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光幕中稱嬴政為‘千古一帝’的朱祁鎮,則是充滿了自信,嬴政一個暴君因為統一六國就被天幕成為‘千古一帝’,那麼如果自己禦駕親征,發兵瓦剌,肯定也會想嬴政一般被光幕稱贊吧! 於是對身邊的於謙說道:“於謙,朕決定了,要禦駕親征,征服瓦剌。” 看到朱祁鎮一臉勢在必得的樣子,於謙不由得勸道:“皇上,您根基尚未穩固,我大明也需要休養生息,此時出征怕是不妥啊!” 看到於謙又來掃自己的興,朱祁鎮心中一陣惱火,心想,於謙,爺爺不殺你,我爹不殺你,可自己,終有一天要殺了你。 旁邊看到朱祁鎮一臉不悅的王振連忙給他遞了一口熱茶,一臉小人得誌的說道:“皇上是天下人的主子,皇上讓做什麼我們這些下人邊照做就是了,於大人,您是想抗旨不遵嗎?” 聽到王振把自己的心裡話說了出來,朱祁鎮也一臉懷疑的看著於謙,想知道他的回答。 於謙連忙躬身行禮道:“皇上,臣絕無此意,臣所說的一切都是為了天下的百姓啊!” 於謙不說還好,一說朱祁鎮就渾身叛逆了起來,惡狠狠地盯著於謙質問道:“哦~,於大人是忠於天下的百姓,不是忠於大明的皇上啊!” 於謙看著朱祁鎮冰冷的眼神,緩緩下跪,說道:“臣,是為了大明的百姓,亦是為了大明的江山,還望皇上明鑒!” 緊接著,一眾大小官員下跪為於謙求情,說道:“還望皇上明鑒。” 看著一個兩個都護著於謙的大臣,朱祁鎮更加火冒三丈,把手中的茶杯狠狠一摔,生氣的大吼道:“反了,你們都反了!” 而此時身處乾清宮的乾隆確實一臉嘲諷。 對身邊的和珅說道:“像秦王此等暴君,怎能稱其為‘千古一帝’!” 聽到乾隆此話的和珅連忙諂媚的說道:“是啊皇上,要臣說啊!您勤於政事,愛護百姓,創建大清盛世,您才是真真正正的‘千古一帝’啊!” 聽到和珅的馬屁,乾隆不免開懷大笑。 覺得確實沒錯,自己創建盛世,讓百姓安居樂業,甚至連英國國王都寫信表示願意臣服自己的大清,自己難道還不是“千古一帝”嗎? 而一旁的紀曉嵐則是苦笑著不說話,他們這個皇上啊!未免也太自大了些!可自己卻是不敢如同魏征般諫言。 畢竟乾隆可不是李世民。 看完之後,林清石又看到一個感興趣的標題: 【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秦始皇的格局有多大】 看到光幕中的‘老祖宗’三個字,嬴政不由得驕傲的抬起頭,光幕這是要說後世子孫對自己的評價嗎? 而看到光幕的其他各個朝代之人也感到疑惑,‘老祖宗’,難道這光幕不是神仙顯靈,而是大秦後世之人所創。 可秦已滅亡多年,而今突然出現的天幕,又意味著什麼呢? 眾人還在思量,隻聽光幕發出聲音來: 【所以歷史的遺憾是什麼呢?是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卻被後世稱為暴君。】 【秦始皇的格局有多大呢?他一輩子沒有立皇後,專心搞事業,在那個隻靠一封書信的時代,他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他焚書坑儒,焚的是部分諸侯國史書,而先秦諸子百家的藏書都作了保留,他坑的是哪些胡說八道的術士,從未殺過一個忠臣。】 【1975年出土的文物中顯示,如果服徭役遲到最多就是挨罵,罰做鎧甲,若因天氣等原因耽擱可以免除處罰,他用自己的名義修建兵馬俑,用極具色彩的陶勇代替活人,隻因戰士們戰死之時不曾留有遺言,隻為英靈返秦,能有一歸處。】 【被父親拋棄,被母親背叛,統一六國後,也隻是想要百姓免受戰亂之苦,他又有什麼錯呢!】 【隻有真正的了解了他之後,才會明白他為什麼那麼想長生不老了。嬴政13歲登基即位,22歲發力親政,39歲實現了中國的第一次大一統。】 【身高八尺有餘,起長城抵匈奴,保華夏穩固,他還提倡男女平等。若有家庭暴力或婚內出軌者,當時的懲罰都是極重的。女性在秦朝的地位也就得到了保障,他不願遵循禮節讓活人陪葬,選擇用泥土捏成的兵馬俑代替,他還有那麼多夢想沒有實現,可能這就是他渴求長生的原因吧!】 各朝眾人都一聲不吭的看著天幕中訴說的秦始皇的功績,在他們的印象裡,嬴政是殘暴的,是任用小人禍國殃民的,所以他們實在是沒有想到,天幕會顯現出秦始皇的另一麵。 原來秦始皇的一生是如此的波瀾壯闊。 有別朝代女性看到光幕中秦始皇對女性的尊重,不由得十分羨慕,尤其是清朝的女性,他們已經被所謂的父綱禮節壓得太狠了。 什麼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她們這短短的一生,從來沒有為自己而活過。 所以當看到天幕中對秦始皇嬴政提倡男女平等,她們除了驚訝更多的就是羨慕。 原來真的有女人可以活得有尊嚴有骨氣。 而看到光幕的男性,心中則是生出了想要一統天下,成就一番霸業的雄心。 他們也想要如同秦始皇那般,不說名流千古,也願戎馬半生,建功立業。 【他說:那些人從未站在真的高處,如何理解朕眼中的風景,怎敢評判朕功績。】 【所以,秦始皇嬴政,是真正的罪在當代,功在千秋啊!】 聽到‘罪在當代,功在千秋’這八個字,嬴政不由得眼眶一熱。 是啊,哪怕自己在如今世人眼中是罪無可赦的,可以後呢?以後的世人懂他啊!知道他的功績他的為難,也知道他的雄心壯誌、為國為民。 這就夠了,這就夠了! 劉徹看到天幕中秦始皇的功績,不由得感嘆道:“先前之知道秦之暴政,卻不知秦王之艱難啊!” 可轉念一想,秦的覆滅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他不知道嬴政是否功在千秋,但罪在當代確實是真的。 要不然秦又怎會二世而亡呢! 朱元璋看到光幕中的內容,也是深深的大受震撼。 原來自己所以為的暴君,隻是秦王的一麵,他還有那麼多不為人知的真相。 自己和嬴政一樣,都是開國之君,勢要比他更加勤勉愛民,這樣才不至於落得他那般的下場,如此,後世或許也會認為自己是個‘功在千秋’的好皇帝。
第6章 罪在當代 功在0秋(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