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陳道子鐘隅欲脫籠 春日宴分賞定前功(1 / 1)

再聚水泊 陪我到永遠 5251 字 2024-03-16

詩曰:虎牢關前數英聚,方天戟劈六臂迎。   唯能服眾是佛子,隻看行性乃惡敵。   發狠業火燒京城,三路雄兵倚轅門。   今日義旗高高起,寨號鹽山會豪情。   當時楊澗聽得呼喊,便停住自家馬,看那人時,亦是騎一匹快馬,麵色赤紅,三莖微須,正是鹽山寨上好漢,小關聖關銅出陣!卻說楊澗看了關銅麵皮,竟似關羽麵貌,暗暗斟酌道:“莫非這廝是天神下界麼?”看那關銅一直殺將來,便提起鐵槍,待欲招架,早見甄績棄了袁方,提著那兩柄銅瓜錘便奔過來。關銅大笑一聲,舞刀迎上,甄績把錘一叉,步鬥關銅。當時兩個錘來刀去,並了四五十合,甄績有些亂了,便思著用飛錘去取關銅;當時忽的停步,將一個銅瓜掄圓了,劈風斬雨也似砸去。關銅雖然英勇,卻如何料到他用飛錘!正閃個不迭,卻幸得身手機靈,側頭一偏,那錘打在身後地下了,激起一陣響動。關銅見了如此,兀自有些心驚,早見楊澗出馬,提槍便搠,關銅掄刀抵住。那裡袁方早被背後嘍囉一發救走,楊澗見了,嘆道:“這山賊也好本領,卻還犯著人多!”當時戰了一回,不得勝負。甄績有些力乏,虛晃一錘,奔回背後軍中去了。關銅雖然狠勇,卻兀自怕他藏埋伏,也收了自家嘍囉兵馬歸去。二家各自整理人馬,收軍回營。   當時楊澗同甄績一並歸去,查點自家手下人馬,折了數十個步騎兵卒,並一員頭目。甄績大怒,道:“這賊子亦是英雄麼?偏生害了我如此慘烈!”便要趁夜色去劫營。楊澗急忙勸道:“雖然不曾斬他頭目,卻也令兒郎們知了我們威名,若是夜晚去時,恐有埋伏。”甄績氣憤憤的,飲了數杯酒,便去睡了。楊澗令那精銳軍士好好守著營寨,又去巡了一回,見夜色沉將下來,便安排了守軍事務,也去歇息不題。   當夜卻都無事,次日起來,二人點看了一回人馬,那甄績又要去戰,楊澗勸道:“哥哥,非是小弟多話,且待朝廷大軍到了,卻再進剿。”甄績笑道:“明明是賢弟頭一個起來要討這廝們,今日又是賢弟勸。且看哥哥把這廝們全數殺了,回來吃酒。”楊澗又道:“恐怕那廝有埋伏。”甄績不忿,便欲探看一回,早聞士卒道:“那山寨上有甚麼機關連弩之類,好生怕人!”甄績聽了,隻得安下心來,同楊澗一齊備禦,兩軍對峙,此刻卻是冬日,興兵不便。挨了數日,甄績對楊澗道:“賢弟,不如退兵也是。”楊澗卻笑道:“是哥哥要當先攻打,現時卻為何要退兵?”甄績急道:“賢弟,此不是耍!隻怕兒郎們壞了!”楊澗道:“既是如此,我們卻去那裡安身?”甄績道:“不歸俺們雄州、涿州地方,卻是去何處?賢弟倒好說笑!”楊澗道:“且耐些日子,定有轉機。”甄績無奈,便就暫且對住,那裡眾兵日夜看守,鹽山寨上也無動靜,定是有什麼玄機。   卻不道此刻京城內卻出了些事務。原來那陳希真自陳麗卿敗歸後,便忙將起來。原來為甚?卻是那敗軍之際,出來的魔仙陳灌。這個便是陳希真扮成的,前文都有言說。卻為何那希真欲費此一番大功夫?哈哈,原來這陳希真雖然愛好道家仙術,平日不慕功名,卻希圖得個忠義名節。當時遣女兒去,本是好意,卻算不出如此一番大禍來!再說得了敗信,這陳希真深恐追究起來,危及自身,便設了一個大局,將張應雷並數千人馬軟困起來,卻是如何?此係那希真少時學道得來之術,喚作“忽來功”,能用一個袖袋,裝入許多物事,卻都不令他隨意出來!