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家中。 奔波了兩三天,張曉決定最後的假期給自己放鬆一下,比如在家睡個懶覺,所以直接一覺睡到了大天亮。 也懶得管現在什麼時辰,張曉慢悠悠起身洗漱,然後來到桌前準備看讀者來信。 張曉將來信一把攤開,不過其中一封信瞬間吸引了張曉的注意力。因為信封上的字比較娟秀,一看就是女子所寫。 “就我寫的這些書還能有女讀者?還有寫信的女讀者?”張曉好奇打開了信封看了起來。 “先生所撰小說,黃蓉英姿颯爽,小龍女貌若天仙,卻不似人間之人,惟瑪麗娜其人,其言其行,不是男子勝似男子,實乃真人真事。然其引狼入室之事,終非義舉。天下興亡,大丈夫有責,婦女又該當如何……這是哪家女子,寫的有點意思。”張曉一邊輕聲念文一邊贊嘆道。 …… 禦書房內,皇帝正在批閱公文,旁邊又是隻有陳矩一人陪侍。 閱了幾份奏折,皇帝放下了手中的筆。 “這個張曉的禦書房行走也不是白乾的,雖然他來禦書房也沒幾次,不過他給的這些建議,把奏章按內容分好類,把奏章按重要和緊急程度的不同用不同顏色的封皮標記,還有做一個辦文簽把處理意見一路簽上來,現在看這些奏章順暢多了,條理也清楚多了。”皇帝感慨道。 “是的,張曉確實能想的辦法多。”陳矩贊同道。 “陳矩,朕還是想問你,為何熙德四處顛沛流離,還能保守臣節。而這個科爾蒂斯,如此膽大妄為,竟敢直接攻打上官。”皇帝問道。 “這個問題內臣也有想過,除了兩人個人品行以外,還跟這兩人的身份有關。熙德是佛郎機的世襲貴族,是國王的首席武士,那應該差不多相當於禦前侍衛統領的位子了,可以說是國王很親密的人。他的妻子又是國王的同族,說白了熙德那就是國王的自家人。我看這佛朗機國王不比我天朝,這個國王說白了就是一個諸侯盟主,輕易不會隨便殺一個諸侯或者是貴族,所以熙德怎麼樣鬧還能收場。但是科爾蒂斯則不同,他出身低微,又是靠著軍功起家,遠征登陸那次耗費了他全部的人力物力財力,他已經是一個不能回頭的賭徒了,誰擋他他都敢殺誰。陛下,你看《征墨西哥記》的後記裡麵寫的,科爾蒂斯被封為貴族以後,雖然再也沒有什麼大的戰功,那也是老老實實,哪裡還有昔日跋扈的架勢。”陳矩分析道。 “這麼一說,佛朗機王也是很懂得禦下之道的,他給了科爾蒂斯封爵和賞賜,但是讓他在佛朗機本土待著,他的那些手下都在墨西哥當地有了自己的土地當了地主。再派人直接管理墨西哥,這樣科爾蒂斯在墨西哥就隻留下一個名聲,沒辦法乾涉具體事務了。就是那個古巴總督實在憋屈了,本來科爾蒂斯還是他派出去的,結果折騰了這一出,手下人反了,自己的人白白被打了這一頓,向國王告狀也沒用,這個造反的還封侯了。”皇帝說道。 “畢竟科爾蒂斯建的功勞確實很大,佛郎機王的做法雖然有失公平,倒也不是不能理解。”陳矩接著分析道。 “封侯拜相,再有能耐的人也不能不心動啊,就像寧遠伯當年為了建功立業,乾出了多大的業績,隻可惜如今也是大不如前了。對了,派去遼東宣旨的人派出去了吧,現在坊間傳言,遼東之人,隻識寧遠伯了,這不會有什麼變數吧。”皇帝問道。 “陛下,寧遠伯雖然跋扈,可是他們全家都是勤勤懇懇盡忠於朝廷,當不至於此。就算寧遠伯有別的想法,遼東的其他文武百官還有軍民也不會跟隨他的。”陳矩說道。 “但願如此,寧遠伯鎮守遼東二十年,也是該回京歇息了。對了,張曉這幾日去了哪?”皇帝問道。 “去了丁家書局,又去了寧遠伯府赴宴,被李如鬆請去看了軍隊操練,其他時候就是在家歇息。”陳矩說道。 “你說張曉此人,所圖為何?”皇帝沉思了片刻,接著問道。 “我觀張曉所圖還是名利,可能利一開始占的成分還重一些,畢竟寫小說並不是什麼高尚有名望之事,還是為了賺錢。不過自從在翰林院之後,張曉對於名的向往也不小,陛下派的差事也是兢兢業業完成,去寧夏的路上也沒有懈怠。不過張曉這兩日好幾次在嫌棄自己屋子小了,因為他不知道怎麼把李如鬆送給他的馬安頓好。”陳矩說道。 “讀書人都想著高官厚祿,名垂後世嘛,這倒也是正常。按理說張曉平息寧夏,也算是立了大功,可是這功又不好直接說,現在升他的官,又不好升太高,爵位更不好亂封,是不是給他一套房子,再放些仆從給他。對了,張曉尚未婚娶嗎?為何從來沒有見你提過他的家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皇帝突然激靈一下。 “稟陛下,張曉家中目前隻有兩個老仆人,這還是張曉當了翰林院編修之後請的。沒有發現張曉在大明境內有家人親戚,也沒有發現他有跟哪個女子有交遊。”陳矩說道。 “是朕疏忽了,張曉這也算是大才了,從海外回來,如此孑然一身,連個家都沒有,好像也說不過去。等他休假結束,朕也問問一下他的私事吧,好像朕也從來沒問過他這些,是朕疏忽了。”皇帝說道。 “陛下洪恩,張曉定會感激涕零。”陳矩應和道。 就這樣,張曉很快就被告知,上班當天皇帝就要召見他。 …… 三日後,張曉又一次來到了禦書房內。 這次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總覺得今天的皇帝看到自己後心情格外的好,不過不管怎麼樣,領導心情好總是好事。 “陛下,臣小休了幾日,如今已經復崗。請問陛下召見微臣是有何事?”張曉問道。 “朕這幾日收到了來自倭國方麵的幾封奏報,都專門被挑出來了,你看看如今這樣子,是不是倭人要準備動了。”皇帝一邊問著,陳矩一邊把奏報遞給了張曉。 張曉看了一下幾封奏報,大概講的是倭人大肆采購火藥,擴充軍備,還在九州島靠近修築城池,集結人員。還有幾封是來自在倭明朝人的提供的情報,講倭人正在召集各地流浪武士,並且把復員的足輕征集回來。 “陛下,這就沒錯了,明年倭人必大舉入寇朝鮮。”張曉斬釘截鐵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