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西施發願絕塵埃 勾踐誓言情未了(1 / 1)

吳越夢 夢斷吳越 3679 字 2024-03-16

想當初,勾踐采納文種的美人計後,一場空前盛大的選秀活動在越國境內轟轟烈烈地展開。   這場選秀宛如璀璨的煙火,吸引了無數目光,整個越國都為之沸騰。無數美少女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她們或婀娜多姿,或清麗脫俗,都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對榮耀的渴望。   然而,能夠傾國傾城的絕世佳麗,如同隱匿於深海之中的珍珠,尚未在眾人眼前展露她們的耀眼光芒。   於是,範蠡不辭辛勞,跋山涉水,穿越無數村落,隻為尋找那最光彩奪目的明珠。   最終,在浣紗江畔的苧蘿村這片世外桃源中,他有幸尋覓到名震四方的美女西施與鄭旦。那一刻,她們的絕世風采仿佛讓浣紗江水都為之停滯,讓天地間的萬物都黯然失色。   西施之美,非同凡響,她的倩影足以讓遊魚為之凝眸,讓飛雁為之駐足。   當範蠡初見西施的那一刻,他的心弦被深深觸動,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著他,讓他無法移開目光。他在心底默默立誓:“他日復國之功成,必當娶此佳人為妻。”   而西施,在初見範蠡的那一刻,心中也湧動著莫名的情愫,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一直蔓延至臉頰,染上一抹嫣紅。   範蠡輕聲問道:“汝即西施乎?”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一曲悠揚的琴音,在空氣中回蕩。   西施低垂著眼瞼,輕聲回應:“然,妾即西施也。”她的聲音微微顫抖,透露出內心的激動。   範蠡凝視著她,眼中滿是傾慕之情。他輕輕地握住她的手,將內心的深情傳遞給她。   西施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明亮的光芒,她感受到了範蠡的款款深情,也明白自己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位風度翩翩的君子。   然而,世事難料,命運多變。   盡管越王勾踐在範蠡和文種的輔佐下成功復國,但他內心的疑慮卻日益加重。他對範蠡和文種的忌憚與日俱增,往日的信任已然不再。   這種微妙的轉變,不僅影響了越國的政治格局,也給範蠡和西施的愛情帶來了未知的變數。   流言蜚語如同暗流湧動,不斷侵蝕著勾踐對忠臣的信任,他竟暗中策劃陷害範蠡與文種二人,企圖為將來的君主清除隱患。   範蠡深諳“狡兔死,走狗烹”的哲理,因此他苦口婆心地勸說文種一同離開越國,以避開即將到來的禍端。   然而,文種對越國懷有堅定的忠誠之心,最終選擇自刎以身殉國。   事後,勾踐醒悟到自己的錯誤,但為時已晚。他失去了兩位盡職忠臣和得力助手,心中悔恨交加,痛苦難當。   在那段風雨飄搖的歲月裡,勾踐對那些為復國作出貢獻的女子也心懷愧疚。其中,令他最為痛心的莫過於妻子雅魚夫人。   復國後的雅魚夫人時常陷入神思恍惚之中,鬱鬱寡歡,經常獨自一人呆坐,仿佛沉浸於過去那些不堪回首的奴隸歲月。   勾踐深知她因在吳國的種種遭遇而深受傷害,心中充滿了悲傷。然而,他卻不敢直接勸解,生怕觸及妻子內心深處更為痛楚的傷痕。   為了寬慰夫人的心靈,勾踐下令宮中不得再提及“吳國”二字,違者將受到嚴懲。同時,他也盡量避免在雅魚夫人麵前提及與吳國相關的話題,以免勾起她更多的痛苦回憶。   