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物理問題(1 / 1)

極樂桃源 阿雅雪晴 4931 字 2024-03-16

陳校長名元昌,與袁新林為同屆校友,隻是學的專業不一樣。陳元昌學的是物理專業,袁新林學的是化學專業。   陳校長也是和袁新林一樣,都是從教師做起,一步一步成為校領導的,他們都是教學的行家裡手。   陳元昌校長來到宋莊中學後,並沒有安排具體的實職實務,隻是空掛了一個副校長名頭。   雖然上級文件將陳元昌校長降級為副校長,但大家仍然習慣叫他陳校長。   宋青山校長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排陳校長。按說管總務的劉才厚校長調到二中之後,宋莊中學的總務副校長空了下來,正好可以讓陳校長補缺。   但宋青山考慮到,一來陳校長是教學業務出身,讓陳校長管理總務,業務不對口。   二來陳校長原本為校長,現在雖然降了級,但如果真讓人家去乾副校長的工作,臉麵上難免過不去。   因此,陳校長來到宋莊中學後,名義上分管德育,其實是個空職,沒有具體事乾。   陳校長自然知道自己是來乾什麼的,也並不與宋青山計較,每天來到學校讀書、喝茶、下象棋、聊天,樂嗬嗬的圖個清閑。   自從蘇秋紅走後,宋莊中學一直缺少優秀的物理老師。物理這門學科,翻翻書本看似簡單,但是要說起教學,卻不是隨便一個人能教好的。   原本八年級的物理老師是喬雅婷老師。八升九的時候,喬雅婷老師找到宋明,問,宋主任,我想問一下,九年級的物理課準備怎麼安排?   宋明說,還是老規矩,跟著走。你有什麼想法嗎?   喬雅婷說,我想問一下九年級物理每個班每周準備安排幾節課?   宋明說,還是每班4節課。   那晚自習呢?   你還是老規矩,每班怎麼也得安排一節吧。   喬雅婷說,宋主任,恐怕我沒有辦法跟著上九年級了。我的孩子還小,每天還得回去喂奶,夜裡也睡不了囫圇覺,白天常常昏昏沉沉,九年級這麼大的工作量,工作壓力也大,我恐怕承受不了,耽誤了孩子們。你們還是趁早做打算,換個老師上吧。   會計袁保全是數學專業,但他教數學卻教不出成績,做了會計。   學校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物理老師,袁保全便被宋青山抓了壯丁,讓他帶了九年級的物理課,仍兼任會計,但給袁保全派了一個女教師關瑞芳作他的副手,發工資、報賬等具體會計事務有關瑞芳老師去做。   袁保全自己做物理題倒是沒有問題,就是給學生講課講不明白。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欠缺,屬於那種茶壺裡煮餃子,肚裡有倒不出的人。   所幸袁保全為人踏實肯乾,也知道自己的毛病,笑稱自己是手頭比舌頭靈活的理工男。   他在課堂上磕磕巴巴繞來繞去,把學生繞的雲裡霧裡。他自己也急得臉紅脖子粗滿頭大汗。   他在課堂上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同學們,別急,別急,我再給大家捋一遍。時間一長,大家又給他起了個綽號叫老驢(捋)。   宋明安排袁新林老師與袁保全老師師徒結對,讓袁新林老師多帶帶他。那些學生便私下裡稱袁保全為丐幫大弟子老驢。   宋明最不放心的就是袁保全老師,所以他一有空也去聽他的課。雖然袁保全老師在袁新林老師的指導下,在組織課堂、教學教法、批改作業等方麵進步很快,但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卻難以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   雖說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他們實際能做的物理實驗很少,大多數的物理實驗,都需要借助教師的語言描述。   簡單的實驗還好說些,稍微復雜一點兒的實驗,即便是語言表達能力較好的老師,要想準確清晰的將整個試驗過程說清楚都有些困難,更何況像袁保全老師這樣語言表達有缺陷的人呢?   因為袁老師無法準確清晰地將實驗表達出來,學生理解起來就特別困難。   凸透鏡成像,浮力,電動機等這些重要內容,雖然袁老師也編了一些朗朗上口的順口溜讓學生記,但學生做起題來還是做的一塌糊塗。   語言表達是袁寶全老師教學中的硬傷,物理學科也成了九年級學習中的硬傷。   到期中考試,九年級的物理平均成績滿分以100分計,平均分隻有40多分,與去年蘇秋紅的成績相差了差不多一半。   袁保全也很懊喪,覺得自己就不是教學的料。   期中考試過後,宋明叫上袁新林老師,喬雅婷老師,一塊兒和袁保全老師共同會診出謀劃策。   