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劍意是件很私人的事(1 / 1)

心中有了計劃,吳默未有猶豫,再次沖入戰團之中,但因為要分心記錄劍招施展過程中的不暢和滯澀之處,為了防止自己不小心陷入險境,吳默十分注意不讓自己四麵受敵,始終能有一麵便於脫身。   百回合後,吳默發現了規律:“似乎…不暢滯塞之處主要是出現在其他劍式轉入撥雲式之前,又或是撥雲式要轉為其他式的時候?難道是我的撥雲式有不嫻熟的地方?”   目前六人圍攻還是給予了吳默較大的壓力,為了能更好驗證新發現,吳默未做保留,全力使出暗羅劍意,“暗羅劍意的威能和效果確實相比我剛悟得時有所提升,或許是出於我此前對伏魔、囚龍、蝕日、歸寂四式的感悟都有所進步的緣故。”   暗羅劍意之下,六名守關者的劍仿佛不再受它們的主人控製,吳默的劍織成了天羅地網籠罩著對手,每一單獨的劍光又如一條毒蛇撕咬著守關者。暗羅,就是如修羅一般要讓對手在黑暗中沉淪!   不到一分鐘,憑借著暗羅劍意,吳默輕鬆廢掉了三個守關者,身邊壓力大減,已有足夠的試招空間。於是他又收起了暗羅劍意,改以飛雲劍法對敵。   “確實頗為滯澀,可是我是嚴格按照飛雲劍法來戰鬥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吳默又試了百餘劍,為了一板一眼地依照飛雲劍法施劍,他甚至刻意放慢出劍速度,以保證一招一式標準不走形,   但如此做似乎額外放大了他劍法中的不暢,甚至有一次甚至被一名守關者抓住機會,一劍刺向吳默腹部,吳默連忙收劍抵擋,但還是被刺傷右臂,頓時獻血淋漓。   “已經負傷了,在這一關繼續拖著恐怕試劍效果一般,我必須先穩穩地把這二十分拿到手。”他不再收斂,身形飄忽如風,輕易躲過三個守關者的攻擊,然後反手一劍,快如閃電,就將剛剛傷他的守關者斬於劍下。   劍光交織成一副美麗而血腥的畫,吳默用剩餘兩個守關者胸腔噴灑出的金黃色能量完成了對這幅簡筆畫的勾勒。   吳默先在光明靈雨下完成了療傷和恢復。這次修煉,他對三十五級瓶頸的感知更清晰了一些,或許借助這次問武棧道的試煉,他就能突破到三十五級。   “我目前闖過了五個問武平臺,加上這一關的得分,應該能穩穩超過陳子鋒學長,但我畢竟是有所奇遇,在光明大裂穀悟得了暗羅劍意,才能輕鬆地拿到現在的評分,即便兩次試煉的第二關形式並不相同,但既然光明大裂穀將不同批試煉者一同納入排行,得分應該就能體現試煉者的戰鬥技藝水平。”   “史萊克學院這些學長學姐果真不凡,我絕不能小覷天下英才,要多多努力才是。”吳默盤算著自己的得分,順帶給自己提了個醒,定要戒驕戒躁。   在光明靈雨中將狀態調整至巔峰後,吳默來到了第六座問武平臺,也許是每四個平臺為一組,跨組難度有大幅躍升,由此第五座平臺的守關人的技藝相較於前四座平臺有著質的變化,而第六座平臺的難度就僅是比第五座平臺高出了少許。   這雖有些出乎吳默的意料,但實是一件好事,若難度提升過多,挑戰多名守關者時他就會麵臨極大的壓力,自然難以專心錘煉飛雲劍法。   得益於第五關的天大機緣,吳默僅是利用基礎劍招就輕鬆贏得了與第六關守關者的單挑。而在對戰九名守關者時,他吸取了前一輪的經驗,毫無留情地先用暗羅劍意使其中六名失去戰鬥力,再一點點地摸索自己的撥雲式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雲劍鬥羅是以撥雲式為核心,加入飛龍、白虹、迎風三式,創出飛雲劍法,悟得飛雲劍意,其劍的飄渺多變和虛實難測往往讓圍攻他的敵人根本無從出手,在他修為僅有九十五級時,就單挑五名本體宗超級鬥羅而勝之。”   “可即便飛雲劍法有多個變招,這些變招也都是固定的劍法套路,為何能有虛實難測的效果。”   “難道是我飛雲劍法練得不對,沒有掌握那有招變無招的關節?此次出來並未隨身攜帶劍法書籍,也無法翻書確認此事。”吳默百思難得其解,難免陷入了深度自我懷疑。   苦悶的情緒讓吳默的手中劍有些慢了下來,剩餘三名守關者抓住機會,三麵夾擊,讓吳默措手不及,一個踉蹌,倉皇抵擋,在撤出包圍圈的同時也驚出一身冷汗。   “不行,現在執著於飛雲劍法太不明智。這次問武棧道能對戰多名守關者本就是鍛煉群戰能力的天賜良機,就算我的飛雲劍法存在偏差,構成飛雲劍法的基礎四式也應該借此機會多加操練,加深感悟,以求出去後能盡快掌握飛雲劍意。”吳默努力壓下了自我懷疑和挫敗沮喪,挺劍又沖入戰團。   這一次,吳默不再按照飛雲劍法中以撥雲式引動其他三式的方法進行戰鬥,而是追求隨機應變地使出二十八式基礎劍法中主群攻的四式以及最善群體防禦的折梅、滴水、葬花和須彌四式,又由於僅剩下了三名守關者,給予吳默的對戰壓力有限,故絕大多數時刻還是以吳默攻為主。   令吳默大吃一驚的是,新的思路下,自己竟是越打越有感覺。他本就天資極其聰穎,一千多個日夜風雨不輟的練習早就讓他將各基礎劍式練進了肌肉記憶,他現在並不需要在對戰中刻意地分析敵勢再思考以何招應對,而是眼到即腦到,腦到即心到。   隨心所欲之下,撥雲式追求的“以劍化勢、以勢破敵、隨心所欲、借力打力”竟也奇跡般地實現。不到五分鐘,最後一個守關者就嗚呼倒地,勝利的天平徹底倒向了吳默。   “無心插柳柳成蔭?”眼前的戰果並未讓吳默有一絲喜悅,相反地,他的疑惑急劇加重,他目前的方向可是迥異於飛雲劍法,但效果又如此顯著,究竟是為何?   吳默陷入了天人交戰之中,第六關通向第七關的十米棧道被他走出了十萬八千裡的感覺。   最終前世的“實踐出真知”終結了吳默的糾結,目前自己的飛雲劍法徹底進入了前進無路的境地,至於自己的偶然發現是否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唯有在第七個乃至第八個問武平臺去驗證。   第七、八個問武平臺守關者的實力不出意料地分別僅高於前一座問武平臺少許,於是吳默毫不猶豫將兩關當成了實驗室。   伴隨著新劍法的逐漸成形,吳默發現,自己摸索中的新劍法與飛雲劍法並非初想的大相徑庭,而實是本同末異、大同小異。   兩種劍法中,四式基礎劍招的應用、銜接與糅合近乎完全一致。明顯區別僅在於,自己的劍法對四式基礎劍招並未有主次之分,相比於飛雲劍法,少了幾分飄逸多變,但又更講究以劍化勢,重在以勢破敵和借力打力。   新劍法還進境頗為迅速,收效十分喜人,對戰第八關的三名守關者時,吳默明顯感到比在第六關時輕鬆了一倍不止,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了勝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自己手中,新劍法的威力已明顯超過了飛雲劍法。   事實永遠勝於雄辯,在通往第九關的棧道上,吳默再次陷入了苦思冥想。   他的親身經歷已經證明了:自己花了接近一年的時間,苦苦尋求突破飛雲劍法的瓶頸而不得,且麵對實力接近的多個對手圍攻,威力明顯不足;同樣脫胎於飛龍、白虹、迎風和撥雲四式的新劍法,短期內實戰效果卻已經遠遠超過了飛雲劍法。   若說飛雲劍法存在謬誤,但雲劍鬥羅卻以實打實的戰績證明了在他手中飛雲劍法的威力。排除雲劍鬥羅所傳劍法存在瑕疵的可能,吳默又想到他在史萊克藏書閣從未見到有關飛雲劍法的後來者修煉心得,吳默的內心有了一個想法,他先是覺得不可思議,但愈做推敲,愈覺得這就是正解。   “排除了一切不可能,剩下的即便再難以置信,也都是真相。”   “或許飛雲劍法和飛雲劍意根本就是獨屬於雲劍鬥羅的絕技,其武魂雲之劍有輕緲空幻,虛實難測的武魂特性,故對於雲劍鬥羅而言,以撥雲式為核心,融入其他三式的飛雲劍意本就是最自然和最佳的選擇。”   “但對於後學者而言,沒有了類似於雲之劍的武魂,飛雲劍法就難以掌握和發揮精髓,更遑論悟出飛雲劍意。”   “對他們和我而言,飛雲劍法既是指引,也是桎梏啊!”   “劍意如果真的可以輕鬆復製,又怎會大陸歷史上寥寥有人悟得?”   “劍意真的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啊!這是烙印了每位劍者個人印記的榮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