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天軍建製(1 / 1)

李成效仿太平天國五軍主將製,分別設立天軍東路、天軍南路、天軍西路、天軍北路,天軍中路,五路大軍,每軍主將封為元帥。   “霍去病聽令,霍去病天下奇才,舉世無雙,統帥三軍,無出其右,本帥特奉上天旨意,拜爾為天軍副大元帥,節製全軍,征討暴秦,同時,兼領天軍東路元帥。”   “末將領命,多謝天軍大元帥。”   霍去病上前拜謝,這一刻他興奮的已經忘記了還將要去尋找漢高祖,他把自己當成一個真正的天軍戰士,天軍統帥。   “楊安國聽令,楊安國驍勇過人,勇冠三軍,本帥特奉上天旨意,拜爾為天軍南路元帥。”   “末將領命,多謝天軍大元帥。”楊安國上前高興的拜謝道。   “楊妙真聽令,楊妙真武藝絕倫,巾幗不讓須眉,本帥特奉上天旨意,拜爾為天軍西路元帥。”   “末將領命,多謝天軍大元帥。”楊妙真如願以償,笑靨如花,上前拜謝。   “霍光年少有為,博學多才,本帥特奉上天旨意,拜其為天軍北路元帥,然其有事未至,特令其兄霍去病代領。”   “末將領命,多謝天軍大元帥。”霍去病再次拜謝,他沒想到他弟弟沒來,都能得到一元帥要職,足見李成對他們兄弟的重視,不禁對李成好感再度提升。   “伍流聽令,伍流迷途知返,勇氣可嘉,首義之功,可昭天下,本帥特奉上天旨意,拜爾為天軍中路元帥。”   “末,末將領命,多謝天軍大元帥。”伍流激動不已,呆滯在原地半天,楊安國從旁拍了一下他,他才反應過來,慌慌忙忙上前叩首拜謝。   伍流沒想到,他一介降將,居然能與楊安國等人,授予同等職位,李成真的實現了當初的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他眼睛湧起一絲淚花,他暗暗起誓,今後必定竭盡全力,效忠李成,效忠天軍。   一口氣,把五軍主將給封完,李成才發現,天軍人太少了,準確的說是大將太少了,這五個元帥,除了霍去病,其他四個,多多少少有些濫竽充數的味道。   但這舉事之初,還不能吝嗇這些位置,如果隻封霍去病一個元帥,把其它四個位置懸空著,其他人或多或少,心裡必定會有想法,不利於團結人心。   除非一開始不設五軍主將製,但這也不是李成想要的,製度還是得先確定好,就像寫文章一樣,得先有個大綱,後麵才好發展。   不過,現在天軍兵馬少,這五路大軍分下去,每一路還不到一千人,楊安國、楊妙真、霍光、伍流等人暫時先領著元帥位,也不會出問題。   而且,李成還特意加封霍去病為副大元帥,就是考慮到其他人,能力上的不足,有霍去病統帥全軍,自可高枕無憂。   如果有五位霍去病,自不用設立副大元帥,五軍互不統屬,才是理想中的完美形態。這是後話,眼下得想辦法去多找幾位霍帥來。   李成不禁,喃喃自語,“武悼天王,托塔天王,洪天王,還不速來天軍報道。等等,洪神棍就算了,不過他手下的李秀成、陳玉成、石達開等人還是不錯的。”   五軍主將事了,李成再次召集郡中豪強官吏和先前三個俘虜的將校,經過一番激烈討論,大家都決定順應天道,效忠天軍,推翻暴秦,匡扶天下,救護蒼生。   李成從其中挑選出20名勇士,派往五路大軍,擔任各級將校,以穩定眾人之心。   然後分派東、南、西、北,四路大軍,去整合東郡各縣兵馬,中路軍留守定陶,做好防守,以及招募新兵。   五日後,待各軍整合完畢,凱旋歸來,四路大軍總共整合到6000大軍,以及加上中路軍新招募的3000大軍,天軍此時擴充至11000大軍。   李成把這11000兵馬,留1000給中路軍,同時令伍流統帥中路軍繼續負責定陶防守和招募新兵的工作。   其餘10000兵馬,平均分配至東路、南路、西路、和北路大軍中,每路大軍各2500人,也同時令霍去病、楊安國、楊妙真、霍光四路大軍,招募新兵,加緊訓練,繼續擴軍。   軍隊分配完,李成在秦朝軍隊編製的基礎上,把軍隊編製進行稍微調整,設立新的天軍編製。   從低至高,分別為:伍、什、隊、屯、曲、部、營、軍。   五人為一伍,設一名伍長。   兩伍為一什,設一名什長。   五什為一隊,設一名隊長。   三隊為一屯,設正副都伯各一名。   三屯為一曲,設正副軍侯各一名。   三曲為一部,設正副軍司馬各一名。   三部為一營,設正副校尉各一名。   三營為一軍,設將軍、副將各一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參軍若乾名。   如此改革完後,天軍的一營大約是5000人,一軍大約是15000人。   每個軍再劃歸到五路大軍旗下,以後天軍的東路、南路、西路、北路、中路,這五路大軍,少則統帥一兩個軍,多則要統帥四五個軍,甚至更多。   這個元帥位置可謂是非常之重要,是以,先前李成才想要五個霍帥,這樣才能夠天軍使用。   如今,每路大軍隻有2500人,還不到一個營的編製規模,當務之急,不僅要加緊訓練,還要擴充兵馬,以應對秦軍的反撲。   天軍製度搞定好之後,李成就全權委托天軍副大元帥霍去病,主持軍事工作運轉。   另一方麵,東郡人口登記造冊、管理、錢糧輜重等大事,前期忙得李成是焦頭爛額,等霍光傷勢好轉,能行動自如,李成就把霍光強拉過來,讓霍光把北路軍的軍事全部交由,一名新提拔上來的校尉負責。   此人名叫羅寒,定陶的一個世家公子,不僅相貌英俊,而且自幼學文習武,為人機智勇敢,堪稱文武雙全,李成和霍去病見過之後,都稱贊有加,贊其有大將之才。   霍光脫身軍事後,專心從事政務工作,李成壓力驟減,有霍光處理各類政務,李成差不多坐起了甩手掌櫃,又投身入軍事方麵研究去。   李成感興趣的還是軍事,戰場才是一個男兒的歸宿。   此刻處於非常時期,周圍的秦軍,甚至陳勝吳廣的兵馬,指不定,哪日就會兵臨城下,李成不得不提前做好準備。多事之秋,軍事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