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往後20年,也不見來者(1 / 1)

大學的生活很緊湊,老娘已經飛去了海南。   自己一個人基本就把學校當家了。   專業課和基礎課他是一堂都不落。   特別是電影美術基礎,圖片攝影,電影特效,電影鏡頭畫麵幾門基礎課。   他更是全力以赴。   業餘時間他也沒閑著,除了寫劇本以外,他還買了幾本聲樂基礎方麵的書籍。   不是貪多不厭,隻是業餘愛好。   自開學那日偶遇趙盼兒,三個月過去了就再沒見過。   學校基本無人不知,那姑娘又進了天龍劇組。   資源真是逆天。   還出演的是經典人物神仙姐姐。   不過不得不說,除了演技外,趙盼兒的神仙姐姐算是前無古人了。   往後二十年,也不見來者......   導演係,李琛的同學裡有個叫何言江的已經在十月份進了漢武大帝的劇組。   掛了個文學統籌,參與劇本改編。   還在QQ群裡邀請大家明年三月開機了,可以來劇組觀摩學習。   大家都客氣的回復了感謝。   別人怎麼想不知道,李琛是打算年後去學習學習。   黃博是另外一個典型,雖然進了配音班,但從來沒放棄想當一個演員的夢。   隻要有機會,哪怕沒有臺詞的龍套,他也甘之如飴。   還時不時和李琛保持著聯絡,卻又不讓人反感。   難怪日後能出頭。   進入到十二月份,《英雄》的海報鋪天蓋地。   無論海報上麵的Jet Li,張蔓玉,梁潮偉幾個大咖,還是背後的老謀子。   無一不慫恿著影迷們走進電影院。   李琛也和黃博約著一道看了一遍。   老謀子就像英雄裡麵的Jet Li一樣,出手就要人命。   就是以李琛後世的眼光來看。   老謀子這部英雄也當的起大片二字。   宏大的製作場麵氣勢磅礴,畫麵唯美,震撼人心。   身旁的黃博全程投入,李琛猜測。   黃博這一刻肯定把自己幻想成了《英雄》裡的無名。   結果下來後,黃博很認真的反駁他道:“你錯了。殘劍才是我的夢想。”   我草,大意了,這才是黃博!   Jet Li最多就是個打星。   而殘劍卻是影帝,身邊還有一個影後飛雪。   英雄的國內票房最終定格在了2.5個億,海外票房1.7個億美刀。   這是自加入WTO後,華語影片第一部大製作。   老謀子名利雙收,一戰封神。   而且帶來的蝴蝶效應就是人心攢動。   無極,夜宴前仆後繼。   可惜,隻有一個老謀子。   上半學期匆匆而過,李琛放了寒假也飛去了海南和父母過春節。   期間也不管老兩口嘮叨,強製性的給二老添了幾樣大件。   立式空調,液晶電視,按摩椅,外加一個生活保姆。   老頭子嫌他亂花錢,他也不頂嘴了。   反正等老頭子退休了,全托運回去這該行了吧。   還是老娘給力,懟了一句,不知好歹!   老頭子徹底啞火!   過了春節,李琛沒有多待,一個人回了京。   趁開學還有段日子,李琛開始構思自己第一部小成本電影。   俗話說,不會開車,開一回就會了。   從已經寫好的幾個小成本劇本裡麵挑來挑去。   最後選出了一個:人在囧途。   原因很簡單,春節前,《盲井》入圍了第五十三屆柏林電影節。   傻根橫空出世了!   分鏡頭在做完劇本後就畫好了。   等從漢武大帝劇組回來就開始。   這種小成本電影,就當練手了,也肯定不會賠錢。   春節小長假過後,李琛注冊成立榮琛影業有限公司。   既然要拍電影了,那就先把公司架子搭起來。   麻雀雖小,但也得五臟俱全。   特別是財務那更不能少。   然後又將人在囧途的劇本送審。   緊跟著李琛聯係了徐爭,這位目前正處於迷茫轉型期。   雖然因為一部豬八戒走進大眾視野,還是實打實的白玉蘭最佳男主角。   但自千禧年後,一部大熒幕作品都沒有。   演員想升級,還得走大熒幕。   否則,像徐爭拍了這麼電視劇,依然不瘟不火。   收到李琛邀請,徐爭求之不得。   王保強更是感嘆自己時來運轉,盲井剛獲獎,就又有戲約了。   此時,士兵突擊還沒拍,傻根跑了N久龍套,才憑借盲井嶄露頭角。   剩下的幾個女角色。   李琛打算在兩所院校挖掘一下,實在不行再找校外的。   包括攝影,副導演,美術都從學校找。   這樣算下來,導演,編劇,監製他一肩挑,也就不算在成本裡了。   宣發找的中影,成本預算下來,大概控製在四百萬。   過了十五,學校開學。   李琛去了一趟漢武大帝的劇組,電視劇和電影的拍攝手法到底不一樣。   電視劇拍攝速度很快,畫麵組接現場就能完成。   不像電影還要洗印和剪輯。   三月中旬回到學校,當李琛拿著劇本找到導演係的李老師時。   後者一時間有些接受不了。   “你這是來真的?”   “老師,預算我都做好了,主要演員也聯係好了,連公司都注冊了。”   李琛知道後者的擔心,他一個導演係的大一新生竟然真的拉開架勢說乾就乾。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學校導演係好多畢業幾年的學生到現在連個短片都沒拍過。   眼前這小子竟然已經搭好了一部小成本電影臺子了。   辦公室裡其他幾個老師笑著插言道。   “嗬嗬,李老師,這就是你們係文化課分數最高的那個學生?”   “額,是啊,這小子文化課越過一本線五十多分。上學期各個專業課和基礎課成績都名列前茅。”   “嗬嗬,不錯,不錯!”   李琛有些臉熱,導演係十幾個人,一半都是外國人。   剩下幾個和他比起來,那就是學霸跟學渣的距離。   比努力,他就更是獨樹一幟了。   從不曠課的李琛都快成了導演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了。   李老師不放心又道:“李琛,你可考慮清楚了。”   “雖然我不清楚你家裡經濟條件,但還是得和你說清楚。”   “拍電影風險很大,有可能血本無歸。”   李琛笑道:“老師,我就是您的學生,還不清楚這些嘛?”   “您要是不放心,就幫我找兩個有經驗的師兄當副導演。”   “決定要拍那一刻起,我就有賠本的覺悟。”   “何況別說我一個學生,就是那些成了名的大導演,也不敢說每部電影都是掙錢的。”   李老師苦笑道:“好吧。設備這些我可以幫你聯係中影。”   “除了主演外,其他角色就在學校找吧。既能照顧本校學生,還能給你省下不少成本。”   李琛笑道:“沒問題,我本來也就是這麼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