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中華大地自古就是英雄輩出。 五千年的文明史如同茫茫宇宙裡閃爍的群星,散發著摧殘的光芒。 天空流星劃過,一顆行星突然消失在天幕上,畫出一道長長的白痕,失去了往日的光芒。 逃不過最終的命運,流星隕落。 盛極一時的大唐王朝,經歷了安史之亂之後,如同天際的流星般逐漸走向了衰敗。 殘酷的歷史把中華大地又一次推向了四分五裂的局麵。 詩曰: 隨人玄養寧知父, 負主恩私豈有君。 逆氣終然招逆報, 可憐四海亂如雲。 創造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生性多疑,喜好女色,十分寵幸武惠妃。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沉迷於溫柔鄉裡的李隆基,早已忘記了自己是一國之君。 愛妃,隻要有你在,哪怕丟了這萬裡江山也值了。 陛下說笑了,我怎麼能和江山相媲美,充其量也隻能是逗陛下開心的玩物而已。 武惠妃的父親是武則天的堂侄,父親過世時她還沒有成年。 武則天憐惜這個親戚家的小女孩,把她接入宮中,從此深宮內院成了她的家。 武惠妃聰慧過人,深知自己無依無靠,進宮之後表現得非常乖巧,以免遭到武則天以及其他人的厭惡。 唐玄宗正式登基時,她已經從一個清秀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貌美、動人的女子,唐玄宗將她收入後宮,封為婕妤。 武惠妃倍受皇帝的寵愛,生下多個孩子,理應有被封為皇後的資格,但因是武氏後人,玄宗沒有將她封為皇後。 得知不能成為皇後的消息以後,武惠妃極不甘心。 不甘心自己成不了皇後。 二是不甘心自己的孩子不能繼承皇位。 自此,她就開始策劃暗害唐玄宗三個兒子的行動。 趙麗妃誕下的太子李瑛,皇甫德儀誕的李瑤,劉才人誕下了李琚。 唐玄宗對武惠妃的寵愛一天比一天高致使其他三名妃子失寵,這三名妃子都十分憂傷。 太子和其他兩王看到母親因失寵而感傷,便對武惠妃以及唐玄宗有怨言。 武惠妃按排女婿楊洄整日觀察李瑛行蹤,暗自整理黑資料,然後再告知她。 太子等人的怨言全被武惠妃掌握了,抓住了太子等人的把柄之後,她到唐玄宗麵前哭訴,表示太子等人想要暗害她和她的孩子。 唐玄宗一向信任她,就打算廢掉太子,幸虧張九齡等人勸住了,於是武惠妃設計陷害張九齡,迫使張九齡離開朝廷,由奸臣李林甫代替。 李林甫是一個善於投機的人,他見到武惠妃得寵,經常有意無意的拍馬屁,跟她訴說她親生兒子李瑁的優點,再次激發了武惠妃的不甘。 武惠妃下定決心打算再次陷害太子李瑛等人,讓她的兒子得到太子之位。 有一天,武惠妃跟唐玄宗表示,李瑛想要提前成為皇帝,並且太子妃的家人以及李瑤、李琚都是他的幫手。 與此同時,武惠妃謊稱宮中出現了盜賊,傳召將李瑛、李瑤、李琚三人穿上盔甲入宮 太子等人進宮中之後,發現宮中並沒有盜賊,卻直麵了唐玄宗的怒火。 唐玄宗以為他們打算謀反。怒氣沖沖的唐玄宗並不聽他們解釋,將三人廢為庶人並處死,這就是歷史上的“一日殺三王”。 陷害三王致死後,武惠妃內心不安,恐懼增強,時常出現幻覺,三位皇子聯著人頭來找她復仇,午夜三更經常從夢中驚醒!驚魂未定,抱頭痛哭。 由於精神壓力太大,不久之後就過世了,唐玄宗知道武惠妃一直想當皇後,他本人也有讓他皇後的意願,於是,就將她追封為貞順皇後。 三王死後,朝廷眾臣人人自危,認為皇帝為鞏固帝位連親生兒子都可以殺,他們這些臣子如果犯錯豈不是下場更加淒慘。 楊貴妃是唐玄宗的兒子李帽之妃,楊貴妃嫁給李帽五年,夫妻恩愛之極。 後來楊貴妃和唐玄宗見麵後,唐玄宗就被楊貴妃的美貌所迷住,不顧一切的想辦法將楊貴妃納為了妃子。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玄宗愛環為其修建華清池,給其所有鐘愛之物,以及新鮮的千裡之外的荔枝,在長生殿恩恩愛愛長長久久朝朝暮暮。 天道淪喪,日月灰暗,禮義盡失,廉恥皆無,唐玄宗安排楊貴妃給四十多歲的乾兒子安祿山洗澡,並親切的喚“祿兒”。 此事朝野一片怒罵聲,文武百官更是憤憤難平,怎奈安祿山勢大,群臣也是無可奈何。 安祿山作為一名戍守邊關的武將按道理是不需要經常入宮拜見皇帝的,但是唐玄宗晚年經常召見安祿山入宮。 因為有前麵“一日殺三王”的前車之鑒,所以安祿山不得不提高警覺害怕有一日唐玄宗會將自己處死,所以他每次入宮都擔心是最後一次。 