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這邊的事基本敲定。 安排一個製片人常駐這邊的劇組之後,顧銘便把重心放在自己的新電影《燃燒》上。 劇本和分鏡頭弄好,交上去,等待過審。 結果,劇本還沒過審,《大宅門》倒是先開機了。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乘著沒課,顧銘就來到了大宅門的開機儀式上。 “陳保國老師,你好。” “不敢不敢,當不得老師,要不介意的話,叫聲老陳就行。” “斯琴高哇老師。”不得不說,這種人就是敬業,再次見到,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已經讓郭保昌滿意她演二奶奶了。 “文麗阿姨,顧叔。” 顧銘還碰見了在大宅門裡要出演白玉婷的蔣文麗,以及她丈夫,拍過《紅高粱》《霸王別姬》《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國內知名攝影師顧常衛。 至於為什麼單叫他們叔叔阿姨。 很簡單,顧常衛也是長安人。 而且大學畢業後在西影廠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攝影助理。 自己小時候還見過他幾麵。 再加上是同一個姓,叫聲叔並沒有什麼。 “小銘啊,你小子可是出息了!” 顧常衛笑起來,眼睛下垂的就和賈章柯的眉毛一樣,看起來有種憨厚的和藹。 “下部作品已經提上日程了吧?準備什麼時候拍?” “還缺個非常優秀的攝影師。” “顧叔,其實我這次來也是找你的。” “能不能請你當我新電影的攝影師?” 顧銘直接順桿往上爬。 《燃燒》在前世是南韓導演李滄冬的作品,講的是一個有些虛無,朦朧的故事,最後的結局也是開放式結局。 但李滄冬本人卻是一個拍攝起來非常現實主義的人。 這就導致顧銘前世看那部電影的時候,總覺得其故事整體的感覺和鏡頭語言有些不搭。 既然自己要拍,而且暫時也賠得起幾百萬。 顧銘想賭一把,把這部片拍的朦朧一點。 那種《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感覺,最好再少加點墨鏡王的調調。 這就缺少不了一個比較厲害的攝影師。 《十七歲的單車》合作的那個學長肯定是不行了。 既然今天碰到了顧常衛,就試著邀請下唄,試試又不要錢。 “哦?” “邀請我拍?” 顧常衛顯然沒有想到顧銘會提這樣的要求。 當即愣了那麼一下。 不過倒也沒有拒絕,“拿過劇本我看看,合適的話我就拍,正好我這段時間也沒什麼活。” 他有些擔心顧銘隻是曇花一現。 或者拍出個得獎影片來後就飄了,聽不進任何意見,最後弄出一部大失水準的片子。 不過他話裡話外,還是傾向於合作。 主要考慮到顧銘的身份。 顧銘現在可不單單是個電影導演那麼簡單,而是公司老板,一個小資本。 他顧常衛在攝影師這個行當說句快做到頂了也不為過,當然不甘心一輩子做個攝影師,想要升級當導演。 到時候想執導電影的話,說不定還能找顧銘拉投資呢。 總比找國營製片廠容易吧? “劇本我車上就有備份,那咱們一邊聊?” “走。”顧常衛笑著和顧銘走到了一邊,拿著劇本從頭看到了尾。 等到看完之後,他麵色都變了。 深吸口氣後笑了。 “這故事不錯,好大的後勁啊!” “初看覺得不怎麼樣,越想越覺得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那顧叔你願意當這部戲的攝影了?” “沒問題,等開始建立劇組聯係我。”顧常衛笑著伸出了手。 “合作愉快!” 兩個同樣姓顧,同樣來自長安的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 半個月後。 劇本終於過審了。 顧銘立馬拿著《燃燒》的劇本去找到了候克名院長。 影視圈,吃獨食是吃不長久的。 北電在影視圈的影響力是有目共睹的。 很難說《十七歲的單車》過審沒有北電學生這個身份,以及侯克名院長人脈的關係。 既然好用,這次自然還要用嘍。 別讓審核一卡你好幾個月,幾年的,比什麼都強。 “呦嗬!” 正在辦公的侯克名抬起頭來看到是顧銘來了,臉上都快笑出花來了。 “顧同學來了,這是又有新劇本了?” “說吧,需要多少投資,我們青影廠起步一百萬,上不封頂。” “都不看看劇本就這麼豪氣?” 顧銘笑著把劇本遞了過去。 “預計需要四百萬投資,您投六十萬?占百分之十五。” “沒問題,廠子裡其他人都說下次有你的電影,一定得投了。” 侯克名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了。 待到看完劇本。 又打了幾個電話,投資合同就基本落定了。 當天晚上,顧銘打了個電話,把要開始製作新電影的消息透露給了父親。 第二天,得到消息的西影廠派出了上次和顧銘一起去柏林的陽哥。 問顧銘要了份劇本備份。 在一周內也敲定了四十萬投資,占百分之十的份額。 …… “這些都是聽到顧董你要拍新電影,打電話說要來投資的人。” 啟明星影視製作公司。 李小萍把一份名單遞給了顧銘。 “其中有兩處是用紅筆勾出來的。” “這兩個公司比較特別。” “這個叫華宜兄弟的表示願意溢價投資,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具體數額麵談。” “不準,告訴他們我們份額滿了。” 顧銘聽到這個名字就給否了。 原因也很簡單。 華宜還不是後世那個第一影視公司。 以他們現在的實力不值得自己出讓份額。 四百萬而已,自己又不缺這麼點錢? 其他方麵給不了影片幫助,要他們加入乾什麼? 吃乾飯嗎? “這個是北影製片廠的韓廠長,打了個電話要找你,沒說什麼事兒,不過我猜測是想投資你的新作。” “韓三品?”顧銘問。 “你知道啊。” “這個可以答應下來,我去談吧?” 這可和華宜不是一個概念。 不到一年,對方就是中影實際上的話事人了。 哪個影片上映不得和中影合作? 既然知道,那肯定得提前交好一下。 當天晚上,顧銘就和未來的華娛座山雕韓三品吃了頓飯。 順便敲定了北影的投資。 八十萬,占百分之二十。 預計四百萬的投資,一百八十萬讓出去百分之四十五。 二十萬的導演費折成啟明星的投資。 也就是說自己出二百萬,占百分之五十五的份額。 不算少了。 後世哪部影片不是十幾二十家出品方,還得拉上院線方,發行方投資。 你還想占超過一半的投資額,夢裡想想吧,除非是別人不看好這部片子。 要不然就等著被狙擊吧。
第13章 籌劃新片(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