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竅中養寶(1 / 1)

功法九問?   為長生?為無敵?   任安初通仙竅,就受到如此靈魂究理拷問,一時不禁沉思。   這拷問,是人皇定下的?   “長生,本就是一種無敵,熬死所有人,自是天下第一。”   片刻後,任安半玩笑半認真的說道。   王懷安不禁發笑。   這倒也是。   “好,那我明白你的心性偏好了,便向厚積薄發。”   任安好奇問道:“其它八問呢?分別是什麼?”   “第一問,乃是煉氣之問,長生還是無敵?”   “第二問,是築基之問,修行為正?還是為邪?”   “第三問,是金丹之問,為快?還是為慢?”   “至於第四問,我也暫且不知。”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每一問,直指本心,可起到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功效。”   教科書似的修仙。   這位人皇大帝,想來是有完美主義,強迫癥傾向的。   任安心中默默吐槽,又堅定道:“長生。”   “既如此,那我推薦你這門功法。”   王懷安從懷中拿出一冊白玉,遞給任安,上麵赫然是三個字。   《長生訣》。   “長生訣,是煉氣期的功法,法力性質最是溫和,蘊養身體,延年益壽。”   “修此訣,突破築基,至少可延壽百年。”   任安接過來,嘴角微微抽了抽,一時鼻頭竟微微發酸。   至此,我到底沒有辜負,那些往日的時光,和受過的苦難。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多謝道友。”   任安站起身來,鄭重道謝。   王懷安隻是笑著擺手:“大可不必。對了,我再提醒你一件事,你通過仙竅吐納靈氣時,便可提前往竅中蘊藏一靈物,靈氣過竅,靈物便可得到淬煉,久而久之,自然與你心意相合,可做兵器使用。”   “同時,靈物居於竅,與身合一,在打通別的仙竅時,也可作為先鋒,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此乃……真傳。真傳一句話,以後你若開宗立派,就這一點,足夠壓箱底了。須知這點,便連你那位好友方子昊,都並不知道。即便在洞天福地中,知道此關鍵訣竅的,也並不多。”   聽到這些,任安心中又是一暖。   哥,大腿,抱抱!   接下來,王懷安便詳細介紹:   什麼是靈物?   如何挑選和穴竅更匹配的靈物?   哪種靈物攻擊力強?哪種靈物偏防禦?   日常吐納溫養時,需要注意什麼?   溫養到各種程度,算是小成,中成,大成,圓滿。   如何利用溫養的靈物,潛移默化,攻關別的仙竅。   任安求知若渴,認真學習著這些。   兩盞清茶,笑談修行,坐看雲卷雲舒。   ……   深夜。   祖宗祠堂。   任安第一次嘗試運轉這門《長生訣》,以會陰仙竅為大門,很快便覺,胯下微涼。   絲絲縷縷的天地靈氣,進入體內,遊走全身,猶如甘霖,滋潤著乾旱已久的身體。   嗯?   倏然間,任安感覺不對勁兒。   腦海中,那“土行之法”的篆字,河神大印,以及燃嗔之火,剛感應到涓涓靈力,便開始瘋狂的躁動起來。   好似……乾柴烈火。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土行篆字率先行動,在體內瘋狂遊走,朝著會陰仙竅直奔而來。   河神大印不落下風,從身體另一側,也奔向會陰。   燃嗔之火,卻是開始熊熊燃燒,燒的自己心如止水,心境澄澈如月。   然而,下一秒,猶如瞬移般,在那會陰仙竅之中,一朵火苗,悄然升起,正是燃嗔之火。   被它先占了。   土行篆字和河神大印,剛到會陰仙竅“門口”,赫然發現裡麵多了朵火苗,於是瞬間也停了下來。   似是目的地消失,陷入茫然,不知所措。   這樣的畫麵,任安都覺有趣。   心念一動,任安下了個命令。   “出來!”   燃嗔之火,瞬間出現在仙竅外。   任安又分別操縱土行篆字和河神大印進穴出穴,都隨心如意。   “嘖,三個靈物,隻有一個穴。”   “我真得努力修行了,給我心愛的靈物,找個安身立命的家。”   任安哭笑不得的想到。   ……   青河的官道上,一行車隊,正在緩緩趕路。   看得出來,這應是一富貴之家。   十幾匹高頭大馬,保衛著四輛馬車,就連趕車的馬夫,都穿著上好的皮襖。   車隊正中間那駕馬車上。   卻是坐著四個男人,一老,一中年,兩青年。   “爹,青河到了,已經過了青渭橋。咱們是先去青河城,還是先回任家村?”   中年男人問道。   老者掀起幃簾,朝外看了一眼,沉吟道:“先去城裡,置辦一大宅子,買幾間鋪麵,把一家老小安頓好。”   “強龍不壓地頭蛇,雖是一個老祖宗,都姓任,但我們分出去幾十年,本地沒有根基,還是先禮。”   一看上去氣宇軒昂的青年傲然道:“爺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我覺得沒必要。還是要先給他們一個下馬威。那是我任家祖地!我們這一脈,本就是正枝,他們隻是分枝,憑什麼和我們爭?”   “況且,修仙令現在也在我們手中,以您的輩分,必定是家主。先敲打,再隨便賞點什麼,恩威並施,還不穩穩拿下?”   原來,這一家子,赫然是任家的另一分枝。   “星雲,你別亂插嘴,聽爺爺講。爹,還是聽您的。”   中年男人說道。   老者緩緩點頭:“先不急,我們先去青河,拜訪縣令,鎮妖司,本地豪族大戶。村裡先派小馬他們,喬裝打扮去打探情況,看這一支旺不旺。”   “若是旺,那就先祭祖,大年初二,全家上祖墳,認祖歸宗。”   “若是不旺,那就更簡單了。”   老者眼中,悄然閃過一絲寒芒。   聽到這話,兒子,孫子,都齊齊點頭。   老者頓了頓,繼續說道:“青河三處靈脈,我已打探清楚,那雲霧山靈脈,被府城王家的一條支脈占了,王家,老根子在瑯琊福地,瑯琊王家,哪怕隻是很遠的一支,咱們也惹不起,還是以交好為主。”   “至於另一處靈脈,在鏡湖。唐大人跟我說,這條靈脈,也有人預定,是司馬氏的一位小少爺。這小少爺自小胡作非為,品行惡劣。惹了一個大人物,思來想去,索性把他發配到這裡,眼不見心不煩。”   “這,都是咱們惹不起的主兒。”   “總之,此行,一切,小心為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