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當下朝中的大臣,哪些可以依靠?”司馬紹問。司馬睿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向司馬裒問:“道成,知道為父為什麼讓你遠赴北方,以三軍統帥的名義,前去和祖逖一起北伐嗎?” “不是為了抵抗羯人石勒,收復北方故土嗎?”司馬裒想了想又說道:“是不是父王懷疑,祖逖也有和王敦一樣的想法?” “對劉琨,祖逖來說,天高皇帝遠,皇命難以送達。”司馬睿嘆了一口氣說道:“唉!有的漢人,甚至還不如鮮卑人的忠心。鮮卑段部的段匹磾、段文鴦兄弟倆,多年來對晉室忠心耿耿,對劉琨在北方討伐石勒,也非常支持和配合。鮮卑段部幾代人都是如此,不過和遼東慕容廆一樣,都是胡族,其心難測啊!” “當下朝中能夠忠心耿耿的,陶侃、周訪恪守本職,沒有問題。為父最憂慮的就是這個王敦。說不定經過幾年準備,王敦犯上作亂也是有可能的。”司馬睿說道。司馬紹說道:“王敦今年已經五十一歲,又沒有兒子。不知道他想謀反自立,目的是什麼?” “王敦沒有兒子不假,但他過繼了其兄王含的兒子王應,並且視如己出。”司馬睿分析道:“瑯琊王氏在朝中盤根錯節,文離開了王導,武離開了王敦,為父寸步難行啊!如果王敦篡位成功,那其實是給王含的兒子王應打了天下,所以王含必定死心塌地。” “父王應該未雨綢繆,通過一些辦法,讓王敦不敢輕易反叛。”司馬紹說道:“父王可以把一些大臣外調,並且加大他們的職位和權力。這樣父王的實力,就能夠與瑯琊王氏分庭抗禮。” “道畿說的極是,父王正有此意。”司馬睿說道:“朝臣裡麵,戴淵、刁協、劉隗幾個人,都是可以外調委以重任的人選。不過話說回來,不管是戴淵、刁協還是劉隗,畢竟是外人。父王真正的依靠,或者說司馬皇族的真正希望,還是寄托在你們倆身上!” “請父王放心,我們兄弟倆一定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復興司馬家族過去的榮光。”司馬紹和司馬裒站起來,齊聲說道。 “好了,道畿、道成,你們倆回去休息吧!”司馬睿說道。望著兩個已經成年兒子離去的背影,司馬睿滿意地點了點頭。 “道成,你從帶兵出發,和祖逖在北伐期間,到回來這三個月裡麵,有沒有發生什麼異常的事情?”兄弟倆剛到門口,司馬睿又問了一個問題。司馬裒感到有些蹊蹺,又回來說道:“父王,沒發現有什麼特別異常的事情,將士們北伐的信心挺足的。哦,對了父王,在我出發的路上,有很多要投軍的年輕人。其中有五個三十多歲的,因為廚藝高超,我就讓他們給我做飯。” “不是出發的時候,給你配備了幾個廚子嗎?”司馬睿有些疑惑,問道。司馬裒說道:“這五個廚子與眾不同,不但能夠烹飪好吃的飯菜,還特別勤快。隻要有河流的地方,他們就打魚給我吃。他們烹飪的炸魚香而不硬,糖醋鯉魚鮮嫩而又不酸。” “這五個人是哪裡的?”司馬睿追問道。司馬裒說道:“聽口音應該是荊州一帶的,可他們一口咬定是豫章郡的。” 司馬睿心裡犯了嘀咕,但沒有說什麼。想了想,還是欲言又止,就說道:“好了,你們倆回去吧。記著要經常習文練武。” “知道了父王!”弟兄倆答應了一聲,一前一後離開了禦書房。兩個人一邊走著,司馬裒對司馬紹說道:“哥,剛才父王不是說了,讓我們經常習文練武。過幾天咱們到王府北麵的華林園比賽騎馬射箭怎麼樣?以前我十來歲的時候,父王總是把我放到馬背上,然後讓我在馬背上看他騎馬射箭。再後來,父王又教我學騎馬射箭。一直到我這次奉父王之命前去協助祖逖將軍,隻要有時間,我們兄弟倆總是一起,不是騎馬,就是射箭,可有趣啦!” “那咱們約定,除了上朝的時間,上午有空閑就去華林園騎馬射箭。或者切磋刀法、劍術,下午在府裡讀書。”司馬紹說道。 “好的哥,那咱們一言為定!”司馬裒說道:“九月二十九那天,咱們吃過早飯,就趕到華林園,不見不散。” 到了九月二十九這天,一個艷陽高照的日子。司馬紹斜挎著一張紫杉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身後箭壺裡插著十幾支箭,領著十幾個侍衛,騎著馬來到了華林園。剛進入華林園,就見司馬裒也和十來個侍衛,騎著馬趕來了。司馬裒挎著一張鐵杉弓,箭壺裡也插滿了箭。一見司馬紹先來了,司馬裒下馬上前施禮道:“王兄,早!” “王弟,你也來了!”司馬紹也下馬和司馬裒打著招呼。 “參見太子殿下!”司馬裒的侍衛們跪倒給司馬紹施禮。 “參見瑯琊王殿下!”司馬紹的侍衛們也跪倒給司馬裒施禮。 “王兄,今天咱們怎麼比,先比騎馬還是射箭,還是騎馬射箭?”司馬裒問道。司馬紹說道:“先比賽站立百步外射箭,再比賽騎馬地上取箭,最後比賽騎馬射箭,每次射三支箭。” “好!”兩個人說著,來到箭靶百步外射箭的地方。各自的侍衛都站在身後,都在全神貫注看著兩位王子的比賽。 司馬紹從身後箭壺裡抽出一支箭,非常熟練地搭在弓弦上。接下來是用力、瞄準一氣嗬成。離弦之箭“嗖”射向了箭靶。 “射中靶心了!”司馬紹的幾個侍衛跑過去一看,正中靶心。司馬裒隨後也取箭在手,隨後也朝著自己這邊的箭靶射了一箭。兩個司馬裒的侍衛跑過去一看喊道:“殿下也是正中靶心!” 然後司馬裒和司馬紹交換了一下位置,各自又取了一支箭在手。司馬紹的箭射出去了,隨後司馬裒的箭也射出去了。雙方的侍衛跑到兩個箭靶跟前看了看,都笑了。原來第二支箭的箭頭,都射在了第一支箭的箭尾上了!司馬裒說道:“看第三支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