唐朝宰相楊國忠是楊玉環的足兄靠著與皇帝的裙帶關係,平步青雲升至宰相要職,但此人陰險狡詐,心胸狹隘。 看到安祿山深受皇帝器重,心生妒忌,多次在皇帝麵前進讒言,誣陷安祿山有謀反之心,於是才有了唐玄宗後期不斷召見安祿山入宮敲打安祿山的情況出現。 安祿山其實是知道楊國忠的用意,再加上擁兵自重,唐玄宗的不斷施壓,他決定不再坐以待斃。 天寶十四末,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同羅、契丹共15萬人,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範陽起兵造反。 從此,刀兵四起,起義連綿,盜賊橫行,民怨沸騰,人心渙散,衰敗的大唐王朝,已經無力控製各地諸侯。 各地諸侯乘亂紛紛起兵,自立為帝,宗廟盡毀,朝綱無存,祥和安康的中華大地,戰亂頻繁民不聊生。 開元盛世的輝煌,恰如流星一般隨著唐玄宗的去世,徹底落下了帷幕,從此唐王朝如偏西之落日,迅速衰敗。 大中十三年八月,公元859年,唐宣宗病逝,舉國上下哀悼之時,左神策護軍中尉王宗實、副使丌元實矯詔立李溫為皇太子。 次年二月,安葬宣宗完畢後李溫正式即位稱帝,改元鹹通。 放蕩不羈,遊樂成性的唐懿宗本就一泘誇公子,音律佳人。 怎奈權力鬥爭將其推向了王朝權力巔峰。 真是生於帝王家也悲也喜。 李溫即位後,對朝政權力根本不感興趣,內憂不知危,外患不解難,隻顧貪圖享樂,花前月下,佘音繞梁,整日飲酒作樂,沉迷於酒色財氣,聲色犬馬之中,甜不勝收樂不思蜀。 受好音律的李溫,寧可少食也不能無音,每日美女陪伴歌舞升平,把整個皇宮玩了個遍,所到之宦官陪伴,雅樂紛爭,對國家大事置若罔聞。 全國各地的奏折堆積如山,朝政卻不聞不問,隨便翻上幾眼,草草了事。 整日裡惦記著風花雪月,美景佳人,整夜裡紙醉金迷,朝堂上睡意朦朧,對上朝的熱情明顯不如飲酒作樂。 懿宗在宮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個月在宮裡總要大擺宴席十幾次,奇珍異寶,花樣繁多,除了飲酒,就是觀看樂工優伶演出,再者帶領王公大臣外出四周遊幸。 懿宗宮中供養的樂工就有500人之多,隻要他高興時,就會對這些人大加賞賜,動不動就是上千貫錢,在宮中膩煩了,就隨時到長安郊外的行宮別館,行宮負責接待的官員隨時都要備好食宿,否則就會接受嚴厲的懲罰, 那些需要陪同出行的親王,也常常要備好坐騎,以備懿宗隨時可能招呼他們外出,搞得大家苦不堪言。 懿宗每次出行,宮廷內外的隨從多達十餘萬人,費用開支之大難以計算,給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國家財政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懿宗的“遊宴無節”,大臣們紛紛敢怒不敢言,實在看不下去,左拾遺劉蛻提出勸諫,希望皇上能夠以國事為重,向天下展示出體恤邊將、關懷臣民的姿態,減少娛樂。 李溫哪裡能聽得進去,一怒之下痛嗎劉蛻,若非文武百官求情,差點就砍了劉蛻的腦袋,從此文武為官,不敢提及此事,李溫更加放蕩。 鹹通四年,公元863,懿宗竟將高祖獻陵以下到宣宗貞陵十六座帝陵統統拜了一遍。 在李溫的帶領下整個唐朝的官場都彌漫著窮奢極欲、醉生夢死的風氣。 真是“瑤池宴罷歸來醉,笑說君王在月宮”。 唐懿宗即位後罷免了令狐綯,改任了白敏中,白敏中是前朝老臣,但在入朝時不慎摔傷,一直臥病在床無法辦公,三次上表請求辭職,唐懿宗都不批準。 白敏中有病,正中李溫下懷,懿宗可以借故不理朝政,和其他的宰相朝會討論政事也是敷衍了事,他心思根本不在這裡。 朝中眾臣,議論紛紛,都看不慣皇帝的做風,忍無可忍至極。 右補闕王譜在朝堂上奏道:“白敏中自正月臥病,已有四個月了,陛下雖然也和其他的宰相坐語,但未嘗有到三刻,這樣,陛下那有閑暇和宰相討論天下大事呢?”這番話使懿宗很不舒服,竟把王譜貶出朝廷去任了個縣令。 負責行使封駁權力的給事中認為王譜是諫官,論事不應當貶斥,就按照唐朝的製度退回了這一命令,沒有下發。 懿宗就將此事交給宰相復議,那些宰相不顧國家體製,認為王譜不僅是對皇上勸諫,也涉及到宰相白敏中,竟然同意把王譜貶職。 唐懿宗在位期間,一共任用了21位宰相:令狐綯、白敏中、蕭鄴、夏侯孜、蔣伸、杜審權、杜悰、畢諴、楊收、曹確、高璩、蕭寘、徐商、路巖、於琮、韋保衡、王鐸、劉鄴、趙隱、蕭仿、崔彥昭。 