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功法故事(一)(1 / 1)

肖依那這幾天心中總覺得有些慌慌的。   自從利州回來後,不知道怎麼的,總會想起小白唱歌的樣子,總會想起小白一本(假)正經吆喝的樣子……。有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就會笑出聲來。   她想去找小白,隻要和他在一起,心裡就覺得高興。   小白也很好找,他的活動很有規律;早上會起來鍛煉,白天上課,晚上和幾個人排練唱歌,常常陪肖依那散步。   對了,早起鍛煉這個是聽人說的,因為肖依那喜歡睡懶覺,據說他會跑步和打拳。有天晚上,當兩人在校外的小河邊散步的時候,依那撒嬌的讓小白表演一下,可沒過一會,依那就叫停了,因為,不好看……,當依那這樣說時,小白也嘻嘻笑著說,是不太好看。   嗯,上周開始,他們開始去給舞廳伴奏了,每次都會帶她去,中間也會和她一起跳舞。雖然他跳舞的技術,嗯……,不好評價。不過肖依那還是很高興。   可是,前幾天小白說:他要寫一點東西,晚上散步的時間要少一些,如果她願意,可以一起來,他就在教室裡麵做事。   肖依那也高興的答應了,心想,這樣就能整晚在一起。   可是過了沒幾天,肖依那就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小白真的是幾個小時坐在那裡發呆。依那問他,他告訴說,他要先想清楚……。依那真的不能相信,一個人可以不說不動的發呆幾個小時。而且,依那懷疑,這段時間他的眼睛是不是看不見東西,中間依那實在無聊,出去又給他帶著水回來的時候,他不經整個姿勢沒有變過,當叫他喝水時,他真的不知道她出去過。   衣那沒辦法明白,就是不知道為何,心中有些發慌。   這幾天,她會時常去看看他,小白已經開始寫了一些東西。不過,看不懂。小白給她解釋過,嗯……,沒聽明白。所以依那就常在教室外麵站一會,看看他。   如果小白知道依那的想法,他可能會有些失敗感,因為他覺得自己應該是表達的比較明了的。   小白寫的是什麼呢?   應該說是一部功法和一篇小說。或者說,圍繞著一部功法,寫了一篇小說。   功法原名“赤霞修真法”,後分為上下兩冊,上冊“赤霞吐納功”,下冊“赤霞修真法”;小說名稱“赤霞修真傳”。   赤霞修真法,開宗明義直接點明蕓蕓眾生輪回世間的意義,就是修得本真歸大道。在書中,假借劉天君、甄石頭之名,傳道修真之法。   赤霞修真傳,講神瑛侍者入世修行之後,遇到劉天君,“頑石懵懂得點化,凡胎假合返本真”的故事。   話說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郊外有座破舊的山神廟。往日裡在這兒總有些雞鳴狗盜之徒盤桓,乾些個作奸犯科的事情。可能是今日朔風過於肅殺,那些宵小之輩也遠遠的逃離開去。今夜,隻有一位披著紅色殘破大氅的少年,蜷曲的躲在殘缺塑像背後的墻角裡。   細看那少年,雖然是,塵垢滿臉辨不清本來真麵貌;卻沒有,趨炎附勢在世間演繹卑躬屈膝骨。   隻聽得寒風呼號聲聲緊,卻可憐窮途四壁處處空。   少年人蜷縮著身體,隻想多留住點體溫,希望能熬過這個寒夜,隻可惜這一具小小的身軀,麵對天地間凜然之威,哪裡有什麼抗拒之力。   不多時辰,風雪就掩埋住了少年的身軀,明日裡,這裡隻會留下一個凍斃之人……。   突然間,從少年胸口處隱隱有一點紅光出現,慢慢的這點紅光越來越大,好像一個倒扣著的大碗,把少年籠罩在中間。再看少年人臉上已經變的一點點紅潤起來,呼吸也漸漸變的悠長安穩,嘴角露出隱約的笑容,像是在享受一個美夢。   卻不知,少年人的夢中,他正在呆呆的打量著周圍,不明白這是個什麼地方。   隻看對麵有座宏偉高大的輝煌府邸,大門匾額上大字金光閃閃,刺的人雙眼流淚看不清上麵的名號。   府邸的下半部,雲蒸霞蔚、紫氣翻騰,真真是好一派仙家氣象。   少年身旁除了塊醜怪的黑石,就再沒有什麼。   他正想要去周圍找尋一番的時候,麵前突然從府邸中走出一位鶴發童顏的清瘦長者。   隻見長者來到近前,少年急忙躬身行禮,口中問候到:“仙長安好,小子懵懂間來到這裡,打擾了仙長的清修,祈望贖罪。”   “小子不必惶恐,你能來到這裡,隻為了卻一些機緣。且坐下,聽我細細與你辯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說話間,仙人一揮拂塵,麵前現出兩個蒲團。   待兩人坐定後,仙人開口問:“我有一事問你?你可知,為何蕓蕓眾生會在這世間往復輪回?蕓蕓眾生為何要在這世間輪回往復?”   少年聽見這兩句問話不禁呆了一下,再仔細回想分辨兩句問話,不由思緒默然。   他皺緊眉頭心內思付:“為什麼會輪回……?為什麼要輪回……?嗯,會輪回是被輪回牽引而無法自拔,無可奈何。要輪回,可能有些求而不得、心懷怨憤。”   他抬頭望向仙人,不由的說出所想。仙人隻是微笑,未加評說,繼續問:“你可知,你自何處來,要向何處去?”   少年這會想都不想,搖頭回:“弟子愚昧,不知。”   仙人哈哈一笑:“好,還算有幾分靈性。且聽我說來。”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起於混沌。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無內無外,無矛盾,無混雜,無生滅,無是非,無清濁高低,無四維上下。鴻蒙自轉,萬類沉寂,韜光涵晦,智慧不發。宛如雞卵,伺機而發。此為宇宙之始。”   “等到天地靈機萌動,一點真靈自飄渺間生出。終有了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此為天地萬物之始。”   “一陰一陽謂之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真靈育萬物,真靈化萬物。萬物之靈性又歸於混沌。便有了萬物之輪回,為的是讓萬物生靈修回本性,再生元靈。此為生靈之意。”   “……。”少年聽此,恍若天驚,恍惚無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