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主任收繳的預收款,按資料八折試卷七折算,每位學生確實還餘四五十元。預收款原本的規劃包括了模擬考試階段的款項。 按以往,模擬考試階段還需要一套資料和至少一套試卷,總費用不低於150元。 這樣算來,學生還需補交100左右。這一100元中,實際上交四五折,約70元,每位學生仍然約有二三十元的結餘,基本可以應付九年級的一些相關費用。 連主任等人從沒有考慮過可能要退款的事情,因為準備摸底檢查時學校各項開支較大,缺少相應經費,不得不從這筆錢款中挪用了一部分應急。 摸底檢查結束時,這些預收款已經用光了。 但沒料到宋明沒有再收資料費試卷費,現在再想要填平這個坑卻無從起土。 這裡有部分款項是衛生工具,教室文化板麵,宿舍窗簾等,是代學校承擔的。 但現在學校也拿不出一分錢來。 宋明來到尋梅苑書房,連主任把這些情況給他作了交待。 連主任對宋明說,按說這件事跟你無關,但你也不是完全無辜。本來一切設計得好好的,最後批資料試卷費收上來,咱們這個坑也平了,九年級活動經費也有了,家長們也不會來要錢,一舉三得,圓圓滿滿。讓你這一出招,捅了個大窟窿,你看看這攤子怎麼收拾? 至少今天得有兩件事要處理,一是今天中午九年級教師聚餐的費用怎麼辦?二是這幾個家長怎麼辦?拖也拖不動時,要求的退費從哪裡出? 宋明天天滿腦子都想著怎麼上課,怎麼給學生鼓勁,怎麼提成績,夜以繼日的忙得腳不著地,哪裡想過這些問題? 是的,不得不說,在宋明的領導下,九年級的整體成績觸底翻盤成功逆襲,而且個別學科還化弱為強,進入全縣第一陣營。 但功是功,過是過。 有些方麵,宋明也沒能兼顧得當,尤其是在教師福利方麵,確實不盡如人意。 唉,真是出水才現兩腿泥。宋明也不知說什麼,他隻得低頭不語。 張冠堂出去做那幾個家長工作去了。 江文龍主任來叫宋明,說王敬琛校長讓他過去。 宋明雖然也故作輕鬆,但王敬琛校長還是看出宋明一臉愁容一身疲憊。 他笑著說,宋明啊,你這是小毛驢拉大車,不容易呀。頭三腳難踢,難踢也要踢。踢破哪裡算哪裡,隻要不犯大錯,別求什麼圓滿。 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學校的生命線是什麼,口碑是什麼,就是成績呀,把成績做硬實了,其他都是小事。 王校長說,今天叫你來,還是前一段時間,咱們宋莊小學部分學生辦學籍的事。 現在縣裡和鎮裡都已經協調好了,趁著這次機會,先給宋莊小學部分學生補辦了戶口和學籍,至於相關補交罒訁刂款的事以後看情況再說。能免的就免,不能免的都先少交一部分,先不耽誤孩子們上學。 但宋莊小學畢業班的學籍現在辦的有點兒晚了,有些手續到現在還沒能辦下來。 上麵的意思是,這個小學畢業班的一些學生學籍乾脆不補辦了,到升入初中的時候重新辦理。 我想讓你到時候記得和咱們宋莊小學對接一下,操點兒心,盡量不要因為這個讓咱們的孩子上不了學。 這事宋青河也和宋青山宋校長也溝通過了,但是具體工作還得你來做。 對。具體名單我已經讓宋春輝校長做好了,你回到家找他要。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咱們的小學畢業班,還有12位學生沒有辦學籍。 他們畢業之後就和咱們宋莊小學沒關係了。從宋莊小學畢業到初中報名中間還有一段空檔,這個空檔期沒有人管,最容易出現學生失學。 這段時間我也了解到,咱們鄉村學校中很多學生,上完小學就不上了。咱們是大國辦窮教育,窮國辦大教育,這麼大一個國家,情況千差萬別,國家也是難以顧及周全。咱不能全靠國家,還得靠自己。 這一部分學生這一段時間是最容易失學的。你操點心,提前和這些學生接觸一下,做做家訪工作,防止他們失學。 聽了王敬琛校長的交代,宋明總算鬆了一口氣。在王敬琛校長和宋青河等人的共同努力一下,宋莊小學大部分無戶口學生的學籍問題都得到妥善解決,宋春輝也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張雪上學之後,也有幾位大張裡的家長找過宋明,宋明把他們介紹給了韓如雪,韓如雪把他們介紹給了他的叔叔,先後又辦理了幾個。 