由於懿宗自己對政事興致不高,宰相的事務性權力還是很大,本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問題是大多數宰相不是碌碌無為者,就是愛財如命、為人不堪之輩。 鹹通初任宰相的杜悰,是德宗朝宰相杜佑之孫、憲宗的駙馬,本人並不具備實際才乾,屍位素餐,人送外號“禿角犀”。鹹通五年任相的路巖拉幫結派,招納賄賂,奢肆不法,還把政事委托給親信屬下小吏邊鹹。 一個叫陳蟠叟的官員向懿宗報告說,如抄了邊鹹家,可佐助國家兩年的軍費,被懿宗痛斥了一番,從此更是無人敢言。 路巖和稍後任相的駙馬都尉韋保衡沆瀣一氣,二人“勢動天下”,當時人稱他們為“牛頭阿旁”,意思是像厲鬼一樣“陰惡可畏”。 宰相貪汙腐化相當嚴重,長安城中的居民把其中的曹確、楊收、徐商、路巖等幾個宰相的姓名編了一首歌謠說:確確無論事,錢財總被收,商人都不管,貨賂幾時休? 唐懿宗的這些宰相碌碌無為有名無實,宦官專權,皇帝昏庸無能,朝政衰敗,賦稅繁重,矛盾尖銳,國有九破,民有八苦。 九破者終年聚兵、蠻夷熾興、權豪奢僭、大將不朝、廣造佛寺、賂賄公行、長吏殘暴、賦役不等、食祿人多而輸稅人少。 八苦者官吏苛刻、私債征奪、賦稅繁多、所由乞斂、替逃人差科、冤屈不得申理、凍無衣饑無食、病不得醫死不得葬等。 李溫把一個好好的大唐江山,折騰的民怨沸騰,起義偏地,亂象叢生民不聊生。 天下蒼生期盼著,有一個明主能拯救危危可及的大唐王朝,拯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黎明百姓。 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七月十六日,懿宗大病,久治不愈,到了無力回天的地步,七月十九日,唐懿宗在鹹寧殿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享年41歲。 唐王朝的悲哀,並沒有因李溫之死而結束,真是昏君皇帝昏暈眼,放著好端端的其他兒子不用,反倒把一個和自己臭味相投,同樣聲色犬馬,熱衷遊樂,擅長馬球,對朝政一竅不通的12歲的娃娃李儇推到了皇位上。 真是王朝的不幸,天下蒼生的不幸,成為唐朝權力核心的唐僖宗李儇,比他的父親更加昏庸,除了吃喝玩樂之外,就是鬥雞賭鵝,養成了一身的壞毛病。 更讓人不齒的是這個娃娃皇帝優柔寡斷,根本沒有處理朝政的能力,政事處置全部聽由宦官之手。 最信任的宦官田令孜,心術不正,排斥異己,濫殺無辜,並稱呼田令孜為“阿父”,即位後便任命他做了左軍中尉,這樣重大決策都掌控在田令孜手中了。 權宦田令孜把持朝政,政局日益混亂,引發王仙芝、黃巢起義,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長安失落後,逃亡蜀地,調動各鎮節度使平定黃巢起義,返回長安光啟年間,經歷鹽池之爭和襄王之亂,身體每況愈下,末年引發節度使割據,唐朝從此一蹶不振。 唐懿宗與唐僖宗是昏庸無能,使唐的局勢陡然直下,天氣乾旱,年連年災荒,國庫空虛,賦稅繁重,朝野上下一片罵聲。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饑餓難耐的難民,爆發了黃巢之亂。 黃巢采用流動作戰的方式,動搖了唐朝的統治,而宦官所管理的禁軍也損失過重,所以宰相與宦官爭權不斷。 黃巢起義後,唐僖宗在唐末的動亂中死去,胞弟唐昭宗繼位。 此後,朱溫與李克用成為唐末的風雲人物,在朝廷各樹黨派,在溫的支持下,宰相派勝利,朱全忠入宮盡誅宦官。 天祐元年,玄武節度使朱溫發兵攻打長安,天祐二年朱溫開始大肆驅逐朝廷官員並且將三十多位朝廷大臣在白馬驛殺死,並且把屍體扔到了河裡,挾持了唐昭宗遷都洛陽,而後把唐昭宗殺死。 朱溫原本想著等統一了全國以後再奪取唐朝的政權,但是因為在征討淮河以南地區的時候失敗,所以提早在天佑四年的時候逼迫唐哀帝禪位給自己,唐朝從此滅亡,立國共290年。 一代天朝灰飛煙滅,中原大地四分五裂,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五國雖然實力強大,但無力控製整個中國本土,隻是藩鎮型的朝廷。 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五代為宗主國,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