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萍姐的工作(1 / 1)

今天時間方便,白滿川就逛到百貨大樓,想看看有沒有新鮮的點心好買點送人,可看了半天,算了,是我想太多。等他走出百貨大樓,將四瓶酒,四盒點心掛在車把上,也不騎了,推著就向縣局大院走去。   易衛軍家門打開了,開門的還是易衛萍。   白滿川意外的稍一愣神,就笑著喊人:“萍姐,這麼巧,今天你在家啊,又遇到你真高興。”   “嗬,今天這麼會說話,要不要姐姐給你介紹個女朋友。”易衛萍揶揄的說。   “別,你這樣容易讓人誤會……。”   “誤會什麼?”   “誤會我倆是親姐弟,”白滿川嚴肅的說,“要不你怎麼給我介紹對象,”他又看著剛走到易衛萍背後的易衛軍,“你就不關心衛軍還是單身嗎……。”   “臭小子,”易衛萍被他逗的咯咯笑,伸手拉他進來。   白滿川直接走到餐桌前,將手中的東西分成兩份,“這些是給叔叔的,這些一會帶給萬師傅。”   易衛萍連聲推脫,衛軍卻走向前,想要看看有些什麼。   白滿川隨口說,“嗨,沒什麼特別的,都是些老樣子的糕點,如果現在有人開一家西點店,做些生日蛋糕,再來些港式麵包、餅乾、糕點那一定受歡迎……,”說到這裡,他也有些嘴饞。   “說的挺好,可沒人會做也白搭,難道要去香港學。”易衛軍隨口說。   “切,帶個港式的名頭就是為了吸引人,那就是唬人的,找個白案師傅,我分分鐘教會他。”   “你會做生日蛋糕?”易衛萍插話。   “會呀,那就是在蛋糕上麵抹一層奶油,別看說的高級,你學會了,它也就是那樣。”白滿川不在意的答道。   “那你教教我,”   嗯,白滿川突然覺得有些不對,看易衛萍一臉認真的樣子,易衛軍對著他正在苦笑。   “怎麼了,是不是有些什麼事情?”白滿川遲疑的問道。   衛軍滿臉苦相,瞥著姐姐不敢說話。   “我辭職了,年後不去了……,”易衛萍臉色平靜。   白滿川看看易衛萍,再看看衛軍。差不多確認這是真的,心中反而沒有了前一次的忐忑,琢磨了一瞬,便開口說:“萍姐,你手續辦了嗎?”   “辦什麼手續,我以後不去了,等著把戶口轉回來就行了……。”   白滿川聽著心裡放鬆了,搖頭說:“你這樣子不是讓領導為難嗎?”   “你不知道,就是他卡著不讓我辭職。我就直接告訴他,我年後不去了。”   “那個叔叔和我爸認識……,”易衛軍在旁邊解釋。   白滿川笑著說:“萍姐,我給你出個主意,你能聽聽嗎?”   見易衛萍點頭,他也不耽擱:“前幾天國家發的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文件,你知道嗎?”   “我們學習過,……,你什麼意思?我就是看這幾年國家提倡改革,才想辭職出去乾的。”易衛萍說。   “那你打算做什麼呢?”   “我……,我想去南方進一些衣服……,”看著白滿川詫異的眼神,易衛萍忙又說,“要不你教我做生日蛋糕,我肯定學得快,我做飯挺好的……。”   白滿川暗想,這是沖動型的下海者……。販衣服算是最容易想到的生意,本質就是賺信息差。可惜,這裡的市場不合適。   於是他說:“今年在秦都開了個康復路服裝批發市場,我覺得在那裡擺攤的一定能賺大錢。”   易衛萍想了片刻,有些羨慕的嘆氣道:“商販集中能吸引更多客戶,品種多、進貨的也願意去。進貨的多、商販容易掙錢,就會進來更多的衣服品種。”   白滿川贊同的點頭,這些道理說出來簡單,但是能想透的人卻很少。   “興州市場太小,城裡就幾萬人,做服裝太辛苦。而且,現在去南方批衣服還能掙錢,過一兩年,就有商販直接從康復路進貨,到那會兒利潤就太低了。”   白滿川猶豫片刻,才說:“剛才,我和鐵路上的一個朋友聊天,想讓他幫忙找些從南方帶貨的路子,是想弄些新奇的東西,拿過來批給小商販,可是這條路你不合適啊。”   “你帶貨過來,我也能賣。”萍姐急著說。   白滿川擺擺手,說:“那種小錢,如果你願意,可以試試。不過嘛……,如果長期乾,那就是耽誤時間。”   不等她開口,他接著說:“掙小錢、要跟在別人後麵乾;掙大錢、要有自己的特長。”見易衛萍認真的樣子,問她:“萍姐,你想過沒有,你的特長是什麼?”   她沒想到,話題突然轉到了自己身上,一時有些意外,但爽利的性格讓她很快就尋思起來。   時間不久,她說:“不怕吃苦,在供銷社這些年也算學過怎麼做生意。”   “還有個最大的優勢,你沒說,”白滿川肯定地說。   “什麼?”兩姐弟懷疑的看著他。   “你熟悉了解各種山貨特產,”白滿川看著兩人不以為然的樣子,加強語氣說,“你還熟悉供銷社係統,這是國內掌握各種山貨特產最大的單位。”   “那……,你的意思……,是讓我去販山貨?”易衛萍臉色奇怪的表情看著他,衛軍更在一旁嗤嗤的偷笑。   “好嘛,剛說辭職不乾了,轉眼你讓我去販山貨……。”   白滿川不管一個瞪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一個偷笑的倆人,認真的說:“萍姐,我問問你,你們收木耳多少錢?賣多少錢?”   “收五、六毛一斤,零售大概八毛到一塊。”她說完這話,露出些尋思的樣子。   “現在,在商店裡木耳好買嗎?”   “不好買,經常有人托關係來買……,”她的眼睛亮起來。   “現在人工種木耳的多嗎?技術難學嗎?”   “人工木耳不多,單位上以前有專家來做推廣,過了一陣就沒人管了……,”萍姐嘿嘿地笑著。   “哦,那些專家能打聽到嗎?”   “那肯定沒問題,其實有些農民也想學,就是你知道咱們這地方,都住的零零散散的,組織起來太麻煩,慢慢的就沒人管了。”   “背靠大樹好乘涼……,萍姐,如果你徹底辭職了,有些事情就不好辦了啊。”   “恩,……哎,不對,你說徹底辭職?還有個不徹底的嗎?”她突然對這句話的意思敏感起來。   白滿川誇張的比劃個贊揚的手勢,解釋說:“你想啊,如果把你的關係調到縣供銷社,有沒有辦法?”   “有些麻煩,縣裡的人太多,要是真想調過來,費點勁也不是不行。”她思忖道。   “如果隻把關係轉過來掛著,工資留在單位,不去上班行不行?”   易衛萍揣摩半晌,疑惑的問:“去年有個說法,叫“停薪留職”,是不是這個。”   白滿川搖頭:“停薪留職,要先停薪。明白嗎?”他笑笑接著說,“這個可以叫‘留薪留職’,不過要把工資留在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