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從皇宮裡出來,第一時間就前往丁家書局。這一次跟皇帝尷尬的對話,給張曉深深敲響了警鐘,這外國歷史也沒有這麼好寫。 不過等張曉看到了丁家書局,除了丁掌櫃,張曉還見到了一個有些熟悉的身影在忙碌。 “李秀才,是你嗎?”張曉問道。 “之藻見過張侍讀。”李之藻向張曉答禮。 “看你這氣色是好了不少,這些天在忙,也沒有來得及過問你這邊。看樣子你是在書局這裡過的不錯。”張曉說道。 “張老爺,您是不知道,李秀才可是有大才。李秀才,要不我這個掌櫃讓給你了,你是書也能寫,算盤也能打,又是能說會道的。”丁老板笑嗬嗬說道。 “哦,振之老弟可是寫了什麼書?”張曉好奇問道。 “在下孤陋寡聞,之前還不知道張侍讀您的書一開始都是在丁家書局印的。您這邊寫了開頭的兩部作品《隋唐演義》和《說嶽全傳》,我挑了《說嶽全傳》來寫,現在基本是續寫完成了,丁掌櫃這幾日都在忙著把關我寫的書稿。”李之藻說道。 “《說嶽全傳》的稿子我這幾日都在看,已經翻的差不多了,本來我也準備明天就要書送到府上了,沒想到今兒趕巧,您有空能來店裡了。書稿在我那裡,您現在要查閱嗎?”丁掌櫃說道。 “那是自然,書稿在何處?既然是振之老弟的操刀,我就更得好好翻閱了。”張曉說道。 書局的小閣樓裡,張曉認真翻閱著這兩本書的書稿,丁掌櫃還有李之藻也坐在旁邊安靜等著。 “寫的著實不錯,振之老弟你辛苦了。”張曉說道。李之藻不愧是大才子,寫的書稿比起原時空的原著毫不遜色,好些章節的文筆還超過了原著。 “張侍讀您都把劇情提綱還有章節名都起好了,我隻是照貓畫虎而已,而且還有丁掌櫃和書局其他夥計的協助,要不然也不能這麼快順利寫完。”李之藻說道。 “丁掌櫃,《說嶽全傳》的稿酬我就留兩成就好,其他的稿酬你都和振之老弟這邊結算就好。”張曉說道。 “張侍讀,這可怎麼行。這個書的框架都是您寫的,我隻是代筆捉刀,就能拿個辛苦費就好,您怎麼能把稿酬算在我頭上呢。”李之藻趕緊回絕道。 “你寫的很好,我可不敢專人之美。剛才時間所限,我看的還不算仔細,以後再慢慢細讀。剛才通讀下來,看來你對嶽武穆頗為熟悉啊,裡麵寫的一些嶽武穆的小故事我都不知道。”張曉說道。 “張侍讀,我李之藻也是浙江人。嶽武穆的墓我去看過好些次,每次去到嶽武穆的墓前,就覺得周圍充盈這天地之正氣。嶽武穆的故事從小到大我也聽說了不少,家父家母一直教導我,要學習嶽武穆的精忠報國之誌的大誌向。小生每有懈怠之心,就會默誦嶽武穆的《滿江紅》,想起如今朝廷還為北虜所擾,就能生出發奮苦讀之誌。”李之藻說道。 “難怪這一本《說嶽全傳》,振之賢弟你能寫得如此之好。可惜嶽武穆之墓我也未能去親自去拜謁,說來實在是慚愧。”張曉說道。 “要是張侍讀哪日去了杭州遊玩,之藻如果身在家鄉,定要出來迎接張侍讀。杭州名勝古跡甚多,也有不少文人騷客留下的墨寶,張侍讀一定會喜歡上杭州。”李之藻說道。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哪日去了杭州,如果振之那是得空,也可以一起泛舟西湖啊。”張曉說道。 “那是自然,到時候振之就請先生品嘗品嘗我們杭幫菜,嘗嘗我們的西湖醋魚。” “可以換別的菜嘛?其實我不太愛吃魚。”張曉說道。 “那就太可惜了,不過杭州還有其他的美食和點心,還有我也知道哪一家的龍井茶好喝。在京城的龍井茶葉,喝起來總是有些不太對味,我一直在想是不是也和水有些關係。”李之藻開始大力推銷起家鄉的美食和特產。 “振之這是離鄉已遠,想念杭州山水了啊。”張曉說道。 “是啊,在家裡不覺得,在外麵待久了才覺得家鄉的好。”李之藻說道。 …… 和李之藻的一通閑聊,都差點讓張曉忘了自己的來意。 不過李之藻一走,屋內隻剩下了張曉還有丁老板二人,張曉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嚴肅了起來。 “張老爺,這是出了什麼事了嗎?還是第一次看到您是這種神情。”丁老板問道。 “丁老板,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帖木兒篇現在還在印嗎?”張曉問道。 “這倒是沒在接著印了,在商言商,其實這一本賣的不太好。”丁掌櫃說道。 “沒事,那就正好先不印了。《大國崛起》後續篇章可能也不能在書局這裡發行了,還望丁掌櫃能夠理解。”張曉說道。 “理解理解,朝廷讓我們賣什麼書,咱就賣什麼書。不過這《說嶽全傳》還有《隋唐演義》總不至於有啥問題了吧?”丁老板說道。 “《說嶽全傳》文稿我都看了,沒有什麼大的事。《隋唐演義》接著寫的話,玄武門那一段略過去吧,或者簡單說兩句,不用寫那麼細了。”張曉想了一下說道。 “這《隋唐演義》主要的故事,其實還是在瓦崗寨那一段,其他的刪刪補補倒也沒啥。這《隋唐演義》我也在安排人寫了,還沒有寫的那麼快寫到玄武門那一段,刪去玄武門那一段倒也沒啥。”丁掌櫃想了一下說道。 “丁掌櫃你自己把章節調一下就好,我這邊就沒啥說的了。書局多請幾個校對吧,要是出版些別的什麼書,一定要盯緊了,別有什麼犯忌諱的字眼。”張曉說道。 雖然皇帝隻是提了奧斯曼篇寫的很好,別往外發了。但是作為下屬,總要有一些舉一反三的主觀能動性,甚至於《大國崛起》的其他篇章,張曉都想緩緩再寫了。畢竟自己就是因為寫了《熙德之歌》喜提喝茶的,萬一寫佛郎機國哪一段故事又讓皇帝不開心了,還有沒有這麼好的運氣就不知道了,也先緩一會兒。畢竟手頭上的項目還有好些,忙別的項目也沒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