拔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成千上萬的百姓聚集於此。 選拔隊伍排成兩列,直通升仙觀門口帳篷,圍觀群眾大多是選拔人員的家人朋友,兩者之間便是維持秩序的道士。 韓青山拉著韓白路,排在選拔隊伍的最後,這時排隊之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從觀門口,一直排到大街末口。 排隊之人大多衣不遮體,瘦骨嶙峋,一看就是貧苦百姓出生,而維持秩序的道士,皆是膘肥體壯,肥頭大耳,兩者形成鮮明對比。 韓白路魂穿之人,要說與常人不同之處,還真有一個,那便是個頭。 一米八的個頭,在食物匱乏,天天啃樹皮的古代,可謂奇葩。 站在隊伍當中,韓白路比普通男性足高一個頭,可謂鶴立雞群。 排了兩個時辰,篩選過半,到了午時飯點。 道士們一人捧著幾個白麵饅頭,嫌棄的啃將起來,沒有酒肉,如同嚼蠟。 圍觀窮苦群眾,也從自己臟口袋當中掏出午飯野菜窩頭。
第1章 升仙觀(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