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中期,江南延陵曹橋鎮如詩如畫,朝霧、陽光、夕照與燈火,為這座水鄉小鎮增添了無盡魅力。而在這幅夢幻般的水墨長卷裡,一個清晨,小鎮汽車站史站長家迎來了新成員——長女史婉蓮。 史興華與許桂英夫婦注視著這個如粉雕玉琢般的嬰兒,內心充滿了無比的喜悅。然而不久,夫妻倆發現女兒體質異常嬌弱,三天兩頭不是傷風咳嗽,就是發燒拉稀。 八字先生推算,說婉蓮這孩子天生命貴,極難撫養,成長之路恐怕布滿荊棘。然而,若能順利長大,她未來的命運必將貴如王妃。而且,這位八字先生還紅口白牙地斷言:此女命中注定遠嫁他鄉、遠離父母。 當史婉蓮長到三四歲,她一旦哭鬧得厲害,便會突然陷入昏厥之中,任憑大人如何呼喚也無法醒來。更令人揪心的是,有時即便在正常的睡夢中,她也會陷入昏迷般的沉睡,無論怎樣的搖晃,都無法將她從昏睡中喚醒。 這種情況的屢屢出現,讓史興華夫婦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憂慮和無助。 幸運的是,史興華的哥哥史盛華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中醫。一次,他特地從遠方趕來,為侄女進行診治。 經過仔細的診斷,史盛華確定史婉蓮患有“胸痹”之癥,在西醫中被稱為“先天性心房間隔缺損”。通俗地說,就是史婉蓮的小心臟裡存在一個“洞”,屬於胎兒發育畸形的一種。雖然這個疾病無法靠服中藥根治,但在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這個“洞”有可能逐漸閉合。 這一診斷結果,讓史興華夫婦心裡有了底,並在絕望中看到了一線希望。 “對於婉蓮這孩子的身體,我得重點提一下,她可千萬不能經常感冒、咳嗽或者發燒。這些在我們眼裡可能就是小打小鬧的病,但對她那脆弱的小心臟來說,可都是不小的負擔。要是老這樣,她心臟那個‘小洞’自愈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史盛華臨走時鄭重地提醒弟弟、弟妹。 因此,史興華夫婦在日常生活中對史婉蓮格外小心嗬護,盡量不讓她受到任何風寒或流行病的侵擾。為了避免女兒因哭鬧而生病,他們不得不經常遷就著她,這也使得史婉蓮從小養成了一種說一不二的倔脾氣。 另外,史婉蓮自小還有一種令人費解的怪癥——恐水癥,這令史興華夫婦深感疑惑和憂慮。 每當她接近江河、湖泊等水域時,便會感到一種難以名狀的恐懼,仿佛水中潛藏著某種可怕的生物,正伺機向她發起攻擊。因此,她無法像其他孩子那樣在水中盡情嬉戲,享受那份純真的歡樂。 史婉蓮對渡江的恐懼,幾乎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據史興華夫婦回憶,每當一家人乘船渡江時,被緊緊抱在大人懷中的史婉蓮總是哭得撕心裂肺,無論怎麼安撫都無濟於事。而一旦踏上陸地,她的哭聲便會立刻停止,但隨後往往是發燒生病。 因此,除非萬不得已,史興華夫婦都會盡量避免帶女兒乘船渡江。他們從延陵的曹橋鎮搬家到太平洲,再從太平洲遷至潤州,總是盡可能地選擇陸路出行,以免給史婉蓮帶來不必要的驚悸。 正因為對渡江有著深深的恐懼,史婉蓮始終未能跨越那條將廣陵與潤州分隔的江河,盡管對岸的風景旖旎迷人,傳說神奇,但她卻從未有機會踏足廣陵那片令人向往的土地。 史婉蓮的獨特之處,不僅僅在於她的嬌弱難養和難以克服的恐水渡江癥,更在於她自幼至今反復夢見一個奇異的場景。 在夢中,她總是身著一襲由苧麻織成的輕盈羅裙,手握一支竹篙,在寬闊的江麵上采蓮。而在夢中,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名字叫‘荷花仙姬’,還有一個名字叫‘西施美女’”。 當史婉蓮第一次奶聲奶氣地對媽媽說,她就是“荷花仙姬”和“西施美女”時,許桂英一時沒能理解女兒的意思。 “姑娘說什麼荷花鮮……雞?還有西……施美女?”許桂英對“荷花鮮雞”這個詞感到困惑,但“西施美女”她是耳熟能詳的。 “對的,媽媽,我就是荷花仙姬、西施美女。”史婉蓮認真地重復著,“在夢裡,大家都這麼叫我。” 聽完女兒的話,許桂英忍不住大笑起來。她緊緊摟住寶貝女兒說道:“沒錯,我家姑娘就是西施美女,不過西施美女哪有我家婉蓮漂亮呢?!” 許桂英是個隻認得自己名字和阿拉伯數字的家庭婦女,她以為小婉蓮隻是因為看了關於西施的戲文或年畫,所以孩子氣地說自己就是西施美女。因此,她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畢竟誰會認真對待無忌的童言呢? 隨著歲月的流逝,史婉蓮逐漸長大。她對於那個反復出現的夢境也慢慢習以為常。終究,這隻不過是一個夢,就像有些孩子經常夢見自己在飛翔,或者被惡魔追趕一樣。 況且,在那個年代,唯物主義思潮深入人心,八字、陰陽、看相、算命、解夢等傳統的信仰和觀念,都被視為封建迷信的範疇,與科學和進步格格不入。因此,史婉蓮也逐漸不再向任何人提及這個夢境,自己也不再對它耿耿於懷了。 當史婉蓮五歲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她的大弟弟史忠信來到這個世界。 盡管作為長女的她,依舊沐浴在父母的深愛之中,但弟弟的出生不可避免地分散了部分原本屬於她的寵愛。而父母潛意識中的重男輕女觀念,更是讓史婉蓮感受到了一絲前所未有的失落。 因此,在父母無暇顧及的時候,她偶爾會惡作劇地欺負一下在搖籃中的弟弟。比如,故意在他麵前津津有味地吃東西,卻吝嗇地不給他分毫,任由弟弟任性地哭鬧。這種小小的惡作劇,或許是她試圖找回失去關注的一種方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逐漸調整了他們的關注對象,不再過分擔憂史婉蓮的健康狀況,也減少了對她的過度嗬護。 這種適度的放手,猶如陽光和雨露的滋潤,讓史婉蓮如同小樹苗一般茁壯成長。她的身體抵抗力逐漸增強,健康狀況日益好轉,這讓父母為她操的心也越來越少。 這種成長不僅體現在身體上,更體現在她逐漸形成的獨立、堅強的性格上。 隨著弟弟妹妹們的相繼出生,史婉蓮展現出了她懂事乖巧的一麵,成了父母的得力小幫手。聰明能乾的她,不僅能夠分擔家務,還能在關鍵時刻為父母出謀劃策。 因此,史婉蓮在父母心中的地位變得不可替代,同時也為弟弟妹妹們樹立了榜樣,贏得了他們的尊敬和仰望。 史興華夫婦本以為長女史婉蓮的胸痹之癥,已隨著她的成長發育而自行痊愈,因為多年來她未再發過病。然而,史婉蓮十四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無情地打破了這個美好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