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決定采用方晴的設計方案設計他們班的走廊文化。 方晴簡單說了一下自己的構想,站在學生立場,從學生的角度,反映學生的生活。大家齊聲叫好。 華錚,杜老師也都在酒精的作用下表示大力支持。 這世界不能隻有一種聲音,這人間也不能隻有一種色彩。華錚說。 對,如果世界上隻有一種聲音,那隻能是謊言。如果人間隻有一種色彩,那必定是暗黑。崔瀅瀅說。 為了表示她們對宋明和方晴的支持,杜老師提議,她們每人寫一首詩詞散文,不管什麼都行,署上大名,展示到走廊文化的版麵上。 崔瀅瀅說,好哇,我們就應該發出我們的聲音。 杜老師說,最好能扣著春夏秋冬寫,與板麵主題呼應。 方晴說,那我寫春吧。 華錚說,那我寫夏吧。 杜老師說,那我寫秋吧。 崔瀅瀅說,好日子都被你們挑走了,這冬太冷了,想想都覺得冷,把我的腦瓜兒給凍住了。我還是也寫秋吧。冬就讓宋明寫了吧,看他那天天冷冰冰硬生生的樣子,最適合寫冬了。 大家都笑了。 學校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的校園文化建設項目。 宋明一邊應付學校的任務,一邊暗中加緊準備著。 他們五人也每人寫了一篇文章,九1班的語老師趙老師聽說了,他也送來一首詞賦,表明自己對他們的支持。 那天當上級來檢查的時候。宋明把他準備好的板麵也抬到了走廊裡。版麵上有學生們的書法,繪畫。還有他們自己的拍的照片。有他們寫的小詩,散文,優秀作文,有他們的剪的窗花,紙板拚的小房子,用各用黃豆綠豆黑豆豇豆,玉米小麥高粱等,拚粘的孔雀,花樹。最後一個版麵展示的是他們班的學習標兵勞動模範等榜樣人物,以及他們的事跡等。 板麵上不顯眼的角落裡,也展示出她們六位老師個人寫的署名文章。 盡管學生們畫的畫兒稱不上意態傳神,寫的字兒也不過隻是工整勻稱些,文章也也隻能稱得上生動流暢些,做的手工也並不是精美絕倫。但當他們把版麵抬出來擺放在走廊上時,學生們一下就圍了個水泄不通,嘰嘰喳喳的議論的。 版麵上的學生一下子全校皆知,有幾個很快成了學生們心中的小明星。 學生看著自己的作品發表在了這裡,也都特別的興奮。 連主任看到了宋明做的這些板麵,他本想讓他把這些板麵撤回去。但看到這麼多學生這麼熱情,他也隻好默認了。 來這裡參觀檢查的,有縣裡和部分鄉鎮的領導。他們在宋校長當領導的陪同下,在學校邊走邊看。 當他們走到宋明班的走廊時,看到那個版麵,他們眼前一亮,都站在板麵擺麵前欣賞著。 一位縣領導弓著腰,認真看著春之菁華主題板麵上的一篇文章。 春之味 方晴 他小聲念道。眉頭微皺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麼似的。 …… 春江花月夜,少年時隻是感到它的文字美畫麵美,青年時感到它的哲思美意象美,而這次,我在聽講過程中卻一直在想,一個什麼樣的張若虛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才構思出了這樣一篇千古鴻文? 那種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遼遠的時空感,那種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的迷離的蒼茫感,那種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的痛徹心扉的別離感,那種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的直錐心靈的生命感,所有的感情,所有的思緒,都在落月搖情滿江樹中通過一搖一滿,融為一體。百感交集又復歸於平淡,百川奔湧到海又復歸於平靜。 這其中抒發的諸多情感,都早己成為中華文化的精神密碼,代代流傳,奠定了中華文化精神特質的基本構建和大體流向。 但這些仍不是最根本的,外國文學中也不乏相思別離情,也有時空生命感。 春江花月夜與它們最大的不同在哪裡呢? 春江花月夜並沒有簡單的描寫抒情議論,而是把這些情思都寄托在具體的形象中。這些形象又並非獨立的形象,而是又一個一個地融入到了更高的意境中,成為一種意象,成為具有了情思的活生生的形象。就如一把泥土在女媧手中變成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一樣。 最奇特的是,在這首詩裡,意象並沒有到此為止,他比一般詩中的意象更高一層。這些意象進一步地被加工融合成了更高一級的意味,仿佛將春,江,花,月,夜這五種糧粟釀成了一壇酒,隻留存為一種味道,一種境界,一種有意味的境界,一壇有味道的老酒。 春去哪裡了,在江水流春中,在花之思春中,在月照花容中,在春夜徘徊中,在青春華年中,在春情纏綿中。而月呢,早已化為春之月江之月花之月夜之月相思之月。所有的物與象所有的情與思都化了,化成水融為一體,化成一種味道了。 細細品味卻又不止是一種味道,這味道中有別離的苦味,也有相思的甜蜜;有青春將逝的無奈失落,也有歲歲年年的安慰解脫;有深沉的悲情,也有淡然的喜悅…… 你不能說徘徊那聯抒發一定是焦慮,也不能說拂還來流露的一定是怨恨…那徘徊中有孤獨的失落也有甜美的相思,那卷拂中有愁怨的舍離也有多情的依戀…… 每一個形象中都透著整個意境,每一緒情思中都蘊含著所有心境。就如每一滴酒中都自有五穀,自是五味。那酒原本就不是酒,而是人生,這詩原本就不是詩,而是生命。 知形象者眾,識意象者多,得意境者少,品意味者鮮,而能為有意味之境界者,古今幾人? 意態由來畫不成,費盡丹青也枉然。真正的意味難以言傳,語言則道斷,心行而路絕。隻可用清凈無塵的心靈味蕾去揣摩意會,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是一種寂然不動空靜無我而後感而遂通的體悟,而非一般俗語雅文的分析解讀。 弘一法師臨終偈語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裡。 問餘何適,廓爾亡言。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你問我春天在哪裡,春天就在那枝頭的繁花中呀。你問我什麼是空明安詳的心境,就請看那天心一輪圓月吧。 行言明象而立象盡意,執意造境而化境醞味,是為文者之道。得意而忘形,悟境而失意,意味得乎心,是詠涵者之法。 入而有意境,出而有意味者,非我國文焉可為乎? 自此而知,為國文而無境界,焉敢稱國文乎?為國文之師而作無意味之書,豈不愧於師者乎? 好文章。他一口氣看完,贊嘆道。 然後轉身問宋校長,這個方晴,是不是在青流灣駐過隊? 牛X長,您好記性啊。宋校長說,方老師一年多前,確實在清流灣駐過隊。 哦。牛乂長對宋校長說,宋校長,您手下可是藏龍臥虎啊,這方老師可是個好苗子啊,你可要好好栽培呀。 華錚很少寫文章,那晚上喝了酒一時沖動揭了皇榜,第二天就後悔不已。他搜腸刮肚絞盡腦汁才寫了幾句話,讓宋青宋明幫他改了改,交了差。 夏之戀 王華錚 沒有你的眼波滋潤 我憔悴成灰色的蟬 一生隻吟唱一個字 向千古姻緣祈一條鎖鏈 你飛越我歌聲的羅網 落花繽紛,彩蝶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