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成交(1 / 1)

天色還暗。   山,木屋,河,田野都藏在薄霧裡。   郵電所的一家人已經早早起來了。   母親覺得種地,或者外出打工也沒什麼不好。   劉曄飾演的兒子卻覺得家裡必須有個乾部,父親要退休了,自己得把他鄉郵員的身份接班過來。   然後,告別了母親。   接著就是一個側麵的長鏡頭。   山野,拱橋,一隻狗在最前麵走著,父親背著包裹走在中間,兒子因為經常和父親見不到麵,走在最後麵。   一狗,兩人,群山。   再加上那種薄霧蒙蒙的感覺。   是一副唯美的如水墨畫一般的畫麵。   走在綠意盎然的湘南山脈之中,兩人一狗把信件送到了一個又一個隻能步行到達的鄉村中。   途中還有一封單獨的信。   是送給一個叫五婆的老奶奶的。   她兒子死了,孫子考上大學後再也沒回來過。   五婆天天哭,直至哭瞎了雙眼。   那封單獨的信,說是信,其實就是孫子寄的十塊錢。   沒有什麼信。   信是一張白紙,是父親在一次次的說著善意的謊言,謊稱那是他孫子寫給她的信,還把信的內容給補齊了。   就這樣,父子二人走過了幾百裡山路。   父親把一個個做鄉郵員的注意事項告訴了兒子。   路途中,遇到一條河,和父親不熟悉的兒子背起了父親,在背上,父親想起了小時候自己背著兒子的畫麵。   父子的距離被越拉越近。   良久,影片放映結束。   回想起影片裡鬱鬱蔥蔥的山,碧綠色的水,濃濃的父子情,責任感。   雖然不是第一次看著部片子了,顧銘還是情不自禁地拍起了手。   “好片子啊!”   聽到顧銘這句話。   猜測顧銘是想買,李小萍就扮演起了壓價的惡人的角色。   當然,顧銘都說好片子了。   她也不能上來就唱反調。   而是先誇了一頓。   “確實不錯。”   “片名有些土味,但內涵卻鄉而不俗,滿是優雅與詩意。”   “可是……”   李小萍話鋒一轉,“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片子,怎麼賣啊!”   “現在大家都在削尖了腦袋往城裡走。”   “誰想看全是山水,這麼靜謐的片子?”   “得獎吧,你這片子也沒刻畫出足以在三大拿獎的東西來,甚至都找不到任何的沖突。”   “主演還是些新人,沒有大牌明星。”   “唉……”李小萍搖了搖頭,“想要賣出票房難啊!”   “嗨……”霍建啟也微嘆了口氣。   但臉上卻不見悲傷。   這麼多些天,他已經習慣了。   一家家院線都拒絕購買拷貝,甚至就連藝術院線都對《那山那人那狗》的拷貝沒興趣。   失望到極點,已經再難悲傷。   “製片成本多少?”顧銘問。   “啊?”   霍建啟有些驚訝,“二百一十萬,現在一分錢都沒收回來。”   “兩百二十萬,我們啟明星買了。”   顧銘懶得去提個低價。   也沒有那個必要。   自己一部片子都是幾千萬幾千萬的賺,去壓那幾十萬實在是有些壞名聲。   尤其是低價買上如果在霓虹火了。   可想而知其他導演該怎麼想自己?   給個超出成本的價格,到時候人們津津樂道的隻會是自己獨具慧眼。   而且,《那山那人那狗》這樣的片子,是什麼時候都不可缺少的。   讓他收回成本再少賺一點,也是對他的一種鼓勵。   霍建啟被這個數字震住了。   這是他自從拍攝完影片後第一次聽到好消息。   他甚至都忘記了喊個更高的價。   而是撂下句“顧導,這不是我一個人就能決定的,我去打個電話。”   “顧總,是不是給的價太高了?”   霍建啟離開放映室,李小萍才說出了心裡的疑問。   “這部片根本沒人買,他們隻能賣電視版權。”   “或許能賣點國外版權,那能有多少?”   “加起來一百五十萬都未必能過去。”   “就這個價格,相信我吧,咱們虧不了的,還有不小的賺頭。”   此時,霍建啟打完電話回來了。   顧銘便不再給李小萍解釋緣由。   李小萍也識趣沒有再質疑顧銘的決定。   在文藝片上麵,她不覺得自己比顧銘這個導演更具權威。   大家一起等了一個多小時,又來了一撥人。   那些人倒是試探性的抬了抬價。   但很快就放棄了。   好不容易能見到回頭錢了,他們也怕最後整個血本無歸。   二百二十萬就二百二十萬。   好歹還賺了十萬塊,總比全虧進去強的多。   合同簽署完畢,霍建啟他們連飯都沒吃就走了。   顧銘看了一旁的李小萍一眼,“找人給這片子加上日文字幕。”   “你是說?”   “這片子在霓虹有搞頭?”李小萍好奇道。   “推薦你去看一部叫《菊次郎的夏天》的劇,兩部片子雖然講的不一樣,但給人的感覺還是有相似之處的,靜謐,親情什麼的,霓虹人恰恰就好這一口。”   “而且國內是城市正在快速建設,沒人想看農村,可霓虹恰恰相反,絕大部分人早就住在了城市裡,綠水青山,是他們深埋久遠的記憶。”   “這部片子是可以吸引到人霓虹人看的!”   “好,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那我就去安排人弄日文字幕了。”   ……   十天後。   下麵送上來一份《新上海灘》男二進入最後一輪選角的名單。   上麵的人顧銘基本都認識。   有王學冰,想想他後來的事,直接pass。   還有自己97級的學弟,黃海勃,額……   暫時保留吧。   顧銘對他觀感還行,看看其他人。   段龍。   也就是後麵的段憶虹。   中戲已經念完,進入了話劇院工作了。   和黃海勃一比的話,就覺得正在升大三的黃海勃可能有些稚嫩了。   “簽!讓他演丁力。”   顧銘在段龍的後麵寫了一句話。   剛把這份文件交給助理。   李小萍就過來了。   “日文字幕已經配好了。”   “好。”顧銘去打了個國際電話,打給了之前在戛納上認識的北野武工作室製片人。   “顧君?”對麵傳出了市山尚三的聲音。   “是我,我這裡有一部影片,可能會合你們的胃口,咱們約個時間,帶去霓虹給你看看?”   “是顧君拍攝的?”   “不不不,不是我拍攝的,但質量絕對很好。”   “顧君現在在哪裡?我現在在京城,和賈章柯導演商談他的新項目《站臺》呢。”   “我就在京城。”   “那太好了,說個地址,我去找顧君。”   那還真是巧啊!   顧銘眉頭一挑,接著便報出了啟明星公司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