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把獎杯摸了一圈後不久。 最後的金熊大獎也揭曉了,頒給了被黃小明說是老牛吃嫩苗的《中央車站》。 搞地一旁的黃小明瞠目結舌。 愣在原地愣了好幾秒才反應了過來。 “都拿下影後了,還能拿金熊。” “哎,顧導,你說說那個什麼嘿人的構思啊,我覺得說不準真能拿獎。” “說出來吧你能演?” 顧銘無語。 這家夥好像還真上心了。 “我覺得我塗黑點也能演,性別的話,實在不行反串嘛,隻要能拿大獎。”黃小明依然心不死。 “好了,別扯淡了。”顧銘隻能喊停了這個話題。 又頒發了一個終身成就獎,電影節便落幕了。 一個個劇組離開了劇院。 剛一出去,《十七歲的單車》劇組就被一堆記者圍住了。 其中一半都是亞洲麵孔。 主競賽單元,別說獎項了。 單說這個單元,港臺電影全軍覆沒,都沒有進去的,他們自然就隻能把話筒對準顧銘這個他們原來並不看好的劇組了。 其實他們壓根都沒想到顧銘能拿獎。 導演拍的時候是個大一表演係學生。 劇組其他職位也大都是學生。 即使進了主競賽單元,誰又能把它當回事。 麵對這些采訪,顧銘直接用眼光示意了躍躍欲試的黃小明陳昆他們,讓他們少說話。 果然。 彎彎記者提問就埋坑。 說什麼“你覺得你和曾經兩奪金熊的李桉導演的差距有多大,想對這個生在異國的導演說些什麼。” 這要是不知道,還會以為李桉在美出生的呢。 畢竟他那部《理智與情感》弄出了相當大的聲勢。 大家的第一印象,這是個好萊塢導演。 這樣的問題,一按照他的話回答,就掉坑。 還是原則性問題的大坑。 顧銘自然是義正言辭地回懟了他一頓。 這才讓其他也想挖坑的人收斂了一點。 接受了半個小時采訪,顧銘他們終於脫身。 回到酒店,顧銘一個個的電話撥了出去。 “喂,爸,媽,我獲獎了,評審團大獎,什麼,你們都知道了?西影廠那邊給你打電話了?” “丹辰,評審團大獎,替我高興不?回去好好慶祝一下。” “候院長……” 柏林和京城的時差是六個小時。 柏林是晚上。 京城那邊是淩晨,正該是人熟睡的時候,但這些和顧銘有關係的人全都沒有睡著覺。 一直在等待著顧銘的消息。 接到了顧銘的電話後,他們才咧著嘴角開始入睡。 其實,不僅僅是他們,和顧銘不認識的人也被這個消息給弄的沒有睡個好覺。 在港臺那邊報告了今年年僅十九歲的顧銘拿下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之後,內地的媒體圈子就也知道了這個消息了。 雖然不是金熊獎。 但畢竟導演年輕啊! 才十九歲。 這可是很有噱頭的新聞。 當然,這年頭禁片太多了,即使不禁,不給予宣傳,默默放映的影片也不少。 《霸王別姬》就是其中之一。 搞媒體的這點敏感性還是有的,都要等早上,總局上班後打聽清楚這部影片有沒有過審,有沒有報備後再去參展。 隻是這和普通的小職員可沒關係。 淩晨就被上司打電話從被窩裡喊起來,寫了一篇稿子。 到時候能發,就搶占了時效性。 不能發,那就白寫唄。 小職員的時間,那叫時間嗎? 這是給你一個上進的機會。 次日,總局一上班,一個個電話就打了過來,打聽的都是一部叫《十七歲的單車》的片子。 “哎,怎麼又得獎了。” 即使查到這部片子過審了,也報備了。 但得獎和沒得獎那能是一個審查標準嗎? 小心駛得萬年船。 總局馬上組織人手又看了一遍,裡麵沒什麼大問題。 即使打架,也多是遠景,而且沒有打到身上的鏡頭。 這才回了那些報社的電話,“可以報道。” 一個個報社立馬把早就準備好稿子發出,將這件事上了自家報紙。 有些還直接頭版頭條報道。 比如顧銘老家的《長安日報》。 我市十九歲天才導演顧銘近日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拿下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是國內最年輕的享譽國際的導演。 搞的上班的顧爸被很多同事拿著報紙問,“老顧,這是不是你家娃?我還記得他小子還咱們廠子玩,那叫一個淘氣,這麼快就出息了。” “十九歲的導演,賣了幾千萬,咱們廠子以後說不定還得沾你兒子光呢。” “我回去得好好訓訓我那兒子,多向你家孩子學習。” 顧建明在廠子裡那叫一個受歡迎。 他甚至發現連領導對自己的態度都愈發的好了。 …… 柏林那邊,還不知道自己在國內掀起了波瀾的顧銘嘴都笑的快合不攏了。 這得獎之後賣片就是快! 歐洲這邊的把版權260萬美元直接賣給了MK2,歐洲這邊一個一個國家賣可能會多一點,但也多不了多少,再說,你也沒有人家MK2的人脈網絡啊!還未必會比這個價高呢。 另外,想要在三大,尤其是戛納電影節混,和MK2有點交集總是沒壞處的。 關係網,得提前交織起來。 北美和日韓的版權則是一百七十萬賣給了索尼旗下的索尼經典。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其他國家則是這個幾萬美元,那個幾萬美元的賣了七十多萬。 加起來是五百萬美元的收入。 按照現在的匯率8.27,足足四千二百萬。 即使還要交稅,也能到手三千一百多萬。 再分給青影廠百分之九,還有兩千八百多萬。 一百多萬的成本,換來這麼多錢。 二十多倍的利潤。 直接讓顧銘跨入了財務自由的行列。 這個前世花了那麼多年都沒賺到的數字,現在十九就有了。 顧銘隻覺得整個人都輕飄飄的。 直到坐上飛機離開柏林這座城市,才覺得那顆飄著的心落了地。 但沒想到的是。 剛一下飛機,別人就又把顧銘給捧起來了。 一堆通過各種各樣關係查到顧銘航班的報社記者,已經在機場出口處等著了。 顧銘他們一出現,人轟的一下圍了過來。 “顧銘,是什麼讓你在大一就拍電影的?” 還能是什麼? 老媽有錢又豪爽嘍。 隻不過這種話是不能說出口的,顧銘有些偏題的用一個“夢想”概括了原因。 “從我七歲那年在西影廠看了一部叫《老井》的電影之後,一顆拍電影,在光影世界裡翱翔的種子就種在我心裡。” “所以從考上了北電開始,我那個拍電影的想法就再也壓不住了。” “磨煉一年,最終叫上我的同學們踏出了那一步。” “現在的我,隻不過是在實現我童年時的夢想!”
第9章 賺大錢了(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