這袖袋道術高明,卻隻合用三次,不許多亦不許少。希真卻是將這袖袋長置於辟邪巷舊宅內,不曾翻動過,及至日後逃難,也不曾想起他來。直至前番女兒歸來前後,希真方才尋得這袖袋。當時本待要將這袖袋去整治那鹽山,卻算得鹽山寨內有天生克製袖袋之人。若是不好,連自家也賠進去!希真得知,心底波瀾翻湧,暗暗道:“叵耐這甚麼鹽山寨,卻好不許用這袖袋!”當時又見應雷帶領這許多人馬歸來,隻怕他出些事故,乾脆就用了這袖袋,圖個暫時安穩。誰知希真又怕事泄,真不知何為。忽一日出外閑走,此時正是冬日,卻不下雪,好個暖和日子!希真卻提不起興致來,當時步出東京城,繞轉酸棗門,望外麵一處村野去了。行步多時,見荒山野嶺,並無意思,便沉下心來,欲開辟圓光,思量一陣近時之事。誰知甫一閉眼,便見耳畔傳來一陣笑聲。希真大驚,聽時,正是欒廷玉!且慢,欒廷玉屍首為陳麗卿等人送歸,此刻為何在此?原來希真開辟圓光之時,所見之物,都是假象。當時這欒廷玉自然是假。希真如何識他?當時還道他還魂了,叫道:“廷玉將軍,你如何在此?”那廷玉一笑,道:“道子,還識我否?你那女兒貪功冒進,送了我性命。你不與我報仇則甚,卻還暗置我屍首一棺裡,欲要掩蓋麼?”希真一驚,方想起這欒廷玉已是亡人,正不知何為時,忽的雙眼一亮,便醒過來。想起廷玉所言,不由得心下一寒。又想到這普天下莫非王土來,暗暗斟酌道:“如今之事,除非脫籠而去,不戀功名可解,否則有甚解數?”又道:“恐怕如此一來便是我那女兒受苦。也罷,也罷!這孽障惡了我七年,如今他們自掙紮。卻是為了他們,再造一事便好。”言罷,便轉身回走,須臾又回到辟邪巷宅裡。當時卻是午後時分,希真看女兒、女婿等一乾人都自將息,嘆口氣,拔步望樓上去了。須臾將著一物出來,又去另一處將了那袖袋,到得一個暗處,將那物投進袖袋內。須臾見那袖袋內噴薄出一股黑氣來,希真咬牙道:“好了!”叫一聲道:“非是我負你,隻是今日事務難當!彼此都是大宋臣子,恕罪!恕罪了!”看那黑氣便從袖袋裡鉆將出去。希真又嘆口氣,道:“今番也得好了,隻是日後程途,不知艱難與否,也要走去。罷了,罷了!”便收了那袖袋,轉身便走,隻做沒事一般。   諸位,你道這陳希真卻是做甚?且先問諸位一事:可還記得那張應雷否?哈哈,原來這番又是一雷部神將隕落,隻可惜害殺在自家同僚手上!卻須得從前番希真假作“魔仙陳灌”說起。原來那日希真捉了這張應雷,同部下許多人馬,都鎖在這袖袋內;當時本是希圖緩些時日,再作理會。卻不料行蹤難藏,自家女兒一乾人總要抵當敗軍之罪,便暗暗地發放了那人馬去,獨留下張應雷一人。這應雷在這裡鎖了也是許久,隻是昏昏迷迷,原來這袖袋自是機關重重,凡人本難消受。這張應雷前文亦曾說過,是天上所降雷部神將之一,故此還存著。但三魂七魄懸在袋內,隻是不歸太虛罷了。這番希真將來的一物,乃是含毒要命,應雷雖然戰場英雄,到此也難施展,畢竟中了希真暗算。那黑氣,便是應雷的魂魄所化,希真自知做了如此事務,也難拘束他,任由那黑氣去了。當時希真轉身去了,隻做沒事一般,從心竅之內又思謀起來,唯恐這計謀漏泄,又擔心趙官家並叔夜等查辦起來。思來想去,隻得一條路能行:便是退居遠地,隻待時來運轉。希真想了一回,覺道十分可行,便暗暗做起準備來。   此時京內雖然寒冬,舊歷正月不覺已到。當時那一乾出征梁山的將軍,還未授功與爵。此時自希真殺了應雷,已是數日過了。新春將來,上皇傳旨,集眾官都到皇殿內赴宴。