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公安局內,剛走馬上任的劉誌恒不顧滿身風塵,馬不停蹄地召開了案情分析會。在兩個小時以前,他本人還在趕赴新職位的路上。調任通知一下發,當地公安局原本負責這起案件的小分隊立馬就忙活起來了,這會兒各項資料早就準備妥當了。新官上任三把火嘛,領頭人雷厲風行他們樂得配合,早結案早輕鬆,皆大歡喜。 是什麼樣的案子讓眾人如此火燒眉毛呢?放在劉誌恒麵前的赫然就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被稱為驚悚靈異事件的礦難資料。 劉誌恒,現年三十六歲,身材高大,身高目測在一米八左右,眼神淩厲,氣場壓迫感十足,臉上棱角分明,一身傲骨正氣。長得跟正劇裡麵的男主似的,即便放在人群中也是讓人看一眼就認定值得信任的存在。 從警十餘年,劉誌恒經手的案件不計其數,有口皆碑。在其任職期間解決了不少轄區內的歷史遺留懸案,贏得一致好評。其人對於工作的狠勁和拚勁尤其讓人佩服,專挑難啃的骨頭下嘴。久而久之,便自然而然成了警屆的一大傳奇人物。 這次的礦難事件正是被當地人認為跟詛咒相關的案件,鬼神之說的渲染給案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致使人心惶惶。據說是因為上頭考慮到這次礦難涉及人數多,社會影響廣,特地將業務能力突出的劉誌恒調到地方分局負責該案件。 原來帶隊負責該案件的小隊長姓吳,在局內被呼作“老吳”。老吳從警數十年,經手的基本上都是些坑蒙拐騙的案子,缺乏處理大型案件的經驗。豈料馬上就到了退休的年齡,攤上這麼個人命關天的大案子。從以往的斷案經驗來看,以意外事件結案毫無不妥,但情緒上頭的家屬不接受這一調查結果,社會輿論經過幾天的發酵,直接炸鍋了,各路媒體和民眾都在通過網絡倒逼官方給出一個服眾的結果。 奈何現場勘察情況既沒發現人為蓄意的證據,家屬又不認同解釋意外死亡的合理性。一輩子沒見過什麼大場麵的老吳焦頭爛額,可是愁壞了。現在上頭指派了劉誌恒這位係統內部早就傳得神乎其神的“當代福爾摩斯”過來接手,老吳可謂如釋重負,凡事都積極配合。 劉誌恒坐下先是喝了一口水,看了桌上眾人一眼,從老吳肥胖的身材和把他當救兵的神情,他也就更加堅定了這次調職的正確性和必要性。他的眉眼輕輕一掃,桌上在座的算上他自己,共計六人,人員配置上是完全足夠的。省去一切寒暄,他迅速切入主題,開始了解更多案情梗概。剛一拿起從現場采集回來的照片,劉誌恒整個人就怔住了。 在座的幾個警員看到劉誌恒雙眼發直,手指明顯在微微發抖,都認為他是被現場的慘狀給驚到了。是啊,那場麵可是讓好幾個年輕警員給嚇軟了腿。哪怕是像他這樣經驗豐富的人也是該有一些正常反應的吧。 劉誌恒何許人也,歷經驚濤駭浪無數,正視過淋漓的鮮血,直麵過窮兇極惡的罪犯。往驚悚麵來說,殘肢斷骸他也是見過不少的,要不是因為他心裡藏著的那個秘密,斷不會出現這樣的反應。隻幾秒鐘,他意識到自己的遊離,迅速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開始認真研究起來。 話說,死者的麵部表情和肢體狀態實在是太詭異了!他們無一例外全都是麵容極度扭曲可怖,嘴巴大大張開著,眼球布滿血絲且非常誇張地外突著,仿佛要沖破眼眶的束縛,讓人不得不揣測他們在死前定是看到了什麼超過了人類想象的嚇人場景。 死者滿身泥土,膝蓋部位有明顯磨損的痕跡和深深淺淺的傷口,十指張開成爪狀,指甲裡麵嵌滿了泥土,周遭全是被他們爬行過的痕跡,這顯示了幾個人在死前曾拚命逃避著什麼可怕的生物。屍體相隔的距離很近,相差最遠的也就十多米,屍檢結果也顯示他們幾乎是同一時間段死亡的。 讓這些警員脊背發涼的不僅是這些死者的死狀,更是因為整個礦坑裡麵無論他們采取什麼手段,都沒有找到其他生物存在的蛛絲馬跡。氣味、毛發、血液……沒有,除了死者的,沒有發現其他任何的生物的DNA信息,更別說腳印等明顯的痕跡了。這實在是太詭譎離奇了! 這個礦坑是早就廢棄了的一個露天礦坑,被專業的勘察隊認定為已經沒有再繼續開采的價值了,被納入重新填埋植樹還林的範疇,原本再有兩個月就要跟其他一些情況差不多的礦坑一起動工填埋。 前幾天當地連續下過幾場陰雨,如果有其他生物的介入,按理來說,不管是人物還是動物,都絕無可能半點生物信息都不留下,這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著實太詭異了! 屍檢結果表明死者六個人全都死於突發性疾病,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身體內部反應雖有不同,但無一例外,全都是被活活嚇死的。死者均是正規企業的在職礦工,能下礦的工人身體素質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長期下礦的都有接受定期檢查,幾個健康的大活人若不是看到了什麼超過普通認知的事物,絕不可能集體被活活嚇死。 不怪死者家屬接受不了意外的說法,好好的大活人早上說不定才乾了兩碗大乾飯出門的青壯年,一轉眼被告知是意外被嚇死了,還不止被嚇死了一個兩個,是全軍覆沒,這放在誰身上能接受呢? 劉誌恒一邊暗暗壓住心底的洶湧翻騰,一邊結合警員小劉的口述和手裡的資料,飛速在手邊筆記本上記下了幾條筆記。 “現在,我們需要搞清楚的有三個問題: 第一,遇難六人的屍檢報告顯示他們都是因為巨大的驚嚇突發性疾病死亡。我們現有的調查結論是沒在現場找到任何能使人驚懼的蛛絲馬跡。人絕不可能無緣無故被嚇死,我們必須要重新進行現場勘查,看是不是有什麼關鍵信息被遺漏了。 第二,社會輿論將這起礦難事件跟半年前發生的礦難事件聯係在了一起,甚至還翻出了最近十年發生的兩起礦難事件。這幾起案件之間是否真的存在聯係?如果確實有共同點,符不符合科學事實? 第三,現在所有的輿論矛頭都指向了這個叫“陳澈”的人。他與這幾起事件的關聯點是巧合還是人為的編造?這是需要我們經過有理有據的調查才能一錘定音的。堂堂執法部門,被輿論牽著鼻子走不是好事,要迅速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