但是,像大張裡等村莊的大部分無戶口的學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除了極個別有財力有門路的家長給孩子補辦了戶口學籍外,一些孩子都依然是無戶口,無法上學。 蘇秋紅忙著跟學生們寫寄語、簽字留念,崔瀅瀅用一個塑料透明的500ml太空杯,給她倒了一大杯水。 蘇秋紅說,我還真是渴了呢,一路趕著騎了三四個小時的自行車,這會兒又說話說得喉嚨都冒煙了。說完,咕咚咕咚,一口氣喝了個乾凈。 崔瀅瀅看著蘇秋紅捧起杯子咕咚咕咚的喝著。看著那杯底慢慢抬升,抬升,橫起來,又漸漸地隨著蘇秋紅脖子的慢慢後仰,瓶子倒立起來,看著水杯中的水平麵慢慢的下降,一瓶、多半瓶、半瓶、少半瓶、終於在瓶口留下一個削去了一角的圓錐形的形狀,最後又咕咚兩聲,那水完全鉆進去了蘇秋紅的口中。 那隻瓶子像教堂鐘樓上那麵巨大鐘表的粗大的時針,一點一點從正下方六點轉到正上方的十二點。 隻看到崔瀅瀅驚心動魄,瞠目結舌。崔瀅瀅平時喝水都是小口小口的呷,哪裡見過哪個女孩這麼豪氣橫天的喝法? 蘇秋紅喝完水,大口的喘著氣兒,用衣袖抹了一把嘴說,還是咱們的水好喝呀。我在那個學校喝的水都是囤井的水,黏糊糊的,帶著腥味,可難喝了。有的上麵漂了一層綠醭子,有的漂著羊糞蛋…… 嘔,嗚……崔瀅瀅說,蘇老師快別說了,再說我就要吐了。 蘇秋紅所去的那所中學,是縣裡最偏遠的一所中學。那裡家家戶戶在院子裡麵挖著很大的一個水池,上麵封蓋,留有進入口和打水口,他們稱之為囤井。他們趁著雨季時,把雨水收集到井中,以備平日所用。 因為地處偏遠,條件艱苦,所以很少有人願意去那裡。大多分配到那裡的年輕教師,呆不了幾年,也都想方設法地調離了那裡。 蘇秋紅說,這裡除了生活條件艱苦些,工作負擔並不大。那裡九年級隻有兩個班,他們沒有早自習,更沒有晚自習。 很多同學離學校比較遠,所以早上8點半才開始上課。下午從1點半上到5點半就放學了。 蘇秋紅在那裡兼任這兩個班的物理、化學和歷史三個學科,教案作業檢查的也不嚴。學生們除了在學校上課上自習做點兒作業,大多數老師也很少布置家庭作業。 當然,他們那裡的成績也沒法和宋莊中學比,那裡稍微有點本事的家長已經把孩子送到了別的學校,留下來的都是家庭條件比較差的學生。他們也並不太期盼著自己的孩子能長多大本事,能跟著上個學,多認識幾個字懂些道理也就行了。 蘇秋紅扭了扭身子對崔瀅瀅說,你看,雖然不到一個月,我都胖了好幾斤呢。嗬嗬,喝在那囤井中營養豐富的水,可養人嘞。 大家一聽,都嗬嗬的笑起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方晴也來到王敬琛校長屋裡找宋明,她想讓宋明下午送她回家,提醒他中午聚餐時不要喝酒。 王敬琛校長的房屋還是尋梅苑的北屋,雖然在過去兩次大的迎檢活動中,做了一些裝修,但整體上基本保持了原樣,進門中堂是一個大方桌,方桌後麵是一個條桌,方桌兩旁,是兩張高背太師椅。 東哥隔間是兩間小書房,也是王校長以往辦公的地方,西隔間是一間臥室。 這間房子是一九三八年建的,墻壁主要用料是條石和大青磚,墻中間用石灰土夾心,那石灰土吸潮後,跟石頭一樣梆梆硬。 因為墻壁較厚,所以屋裡冬暖夏涼。尋梅苑裡是一股乾熱風,但一踏進這個屋門,就是一片清涼。 連方晴也忍不住驚喜的叫了一聲,呀哈,這比空調房還清爽呢。 宋明聽到方晴的聲音,從東隔間掀簾而出。 方晴看著宋明說,哎喲喂,我的明,看你這個樣子,一點兒精氣神兒都沒有。哭喪個臉,像個受委屈的小媳婦兒似的。 宋明說,你來乾什麼? 方晴說,我也來找你要賬。 宋明說,你搗什麼亂。你要什麼賬? 方晴說,因為你也欠我呀。 宋明一臉疑惑,我欠你啥? 方晴瞪了他一眼說,你欠我多的去了。說不定這輩子都還不清我呢。 宋明一聽,笑了說,哎呀,我欠你的,我這輩子還不清,我下輩子還。就求求你這會兒別再給我火上澆油啦。 方晴說,那不行。今天你得送我回家見見我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