這一乾數十位將軍內,王進已然辭去,欒廷玉、欒廷芳、張應雷三人已死。故此自張叔夜以下,便是三十四人,卻備了三十六套飲食。原來廷玉死訊、廷芳事故都報到京城,上皇得知,也隻不過道他生變而已,便命好生安葬。希真卻把來將在一個石棺內,恐防泄露。又念及廷芳舊日功勞,便隻予追回,不思其罪。張應雷信息不得,已著人去尋,卻杳無蹤跡;後來漸漸傳出風聲來,道說鹽山寨兵馬強壯,早晚有人來打城子,更有一位喚作“魔仙陳灌”之人,道術高強,害了張應雷將軍並數千兵馬。彼時年氛還未散盡,陡然傳將出來這樣一個訊息,轟動了一整個山東、河北,並東京地方也有些震動。回說那裡宴席之上,眾人飲酒,都按皇庭規則,好生不自在,更看身邊熟悉之人或遠走或天各一方,不禁都無言語。席上上皇命替有功之臣畫像,將要送入徽猷閣以垂不朽;眾人勉強打起興頭來,又分這一眾官員任職,乃是:   中書政事府同平章事、殿帥府掌兵太尉、開國郡王張叔夜   左龍武大將軍、輔國公張伯奮   右神武大將軍、定國公張仲熊   中書政事府參知政事、吏部尚書、魏國公賀太平   驃騎大將軍、知樞密事、越國公雲天彪   輔國大將軍、同知樞密事、魯國公陳希真   鎮軍大將軍、河北留守司、順誠侯劉廣   鎮軍大將軍、山東留守司、壯勇侯傅玉   冠軍大將軍、京畿五城兵馬大總管、智勇侯祝永清   忠孝武烈一品夫人陳麗卿   雲麾大將軍、京畿五城兵馬副總管、果勇侯雲龍   忠智英穆一品夫人劉慧娘   輔國大將軍、兵部尚書、南陽侯金成英   端明殿大學士、刑部尚書、宣城侯蓋天錫   忠武將軍兼領左神武大將軍、建威侯鄧宗弼   壯武將軍兼領右龍武大將軍、揚威侯辛從忠   宣威將軍兼領左羽林大將軍、懷遠侯張應雷   明威將軍兼領右羽林大將軍、定遠侯陶震霆   山東鎮撫將軍、宣化伯風會   河北鎮撫將軍、懷化伯茍桓   定遠將軍、兵部侍郎、宣威伯楊騰蛟   龍圖閣大學士、刑部侍郎、濟陽伯畢應元   西城兵馬司總管、忠勇子祝萬年   南城兵馬司總管、平南子龐毅   河北天津鎮總管、歸化子哈蘭生   山東馬陘鎮總管、長城子劉麒   左龍武副將軍、高陽子韋揚隱   右龍武副將軍、中牟子李宗湯   河北大名府總管、忠毅子聞達   衛尉兼煥章閣直學士、任城男真祥麟   大司農兼天章閣直學士、範陽男範成龍   左神武副將軍、武陽男劉麟   右神武副將軍、武定男歐陽壽通   殿中侍禦史、諫議大夫、昌平男孔厚   振威將軍、致忠男王進   遊擊將軍、奮勇男唐猛   遊騎將軍、新城男康捷   其中王進歸退,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叔夜稟出他回老種相公麾下去的事務,那皇帝便就將爵職望渭州軍中去了。張應雷不知去向,暫設其爵位以待。欒廷玉剿寇身死,為國盡忠,追封兗州府總管、義節中郎將。到此,這一眾征剿梁山的雷部神將,都各安位次,分投各地任職去了,此是後話,卻待慢表。   就中說眾官歡宴,到晚方散。次日少不得各自拜訪,那陳希真卻不肯輕出,隻在辟邪巷自家宅內思量些事務。日正方午,忽報雲天彪來相探。有分教:三軍相鬥,邊野鼓角弦聲。一將統兵,寨前旌旗飄蕩。畢竟雲天彪此來為何,二人談敘些甚麼,請看下回分解。   此回內退場一員雷部將領:   張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