袁新林老師看了看袁保全老師的成績單,吐著煙圈說,哎呀,我的孩兒,你這可真不愧是丐幫大弟子啊,拿了這個成績,我隻能陪你去要飯了。   喬雅婷安慰袁保全老師說,這些內容本來就不好講,就是讓我講也好不到哪兒去。袁老師第一次講,能拿到這個成績,已經相當不錯了。   宋明說,確實也是,袁老師已經很努力了。今天請大家來,就是想讓大家一塊幫袁老師分析分析,出出主意想想辦法,力爭下一次能考得更好一點。   喬雅婷老師說,袁老師的學科基礎是相當紮實的,這方麵我與袁老師都有相當大的差距,我遇到很多疑難問題時,也常向袁老師請教呢。   袁保全說,喬老師太謙虛了。我要是有你一半兒的講課水平,也不至於混到今天這個地步。聽你講課時竹筒倒豆子似的清晰流暢,我都想讓你把你的舌頭借給我,按到我的嘴裡。   大家聽了都笑了起來。   袁新林老師說,你這不也挺會說話的嗎?怎麼講起課來就笨嘴拙腮的?   袁保全說,我要是語言表達能力強,我何必去學數學?讓我偶爾說兩句討巧的俏皮話還可以,要讓我正經的說上兩段,那可是搟麵杖吹火,憋死也吹不旺。   袁新林老師說,我聽說讓你相了幾次親,每次你都說不上幾句話就冷了場。你就拿搟麵杖吹。就算吹不旺火,那也是在吹呀,總比冷場強。   袁保全老師說,可不是嗎?可我實在想不出和人家聊什麼?吹也想不出往哪兒吹呀。我要給他們講個數學猜想吧,她們也不一定感興趣。   袁新林老師說,嗬嗬,你下次應該直接給人家講段相對論,看人家不潑你一頭水。   喬雅婷說,我覺得袁老師應該揚長補短,你動手能力強,你就盡量動手做實驗。你實際給學生做一遍實驗,比你說多少遍都強。   袁保全說,我倒想做實驗,可是沒有器材呀。我雖然也也想過自己動手設計一些教具做實驗,但是也沒有這個時間吶。   宋明說,城區的中學大多已建了實驗室,有較充足的實驗器材。回頭我們看看能不能和城區學校聯係聯係,借他們一些器材用用。   袁保全老師說,這可好。其實很多實驗隻要現場一做,讓學生們一看,就明白了。但是要讓我講,我講半天也講不明白。   喬雅婷說,其實有些簡單的實驗我們自己也可以做。像平麵鏡成像、小孔成像、凸透鏡、杠桿、滑輪、液壓等,我們都可以做。隻是我們都習慣講了,總認為做一做太麻煩浪費時間,不如講一講來的快捷輕鬆。其實根據我這幾年的經驗,還是能做的就不要講好。   袁保全接話道,那古惑仔上不是有句話怎麼說?動手能解決的就不要動口。很酷吧?   對呢。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物理教學。袁老師教物理,不善語言表達,不一定是件壞事。   語言表達能力強的老師會過分依賴語言表達,有的對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自我迷戀。他們一般覺得隻要能講清的,就不願意去做。所以這些老師的物理課聽起來也是頭頭是道,學生做的筆記也是密密麻麻,實際上學生學的也很死板機械。   沒有猜想,沒有動手體驗,沒有經歷過實驗過程中的各種意外,沒有體驗過遭遇困境的挫折和解決問題的喜悅,也很難真正培養出學生的綜合能力。   袁老師正好不善語言表達,所以就會更多的去做實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而猜想和實驗恰巧才是物理的靈魂。   袁保全老師說,聽你這麼一說,我的缺點變優點了?不會吧?你是不是在忽悠我呀?該你上九年級你不上,讓我來替你頂這個缸。我連物理的皮毛都教不會學生,還說什麼靈魂呢?   袁新林老師說,喬老師說的有道理。我們的物理和化學本身就是實驗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按說我們的教學方法也應該以實驗為主。   隻是我們的條件有限。該做的實驗都沒做,千變萬化一張嘴,千軍萬馬一條腿,全靠一張嘴嗒巴了。我們講的很辛苦,學生學的很痛苦。為什麼呢?說到底,是我們的教法和學法不對路。如果這些實驗我們都能讓學生親自做一做,還會是這樣嗎?   袁保全一拍桌子說。是啊,如果這些實驗都能讓學生做一做,或者我做一做,讓他們看一看,然後我再跟他們講講原理,那我怎麼也能讓學生學個七八不離十的,何至於能夠敗的這麼慘。讓袁老師陪著我丟人。   宋明說,這一筆寫不出兩個袁字,丟人也丟不到袁家門外。我盡快與城區的學校聯係聯係。你是袁新林老師帶的第一個大弟子,可不能敗了袁老師的一世英名啊。   袁保全說,那可不能。隻要你能把器材借過來,我也自己做一些教具,爭取到期末考試時,平均分能考到60分。   袁新林老師說,我的孩兒,能不能有點兒雄心壯誌?能不能像人家那些學習歷史政治的人敢吹敢擂?怪不得你談個對象都這麼難,男人不敢吹,女人不願追嘛。   期末,平均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