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朱檀? 這是在應天府禮賢下士文采風流的魯王爺朱檀? 聽著孫延年的講述。 湯和都有些懷疑人生了。 雖然,當初朱元璋賜婚的時候,湯和是不可能拒絕的,也不敢拒絕。 但在賜婚之前,湯和還是多少了解過朱檀的情況的。 朱檀是郭寧妃唯一的兒子。 平日裡喜好讀書。 待人謙和有禮。 因為郭寧妃和朱元璋算是患難夫妻了。 所以朱元璋對郭寧妃極為寵信,愛屋及烏,對這個朱檀,也是非常寵愛。 朱檀剛剛出生兩個多月就被封為了魯王。 他的魯王宮更是由其舅舅武定侯郭英親自督建。 天壇、地壇甚至魯王宮,都建造的極為宏大。 不管是為人,還是受皇帝的寵信程度,都讓湯和對這門親事極為滿意。 可是現在,當他聽到朱檀剛剛就藩,竟然是這般表現的時候,心裡頓時有一種將閨女推進火坑的負疚感和壓抑不住的怒氣! 老朱家的兒子雖多,且還在源源不斷地生,但其實,真正成氣候的少。 畢竟,除了太子朱標,其他人都是藩王,這輩子再也沒有向上的可能。 又個個出身富貴,朱元璋對這些子嗣寵溺無比。 導致這批王爺出去就藩後,難免都有些驕縱和昏聵。 原本。 自己還覺得魯王怪不錯呢。 當初甚至跟夫人誇下海口,說就憑皇上跟自己發小的關係,也會為自家孩兒尋一個好夫婿。 魯王,就是老朱家頂好的孩子! 雖然不如太子,也跟秦王、晉王是差不多的。 但是現在看來,湯和可是太後悔了! 後悔到姥姥家那種! 勾結地痞流氓,禍害百姓、閹割男童隻是為了煉丹,甚至還沉迷修仙,求長生! 剛剛就藩一個多月,就能在自家藩地上作出這麼多事,朱檀在老朱家這麼多敗類兒子當中,也是相當炸裂的存在了。 目前看來,就是最差勁的那個! 這下自己可怎麼跟夫人交代啊? 朱檀這小兔崽子,這不是坑本國公嗎? 一時間湯和越想越氣,忽然。 猛地拔出腰間長劍。 嘩啦——! 長劍亮出劍芒,斬斷了他麵前的桌案。 眾人被嚇了一跳。 孫延年知道,湯和這是氣憤朱檀胡作非為呢! 畢竟,朱檀是他的女婿。 朱檀不成器,他女兒也要受苦。 這也讓孫延年心裡隱隱生出一種報復的快感。 這不是活該嗎? 誰讓你非要逼著我說你女婿的事呢? 咱實話實說了,你自己受不了了吧? 孫延年明知故問道:“國公爺,您如此激動是為何?” 湯和看了孫延年一眼。 眼睛裡幾乎噴出火來! 你說為何?你說為何? 我這個老丈聽到女婿不成器,生氣還不行嗎? 別人不知道,你們這些大明高層的官兒還能不知道? 不過。 湯和就算真的很不爽朱檀如此胡鬧,也不能明說! 畢竟他隻是國公,朱檀卻是親王。 自洪武十三年胡庸案爆發以來,朱元璋對淮西勛貴和王公大臣的清洗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甚至連太子朱標的老師,大儒宋濂也險些被賜死。 還是朱標拚命力保,不惜投河自盡相逼,這才讓老朱放棄處死宋濂的打算。 但還是將他流放發配,最終客死異鄉。 湯和雖是武將,但為人極為精明,又怎麼會看不出朝中動向和這位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心思? 宋太祖趙匡胤在事成之後可以跟老部下們杯酒釋兵權。 但自己這位發小卻不是那麼柔和的人。 麵對威脅,他唯一的選擇就是殺! 殺個人頭滾滾,乾乾凈凈,那自己的子孫後代就穩如泰山了! 你有威脅他要殺。 沒有威脅,他逼你有威脅,也要殺。 逼迫也沒用的情況下,他還能東拉西扯地將你牽連進來殺! 別看已經爆發了空印案和胡惟庸案。 但湯和心裡清楚。 這洪武朝的腥風血雨,還長著呢! 現在湯和明顯可以看出來,很多人哪怕是想功成身退,如戰國範蠡、漢時張良那般,落個歸隱田園,做富家翁的結果,都是很難的。 因為你好端端地不做官,反而能看出老朱的心思。 在他看來,那就是危險的表現! 還是必死! 當年誠意伯劉伯溫的下場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所以,現在立下大功的這些人,實際上已經陷入了死局。 給朱元璋繼續好好乾,立下汗馬功勞,可能接下來就要被視作威脅鏟除。 不給朝廷效命,一心想著急流勇退,依然會被視作威脅,還是難逃一死! 這麼緊張的環境之下,湯和感覺每一天自己都在走鋼絲! 所以。 現在他在山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更加謹小慎微,不敢有絲毫逾矩。 若是現在真的擺出老丈人態度,指責朱檀,估計要不了多久。 自己的言行就會出現在陛下的桌案前。 到時候,自己的頭上馬上就會冒出一個大大的“危”字。 所以湯和並沒有將話鋒轉到朱檀身上。 反而瞪了一眼孫延年。 “孫大人!你明知道魯王爺做的這些事情不妥,為什麼不阻攔?兗州雖然是魯王的藩地,但也是你山東布政使司的轄地!出了這麼多事,伱不聞不問,現在卻跟本國公告狀,是何居心? 孫大人,你有負皇恩吶!” 聽到這話,孫延年險些想抽自己一個嘴巴! 這信國公也太狡猾了吧! 他真的是武將出身嗎? 明明是魯王朱檀在自己的封地上胡作非為,你怎麼能一轉身就怪到我山東布政使司身上? 回旋鏢打的也太狠了! 我區區一個正二品官,有什麼資格去管超品的王爺? 是嫌自己九族活的太長了? 你身為人家的老丈桿子,連個不字都不敢說,現在反而讓我管,憑什麼啊?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盡管心中有百般憤憤不平。 但孫延年不敢表現出來分毫! 畢竟,人家是超品國公,陛下的發小,正經八百的欽差大臣,身份貴不可言。 自己區區一個二品布政使,國公爺說什麼,他都得認! 孫延年賠笑道:“國公說的是,下官確實有失察之罪,還請國公恕罪。”
第二十四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