與此同時,勾踐深知八位佳麗在吳國所經歷的艱辛與磨難,以及為復國所立下的赫赫功勞。   為了彌補過去的虧欠,並表達自己對佳麗們的尊重與感激之情,勾踐毅然決定親自迎接她們回宮,並給予她們尊貴的供養與榮寵。   勾踐曾有意將西施許配給範蠡為妻,以成就一段佳話,然而命運弄人,範蠡已被迫離去,行蹤成謎。   由於心懷愧疚與珍視,勾踐決定冊封西施為嬪妃,護佑她於深宮之中,免受世俗紛擾與傷害。   就在風雲變幻之際,雅魚夫人卻因昔日在吳國所受的屈辱而深感身心不潔。她覺得自己已不配再承擔國母的崇高職責,竟萌生了自盡以保全清譽的念頭。   但在決意自盡之前,雅魚夫人懷有一個執念——除掉西施,那位有著傾國之色的女子。   世人對此眾說紛紜:或言西施曾情牽吳王夫差,而夫差正是雅魚深惡痛絕的仇敵,故以此舉泄憤;或語雅魚擔憂西施會重施媚術,迷惑勾踐,使其步夫差之後塵;又或有人揣測,這不過是女人間因嫉妒而生的痛苦與報復。然而,真相究竟如何,已隨歷史的塵埃而掩埋。   趁勾踐出宮之隙,雅魚狠心將西施沉入江底,並誣其為妖孽禍國、妲己重生。此舉雖得部分人稱贊,認為是為國除害,但亦有不少人深感西施之冤,為其遭遇哀嘆不已。   越國二公主越瑾夫人與長公主婧宸之女瑩琚美姬,素日與西施情誼深厚,聞此噩耗,如遭晴天霹靂,痛哭流涕。她們為西施的悲慘命運感到無盡的哀痛,心中充滿了深切的同情和懷念。   而後,此二位貴人轉世與西施屢屢續寫良緣,二十世紀再度重逢,繼續譜寫一段段情深義長的佳話。此乃後事,暫且不表。   當初,西施被沉江前曾悲情發願:“今朝淪沒江心,心若寒灰。臨流自鑒,貌猶花艷,而內魂已黯,非復昔時之明燦。追憶往昔,伴吳、越之君歡度時光,笑語盈盈,情深意長,今朝卻作永訣,相思難寄,淚滿長襟。忍垢偷生,非吾所誌,身為情牽;但願一死以終,化作江蓮一朵,永絕塵埃。哀哉!命途多舛,身世飄零,終成遺祭。惟祈百姓康泰,世間寧靜,再無風波!”   相傳,西施芳魂化荷,於浣紗江畔遺世獨立。後修煉成荷花仙姬,卻難忘塵世情緣,對範蠡的“復國迎娶”之諾更是執著難舍。她期待投身人間尋覓舊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卻總是陰差陽錯,難償所願。   那一世的沉江之痛,讓西施在人間飽受驚懼與苦楚;對範蠡的眷戀、對夫差的愧疚、對勾踐的感恩,皆成她心中難以愈合的創傷,因而如若投胎人間,將伴隨著心疾的折磨。   可是,她仍懷抱著對美好愛情的渴望,期盼有朝一日能與範蠡重逢,泛舟於如詩如畫的江湖,遠離世間紛爭,琴瑟和鳴地相守到老。   當勾踐回到宮中,目睹心愛的妻子自縊身亡,珍愛的妾室沉入江底,他內心湧起了難以言喻的痛苦與悔恨。   他仰天長嘯三聲,聲聲充滿悲涼與質疑:“蒼天在上,何故女子受害時,不得同情,反遭嫌惡與冷眼?男子何能縱情多妾,而女子必須守貞從一?男子之罪,何以令無辜女子承受與償還?此非公平,此非正義,上蒼何以視而不見?!”   勾踐深知這一切已然無法挽回,於是發誓:“吾將生生世世為家國榮耀和男女平權而戰!自此而後,吾之女眷皆得吾之庇護焉。”   為了紀念兩位曾為越國復興付出巨大犧牲的女子,勾踐將雅魚夫人的寢宮封作寢陵,並將西施沉水的那條江命名為“浣紗江”。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尊為荷花仙姬的西施,得知範蠡已轉生於現世,便毅然決然下凡尋覓,即便承受凡胎心疾之苦也在所不惜。此世的她,能否與範蠡再續前緣,能否了結往日欠下的所有情債,尚是未知數。   而勾踐的轉世,是否仍記得為男女平權而戰的誓言?這一誓言又將如何影響他今生的性格與命運?一切皆有待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