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討論(1 / 1)

白滿川送走最後一個同學,王石鼓行動力非常強,一天的時間,他前後跑個不停,這才2點多,整理各門功課的幾個同學,白滿川就和他們分別聊過了,也算是基本認同,不過剛才又有個想法,商量下再定吧。   回來時看見王石鼓坐在床邊,正在看他寫的信封和訂購單。   等他看完以後,抬頭問道:“小白,你是想通過訂購的模式賣試卷嗎?”   白滿川沒有直接回答,反問道:“你有什麼想法……。”   “嘖……,”王石鼓有些遲疑,“這個辦法肯定比較方便,覆蓋範圍也比較大,就是不知道訂購的人數……。”   “是啊,你說的對,”白滿川嘆息著說,“信件訂購、上門推銷、廣告宣傳、書店發行、書商代理。這是目前主要的幾種輔導資料發行方式……。”   “你等等……,”王石鼓揮手示意他停一下,轉身出門,片刻後回來手中拿著紙和筆,“好了,繼續說吧。”   白滿川啪的拍下額頭:“有沒有這麼誇張……,”王石鼓不耐煩的催促著。   “OK,繼續。”白滿川回應著繼續道,“剛才說的幾種發行模式當中,書店發現肯定不行,沒有書號。”王石鼓點頭記下來。   “廣告和書商代理有個巨大的隱患……,你能明白是什麼嗎?”白滿川本就有意要和他長期合作,這會就順勢多做些溝通,於是就引導的問到。   “……,大概是好模仿。”王石鼓猜測道。   “對,”白滿川馬上給他點贊,“任何一個書商,能很快收集齊試卷,馬上開印發行。所以這兩種辦法不能用。”   “其實,賣這種試卷匯編就是個短平快的項目,在別人沒想到、想到還沒做的空檔,快速賣一波,最多也就是兩個月的時間,越快越好。”   王石鼓聽完他的解釋,若有所思的想了想問:“你覺得最快的辦法是什麼?”   “行政命令。”白滿川毫不遲疑的肯定道。   “……,你是想拉我下水吧。”王石鼓很機敏,忍不住的埋怨。   “別誤會,我做事情喜歡擺在明麵上,”白滿川安慰著說,“咱們先溝通一下,你覺得這個試卷匯編,對考生有沒有用?”   “那當然,要不然我也不會參與。”王石鼓確定道。   “好,那麼,把這種資料推廣給更多的考生就沒錯吧。”白滿川看他點頭接著說,“你也承認行政命令的推廣最有效,我知道你反對的是強製性的攤派,現在就看用什麼辦法借力。”   “我認為,做為掌握整個區域學校、學生資源的管理機構,為學校做好服務也是他們的職責。”   “假如說,我拿著印刷好的試卷匯編,去和相關部門的待業辦合作,你覺得能談成嗎?”   王石鼓回味著他的說法,神色慢慢的興奮起來。   “唉……,你別說,我覺得這個還真有可能。”   “妙啊,好辦法,”王石鼓贊嘆著,“你直接去,沒人理你,如果是待業辦的去,那都要支持,誰敢反對,能被人罵死……。”   “我估計這一套印刷費用很少,文科、理科幾門課全套印刷費用在一元以內,文科每套定價6元,理科每套定價7元;”王石鼓瞪著眼睛,嘴裡在咕噥著,肯定沒好話。   白滿川笑著點他下:“郵購價格打8折,發行價7折,合作價5折。”   “這個價格還可以。”王石鼓鬆口氣道。   “這件事兒,最後的總利潤,你有二十個點。”白滿川觀察他的表情。   “呃……,”王石鼓被驚得噎住了,一時說不出話。   “去年高考有160多萬考生,今年預估的數字是170多萬,今年的目標是用這個試卷匯編建立起渠道,一套銷售輔導教材的渠道,一旦這個銷售渠道建立起來。明、後年就有能力發行成套的、規範化的輔導資料。”   “到那個時候,你就不隻是老師了,你是教輔資料公司的總經理。”   白滿川這個大餅畫的太大,把王石鼓噎的直翻白眼,半晌不知道該說什麼。   “你可別吹了,我要信你我就是傻子……,”王石鼓根本當他在說笑。   白滿川嚴肅起來:“沒計劃、沒方法那是吹牛,你覺得現在做的是吹牛嗎。”   “……,那你直接說怎麼做,做成了再說吧。”   “行,現在有兩件事要做。”白滿川看他這樣,也明白他的性格是偏重執行,就是重視做好眼前的事情,不願意相信未來的承諾。不過這也是希望和他合作的重要原因。   “一個方麵是找合作者;以我們目前的情況,優先選直屬單位待業辦這樣的編製外單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另外就是其他合作者。”   “再一個就是郵寄信件訂購,因為以我們現在的條件,隻能鎖定重點省市地區招募合作者,這些包括,秦、豫、魯、粵、川,這幾個地方是重點,別的省市電話聯係為主。”   “現在,首要問題是確定印刷單位,先要印刷訂購信。再和待業辦聯係上,如果和他們不能確定合作。就要及時想別的辦法。”   “現在印刷那裡都下班了,每天一早我就過去問問,”王石鼓確認時間後說。   “嗯……,你認識待業辦的人嗎?”白滿川沉吟片刻問。   “見過,都在一個家屬區住,不過沒什麼來往,不熟悉。”   “那沒有關係,隻要認識就行。這樣吧,明天早上,我也過去,咱們一起去和他們見一下,然後再去印刷廠。”白滿川征詢他的意見。   “沒問題,我現在回去,多了解一下他們的情況,爭取能談的順利些。”王石鼓直接應承下來,他也想試試,看這件事能不能做成,雖然嘴上不說,可是這幾天的行為就知道,他實際對這件事很是認同。   而且,他從小在機關單位長大,耳濡目染下,提前做準備的思路都是本能。   “太棒了,你這個想法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玩笑般的誇獎著,白滿川從箱子中摸出一疊錢,遞給王石鼓。   笑著對他解釋:“這一段時間你在外麵聯係,記得帶禮物,這算是活動經費吧。”   王石鼓想想後接過錢,認真的點數後說:“行,具體的花銷我都會記數的,後麵一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