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頭答應了下來。
  但同時又話鋒一轉,“不過不能再以北美票房的三成算價格了。”
  “這部片子是中文片子,它在日韓極有可能比北美更受歡迎。”
  “而且其在歐洲甚至可能也很受歡迎。”
  “張一謀,一直都是歐洲三大的常客,已經十幾年了,梁潮偉,鞏利,都是歐洲比北美名氣更大。”
  “北美票房的三成,我是不能接受的。”
  前世的時候,這部《英雄》北美票房五千萬,但全球票房將近一點八億美元,拋掉內地票房,除北美外的其他市場也有近億美元的票房。
  是北美票房的兩倍。
  顧銘不可能再接受三成的價格。
  哪怕是前麵談妥的合同再重新降價,也不能答應!
  要知道,這部片子在霓虹的票房達到了三千四百萬美元,比國內還高,南韓也有破千萬美元的票房,英法意都是破五百萬美元的票房。
  “百分之三十!其他地方票房的百分之三十票房分成。”顧銘道。
  “不!”
  “顧,你這是在獅子大開口,好萊塢沒有這種模式。”
  沒錯,確實是在獅子大開口。
  為了漫天要價,落地還價。
  一番爭執,這個價格定為了北美市場票房的百分之三十五。
  待到北美市場最終票房出爐後,兩個月內,索尼哥倫比亞用這個價格將其買下,否則可以賣給其他公司。
  當然,為了避免他們玩操作,這份協議還有附加條款,規定米國開畫影院不少於兩千家,宣發費用不低於一千萬美元。
  至此,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所有條款才算談妥!
  等到初步意向合同簽訂之後,顧銘看向天花板,不由地有些期盼。
  不知道在自己的影響下,這部《英雄》和前世相比,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票房會不會更高,能不能拿到最佳外語片。
  前世,《英雄》是簽給了米拉麥克斯,哈維·韋恩斯坦的公司。
  不能說這個公司沒有發行能力吧,但和六大比起來,明顯不在一個檔次。
  沖獎,額,這個是哈維·韋恩斯坦的強項。
  但同時,你在哈維那裡的重要性也不大。
  看看那年奧斯卡裡和米拉麥克斯有關的影片吧。
  《時時刻刻》幫妮可·基德曼拿到了影後。
  還有那部拿到了四個小獎外加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芝加哥》。
  再讓伱拿個最佳外語片?
  我老白男不要麵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