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孰對孰錯(1 / 1)

謙和、蘊厚、炙火立即擋在二人身前。炙火急聲勸阻:“此事皆因昏君蓄意謀害驍勇軍而起。先有因,後有果,不能全怪二哥。”   彩凰仙子心如刀絞,手中雙劍顫抖不已,哽咽道:“縱然如此,也絕不可殺害無辜之人。不僅有違俠義精神,更是違背了祖師遺訓!”   三人無論如何也不肯讓開身形,彩凰仙子正欲出言嗬斥。   忽然蕭將軍抱拳施禮,朗聲說道:“蕭某拜見仙長,在下有幾句話不吐不快,還請仙長見諒!”   彩凰仙子單手還禮,緩緩道:“蕭將軍不必多禮。有何指教,但請直言。”   蕭將軍沉聲說道:“指教之言,絕不敢當。在下不過是想說幾件事情,請各位評評理。”   蕭將軍略作思索,繼續說道:“神狼崖一戰,驍勇軍腹背受敵,寡不敵眾。矢狼統帥冠豪大王曾言,若是驍勇軍歸順矢狼,便可裂土封王。大將軍不允,激戰至天明,殺敵過半。鮮血如泉湧入山中河流,驍勇軍筋疲力竭,所剩無幾!”   蕭將軍說至此處,神情變得悲痛無比,語聲哽咽:“在下親眼瞧見數十柄飛劍將三位將軍釘在斷崖上,隨後更是萬箭穿心。鮮血滑落石壁,三位將軍至死不屈!邪教妖人憤恨不已,傾倒烈酒,放火焚燒眾將士屍體。尚未死去的兄弟們慘聲哀嚎,其狀慘烈無比!此仇不報,冤屈難平!此恨不解,九泉之下亦難安息!”   “豈有此理!難怪當年遍尋不見眾將士遺骸。”彩凰仙子娥眉倒豎,胸中怒火翻騰不息,怒氣鼓動一身白衣獵獵作響!   眾人憤慨不已,心中暗自思忖,難怪驍勇軍出手不留情麵,專殺皇族之人。十萬兄弟慘死沙場,若是換做自己恐怕做得更加過分一些。   蕭將軍抹了一把眼中滴落的煙霧,沉聲說道:“狗皇帝如果按計行事,不僅驍勇軍可以避免大量傷亡,少國五十萬兵卒亦可免去此次劫難。六十餘萬將士的性命便不是命了?矢狼五年間侵占少國二十四府,燒殺搶掠,害死了多少人?皇族千餘人的性命比起這些慘死的人又算得了什麼!”   眾人均覺蕭將軍言之有理,紛紛頷首贊同。彩凰仙子神色黯然,持劍手臂緩緩垂落。   蕭將軍嘆了口氣,繼續說道:“大家都是爹生娘養,憑什麼權貴的性命比百姓的生命更重要?此事孰對孰錯,一時之間勢難辯清。狗皇帝為保皇族寧願犧牲他人,難道他人就不可以奮起反抗?你不仁,我便不義。世間之事,皆是如此,何來對錯之分?”   眾人仔細品味蕭將軍之言,沉默無語。   皇帝站起身來行至彩凰仙子身前,跪倒在地,沉聲說道:“此事因朕而起,事後悔不當初!朕並不怨恨驍勇軍,隻求就此罷手。”   彩凰仙子沉吟半晌,掃視嘯狼、絢華二人,忽然問道:“師姐讓你們氣糊塗了,小承是否回來了?為何不見人影?”   嘯狼瞧見師姐怒氣消了許多,低聲回復:“小弟也不知小承跑去何處飲酒取樂,這就喚他回來拜見師姐。”嘯狼左手食中二指彈出一團黃煙竄上天空,砰的一聲,黃煙宛如爆竹一般炸裂紛飛!   ------------------------   道觀院內,銘承正與青衫男子切磋武技。瞧見紫影揮舞出漫天劍光,不禁低聲稱贊:“好快的劍!”話音未落,身上黑霧洶湧翻騰,雙掌上下翻飛,將青衫男子罩在掌影之中。   青衫男子微皺眉頭,低聲詢問:“既是好友切磋敘舊之意,兄長為何內真爆發,氣運全身,小弟恐怕無法招架了。”   院內眾人摔倒在地,全身酸軟無力,始終無法起身,也瞧不清白光、烏光二人麵目。   紫影絞碎了暗器,突然烏光一閃,嘶的一聲,撕裂空氣,脫手射去。隨即一抹紫影緊隨其後射向白光。   白光淩空快速旋轉迎向射來的烏光,卷動周遭空氣,嘶嘶作響。   當的一聲,烏光與白光再次相撞,兩柄劍各自向後翻飛。   砰砰幾聲,灰影與紫影接連對了幾掌,掌力震得二人淩空急退。   紫影左手淩空揮舞,烏光倒飛回入手中,隨即烏光連續閃動。空中、院內、四麵八方皆是烏光劍氣。紫影繞著灰影全身刺擊,嘶嘶之聲不絕,疾如狂風暴雨,迅如雷鳴電閃!   灰影探手招回白光,全力急舞,劍芒飛射,猶如鐘鼓巨鼎一般將身子罩在劍網之中。   叮叮之聲不斷傳出,宛如連珠密雨一般連綿不絕。院內眾人從未見過如此快速的鬥劍,瞧得目瞪口呆!   忽然一個嬌脆之聲傳出:“我已手下留情,還不速速退去!”   另一個略顯尖銳的嗓音隨即響起:“勝負難料!”話音未落,白光沖天而起,躍至半空,淩空劈下。劍光如匹練,耀人眼目!   四處疾行的數十個紫色幻影突然合而為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左右足連環回旋,猶如極速旋轉的陀螺一般,席卷周遭殘枝落葉。突然之間拔地而起,直貫白光。   銘承與青衫男子正鬥到極處,瞥目瞧見紫影劍勢,脫口而出:“好一招烏芒射日,陰陽相融,人劍合一!”   一聲巨響,猶如低空炸裂的驚雷,氣流四處激射,掃落屋頂大片屋瓦。   白光攔腰折斷,半截殘劍射入院內土中,不見蹤影。   “砰砰砰”,三聲響後,‘啊’,一聲慘呼!灰影恰似遭受秋風橫掃的落葉一般,飄飄忽忽地飛向天空深處。   天空灑落一灘鮮血,灰影淩空翻了幾翻,快速飛去,轉瞬即逝。   紫影並未追擊,淩空飛舞,環繞小道觀巡視一圈。確認再無敵人潛伏於暗處,翻身落在文嫻身旁。   此刻,眾人才有機會凝目觀瞧。此人頭挽發髻,麵罩紫巾,綽約多姿,身著紫色衣裙,顯然是一名女子。   女子左手握著烏光短劍,奇怪的是劍柄卻在劍身中端。   文嫻瞧見紫衣女子衣著神態,喜極而泣,伸手拉住紫衣女子手臂,低聲詢問:“姐姐何時來到宮內?”   紫衣女子擺了擺手,示意莫要說話。輕拍文嫻手背,表達安慰之意,隨即轉目望向墻外。   銘承身形移動愈來愈快,掌力沉重,力灌雙臂。右爪如烏雲蓋頂一般罩住青衫男子身形,左掌猛力拍出。   青衫男子身軀無法移動,陷入危險之中。電光石火之間,突然低喝一聲,紫氣蒸騰而出,護住身軀。右掌直拍迎向銘承左掌,左手握拳向上猛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