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宋明來說,城區一座座崛起的高樓大廈,是河灘那一片片大大小小沙坑的另一種生命姿態,如同一位發育成長日漸健壯的少年和一位風燭殘年日漸蒼老的母親。 鎮裡一些有錢人開始在城區買房,暑假裡宋明去了方晴家。 方晴專門為宋明搭配了一身新的衣服,深藍的T恤,黑色的褲子,黑色的涼鞋。還有一雙灰色的襪子。 宋明說,這麼熱的天,穿涼鞋為什麼非要穿襪子呢? 方晴說,頭麵頭麵,那是因為這些裸露部位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精神氣個人品味。其實,對於男人來說,腳和鞋也同樣另一張頭麵。 雖然宋明沒有涼鞋穿襪子的習慣,既然方晴這樣說,他沒有理由拒絕。 方晴穿一件藍色的牛仔裙,一雙黑色的女士羊皮涼鞋,和白色的長筒襪。 學校要放了暑假,方晴收拾行李,把所有的衣物被褥和生活用品全部打包,整整收拾裝滿了兩個大行李箱。她和宋明一人一個,綁在自行車的後座上。讓宋明送她回家。 到了方晴家附近,宋明在一個商店前買了兩瓶酒一條煙,掛在車把上,向方晴家走去。 離方晴家越近,他心裡越忐忑不安,盡管他以前來過方晴家幾次,但都是以方晴同學的身份來的。而這次不同,即便方晴不說什麼,他的父母也能看出來他和方晴的關係。 其實,他也知道,方晴的父母不贊成方晴與宋明來往。因為宋明家是農村的,而他的女兒,從小到大都沒有怎麼乾過農家活兒,她們可不想讓女兒重新回到農村。 想到這一點。宋明倍感壓力。方晴看出了宋明的猶豫,她在前麵停下來,對低頭跟在她身後的宋明說,嘿,老臭,看著我,抬起頭,精神點兒。有我呢,你別想那麼多。 宋明勉強笑了笑說,醜媳婦總得見公婆。方晴笑了笑說,你黑不醜,你俊著呢。 方晴的母親正在二樓給方晴收拾房間,在二樓的陽臺上給方晴曬床單被褥,看到方晴回來,高興地快步從走下來。 宋寧紮好了車子,先上前幫方晴把車上的行李箱解了下來。方晴又扶著宋明的自行車,讓宋明把他自行車上的行李箱也卸了下來。 方晴的母親在院中的水管旁接了一盆水。取了一條新的白毛巾,打量著宋明說,哎喲喂,小宋啊,謝謝你呀。這麼熱的天,可把你累著了,快去洗把臉擦擦汗吧。 宋明從車把上取下煙和酒,遞給方晴的母親。她邊接邊說道,小宋啊,看你客氣的,來就來吧,還買這麼多東西,又讓你破費了。 宋明一手提著一個行李箱向樓上走去。方晴的母親催促著方晴說,小妮子,你也快幫小宋抬抬呀。 方晴沖她笑了笑說,不用幫,他提得動。 宋明和方晴走進方晴的房間,房間已經被她母親收拾過了,他的書櫃中的書被擺的整整齊齊,床上吊著粉紅色的蚊帳,床上新鋪的被褥床單涼席。床下放著一雙嶄新的涼拖。 書桌上花瓶中插著一支水仙花。床頭櫃上放在一個水果盤,裡麵放著方晴喜歡吃的零食和幾個洗凈的鮮桃和小西紅柿。 方晴的母親提著水壺和茶杯上來了,她們來到客廳坐下,方晴接過來沏上茶,又放了一勺白糖。 方晴本來就好出汗,這大熱天又騎著車走了一路,汗水把她的後背都濕透了。她給宋明倒上茶後,抱著睡裙到樓下淋浴去了。 方晴的母親打開落地電扇,遞給宋明一個桃子說,小宋啊,這一路可虧你幫忙。累壞了吧?先吃個桃解解渴。 阿姨不用客氣。我自己來。 這小妮子,從小到大沒出過多少門兒,也不知道她適應不適應鄉下生活,全憑你們照顧了。 她在那裡生活的可好呢,也會做飯,也會縫縫補補,可長本事了。 是啊,現在鄉下的生活可比以前好多了,到哪兒都餓不著她。她母親說。 現在你們家還種的有多少畝地呀? 十五畝地。 這麼多呀。忙的過來嗎? 也就那樣,比以前還少了不少呢。 種地的收成還好吧? 也就顧個吃喝。糧食價格太低,化肥農藥水電費,犁地收割的費用,都一個勁兒的漲,沒多少賺頭。 也是。現在的人工費也漲了不少,那幾年一天幾塊錢工資。現在都得十幾二十了。如果種菜還好一些,種小麥玉米,利潤不高。她說。 你們這兒離城市近,種了蔬菜好賣。我們離城市太遠了,種的蔬菜大都是自己吃,賣的很少。 可不是嗎?尤其是這兩年,很多農村人都進城了,城市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菜可好賣了,原來我們需要拉車菜到城裡賣,現在可好,菜販子都在門口等著批了菜去城裡賣,我們隻管種菜,也不用我們去賣了。 我們也有很多人在城市打工,隻有農忙過節時才回家,平常村裡人也少了不少。 這兩年城市裡天天到處都在修路建樓。離我們不遠的一個村莊,也把地都賣了蓋了樓。 是啊。這段時期,咱們國家發展可快了。農村的糧食豐收,大家不愁溫飽了,很多人外出打工,生活比以前富裕多了。 你的兩個妹妹還在上學吧? 是的,她們兩個都上高中了。 哦。你們都長大了。你爸媽也快熬出來了。 比以前強多了,家裡地裡都能幫上手了。 農村的孩子乾活早,懂事。哪裡像我們這裡的孩子,吃糧不管閑事的,長大了也不省心。你看我家小妮子,那可是韭菜麥苗分不清的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真不知道她離了我們可怎麼活? 阿姨不用擔心,方晴厲害著呢。她學生都可喜歡他了,教學成績在我們鎮也名列前茅。上學期全鎮的老師還都來聽她的課向她學習呢。 哈哈,這妮子,倒是個讀書的料,就是不應心,沒長性。乾什麼事新鮮勁兒一過就撂挑子了。 年輕人嘛,都這個樣,慢慢會好的。況且,方晴讀書比我們多,比我們有見識,她很優秀。 唉。賺錢多少不說,就是離家太遠了。她長了這麼大一直在我們身邊。我和她爸可舍不得讓她去那麼偏遠的地方。 還好吧,也就二三十公裡。現在騎自行車兩三個小時,將來買輛摩托車也就個把小時。 那倒也是。不過走的再快,那裡也是農村。各種條件與城市沒法比。 農村發展的也很,現在很多村路都修了路,交通便利多了,各種條件也好多了。像我們宋莊中學,原來隻是個祠堂。後來擴展了幾座平房,現在我們又修了兩座三層樓,有專門的辦公室,教師宿舍,食堂。比起城市的學校,也差不了多少。 雖說是那樣,按教學水平還是差距很大。我們這裡的孩子,有不少也去了城區上學,學習還是不一樣。我聽說,有的農村老師。也在想方設法找關係往市裡調,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打算? 我剛剛參加工作,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我想晚些時候看看情況再說。 有些事兒趕早不趕晚。趁著現在還不還沒有穩定下來,也許調動起來更容易。他爸也還在找人,準備對機會把方晴調回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