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回京之路(1 / 1)

大明文抄公 滴滴達達 3155 字 2024-03-16

兩位閣老猜的沒錯,皇帝此時確實正在看張曉寫的書,但是卻不是在看那幾本寫日本的書,而是在看全本精修版的《征墨西哥記》。   “這個科爾蒂斯真是個人才,居然能想到讓這麼多人把木頭砍下,翻山越嶺搬到特諾奇蒂特蘭城外的湖邊,直接組裝戰船,直接隔絕了特諾城的水陸交通,活活困死了阿茲特克人。”皇帝感慨道。   “是啊,內臣之前看到科爾蒂斯被困在城裡,真的以為這幫人要全部死在裡麵了,居然還能沖了出去,最後還把追擊的阿茲特克軍隊打垮了。簡直難以置信。”陳矩也感慨道。   “朕以前讀《詩經》,老師跟朕說黍離之悲,朕還半知半解,如今看這個阿茲特克國一朝滅亡,倒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也難怪了,為啥這些佛郎機夷,紅毛黃毛的,隔個幾年幾百個人幾條船就要大肆登陸,到處擄掠,看到官軍來了都不帶跑的,感情是把我大明當成了美洲土人了啊。”皇帝聲音都高昂了起來。   “陛下息怒。”陳矩趕緊說道。   “這本書很好,講了佛郎機人的武器,講了佛郎機人的軍隊,也講了佛郎機人的卑鄙無恥,也講了那個美洲大陸的風土人情,很好很好。”皇帝說道。   “陛下,內臣還有一個建議。”   “哦?”   “張曉在裡麵不隻是講了打仗和黃金,還講了美洲土人的許多農作物,微臣看那個紅薯、土豆、玉米、辣椒這些都是好東西,何不讓張曉詳細言之,把這些作物的圖形也畫出來。如果我天朝也能種植,也能養活更多的子民啊。”陳矩說道。   “好!好!好!陳矩,朕沒有看錯你。也不用叫張曉路上畫圖給我了,他也該回來了,等內閣批準了張曉的奏請,朕也要把張曉喊回來了。有些事還是要當麵說才能說清楚。”皇帝說道。   此時,遠在寧夏城的張曉突然激靈了一下,身上一陣哆嗦。   “誰在念叨我啊?”張曉內心暗道。   ……   一個月後,欽差府邸中。張曉和李如鬆三兄弟正在聽旨。   太監宣旨,封張曉為翰林院侍讀學士,免去了僉都禦史差事,要求張曉隨大隊人馬回京述職。   李如鬆三兄弟也各有金銀等物品賞賜。   “恭喜張侍讀,聖上還有口諭,說張曉聽旨,朕要先看《人間五十年》,方便的話路上先寫。”傳旨太監補充道。   “臣叩謝皇恩。”張曉說道。   “天使一路奔波辛苦,要不要來些吃食茶水。”張曉客氣問道。   “不了不了,陛下還等著我回去復命,張侍讀您可以先準備動身了。”傳旨太監說道。   “那公公一路辛苦了。”張曉遞上了金銀之物,畢竟人間大老遠來這一趟,車馬辛苦費總要給點吧,更何況還是給自己宣布升官消息的。   傳旨太監收下金銀之物道了聲謝,匆匆撥馬而回。   “恭喜張侍讀。”李如鬆說道。   “慚愧慚愧,這個可是狀元郎探花郎的官位,我這當上了,不知道要引得多少士子側目。”張曉感慨道。   “議論這些的都是腐儒,張侍讀的才學膽略我李某人是真的佩服了,那個黨馨擺出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樣子,張侍讀小小手段,這個家夥把什麼都招了。那個哱承恩,平日一副碰天碰地的樣子,看到我遼東鐵騎的英姿,也不敢做聲了。”李如鬆感慨道。   “還有我呢,我操練的那些排槍還有大炮可以吧,把那些寧夏土包子都給嚇的七葷八素的。”李如柏說道。   “別提你那大炮。”李如鬆不耐煩懟了回去。   “大哥,這次我打炮那可是張侍讀的意思,這三十發炮彈,我是一發沒多,一發沒少,都是打在靶子周圍了,可沒有打偏多少。”李如柏不服氣回懟道。   “兩位將軍都辛苦了,隻是現在寧夏軍不少將士也成了我們的袍澤,這次他們也要入京接受整訓,也辛苦大家做好團結。前些天那個運動會,大家不也是玩的挺好嘛?”張曉趕緊開導這兩位互相鬥嘴的將軍。   ……   隨著葉夢熊親率的苗兵接管了寧夏城城防,來時張曉跟著的是三千人軍隊及,回去的時候已經帶上了七八千人馬的大軍。   “陛下口諭說的《人間五十年》,這名字是什麼意思呀?”行軍之中,李如柏終於忍不住問道。   “這是我新書的題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人間五十年這個書名,是因為書中的主人公織田信長喜歡一出戲曲,裡麵有一首詩詞,翻譯成詩的話叫做‘人間五十年,如夢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壯士復何憾’。”   “這個織田信長能被張侍讀您作為書裡的主角,想必是很有名的人物吧。”李如梅問道。   “是的,他是現在倭國關白豐臣秀吉的前任主君,以一縣之地起家,平定倭國各路群雄豪傑,不過在他將近五十歲的時候遭遇叛亂,在一個叫做本能寺的地方被自己的手下明智光秀圍毆至死,這才給了豐臣秀吉崛起的機會。”張曉解釋道。   “那倒也算是一個人物,可惜就這麼死了,要不然倒是想試試他的武藝。”李如梅說道。   “子清將軍箭術估計天下少有敵手,織田信長估計比射箭是比不過子清將軍了。”張曉說道。   “我就隨便說說,這個織田信長既然能夠掃平倭國群雄,那必然是有其過人之處。如果要和倭人對戰,他們的戰術戰法本將也是很想了解。張侍讀還是要路上口述這本書嗎?”李如梅問道。   “是的,這是聖上給的差事,路上能完成多少算是多少,要不等回到京城再寫,又有其他的事情了,怕是要來不及。”張曉說道。   “那我等又要有耳福了,可以當第一批讀者,這可是比聖上還要早。”李如柏笑著說道。   “二弟,你不會說話可以不要說。”李如鬆忍無可忍說道。   “子貞將軍說笑了,有幾位將軍幫忙斧正,我寫的稿子交給聖上就有底氣多了。”張曉也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