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煮1鍋王8湯過來!(1 / 1)

“殿下,劉伯溫求見。”   沒過多久,雨化田走入文華殿內,輕聲稟報。   朱雄英緩緩睜開雙眸,露出笑容,吐出一個字:“宣!”   ...   “臣,劉伯溫,拜見殿下!”   劉伯溫走入文華殿之中,看著端坐於主座之上的小小身影,他甚至有了些許錯覺。   好似....   這位皇太孫殿下,就是為了這個位置而生的。   這種感覺不僅僅是因為朱雄英的身份,而是那股子...勢!   一種朝堂之上,盡在我掌控,鄉野之間,心中常念的感覺。   “青田先生免禮。”   朱雄英笑了笑,右手輕抬,看向雨化田道:“青田先生年邁,為其搬一張凳子過來。”   如此話語說出,劉伯溫先是微微一怔,而後心頭百感交集。   青田先生,   自打自己入了朱元璋麾下,得了個參謀一般的職位後,便再也無人這麼叫過他了。   可是,   在劉伯溫的心中,恰恰是這個稱呼,才讓他最有觸動。   三兩青書歸鄉野,無花無酒鋤作田。   這才是經歷了風浪,兵禍,朝政之後的心境。   “臣,多謝殿下!”   劉伯溫長長行禮,而後坐在凳子之上。   “殿下,臣有一事不解,殿下在朝堂之上,為何要為臣開辯?”   劉伯溫看向朱雄英,終於是開口問起了正事。   如今朝堂之上,他劉伯溫可謂是神憎鬼厭,不說軍伍的淮西武將,就連文官集團,在李善長的帶領下,也對自己除之後快。   這位皇太孫殿下留在應天府監國,依照常理,應當要拉攏李善長這個中書省左丞相,便可安穩度過監國之期。   可是....   朱雄英卻為了他劉伯溫,將數十位官員拉出去廷杖,更是直接責問李善長。   如此之舉,若是尋常孩童也便罷了,劉伯溫隻當其年幼無知。   可朱雄英展現出來的聰慧,絕對不會想不到這些。   “孤從未開辯,孤隻是不想名臣遲暮。”   朱雄英淡淡開口。   此話說出,劉伯溫微微一愣,旋即默然!   名臣遲暮....   “昔年皇爺爺舉義兵,青田先生襄助,軍伍方可壯大,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如今盛世降臨,豈可將功臣棄之一旁,如拋敝屢?”   朱雄英淡笑一聲,開口說道。   此話說出,劉伯溫反倒是緩緩搖頭:“臣隻不過鼓唇搖舌之徒,哪裡擔待得起功臣二字...”   豈料,   劉伯溫話還沒說完,朱雄英收斂笑容,直接開口打斷:“至正二十年,陳友諒攻陷太平,此正氣焰滔天之時,青田先生與皇爺爺言‘天道後舉者勝,吾以逸待勞,何患不克,莫若傾府庫,開至誠,以固士心,伏兵伺隙擊之,取威製勝,以成王業,在此舉也’。此乃壯我大明之心。”   “至正二十七年,滅元方略難定,青田先生嘔血定軍機!”   “吳元年,青田先生勸皇爺爺‘買善’,安撫民意。”   “大明立,青田先生又拿起了最為燙手的糾察之職,巡督百官!”   “青田先生非功臣耶?便是皇爺爺聽到,亦是大怒!”   這一番話說出口,劉伯溫麵容顫動!   他怎麼也沒想到,這位皇太孫殿下居然將自己的事跡記得如此清楚。   而且...   當年他諫言攻打陳友諒,那是與洪武陛下的密語!   洪武陛下將之告訴皇太孫殿下,何嘗不是也在記掛著自己?   “青田先生,您乃我大明的英雄肱骨矣!”   朱雄英起身,對著劉伯溫緩緩行了個半禮作揖。   此等禮數,若是尋常還好,不過是皇家子弟對於長輩大臣的尊敬禮數。   但是此時...   朱雄英可是當朝監國太孫!   這一個禮數,便是將他劉伯溫給高高抬起來了啊!   “殿下,萬萬不可啊!”   劉伯溫大驚失色,便是起身,而後準備跪下。   豈料,   朱雄英行禮未起,隻是喃喃了一句:   “我偌大的大明朝,容得下先生。”   “我偌大的大明朝,也需要先生。”   此話說出,劉伯溫如遭雷擊!   他沒有想到,自己在皇太孫殿下的心中,居然是如此...重要!   朱雄英抬眸,發現劉伯溫滿目震驚的模樣,微微一嘆道:“青田先生與皇奶奶的約定,幫皇爺爺五年。”   “此事雄英亦是了解。”   “但...大明不能沒有先生!”   “先生...雄英懇請先生,再多為大明盡些心力吧!”   “奪情之過,我朱雄英願受天譴,便是折壽殞身,也不願我大明,失先生此等良才啊!”   此話說出,劉伯溫已經不是震驚了,而是...渾身發抖!   這種為人賞識的感動,上位甘心折壽的誓言,劉伯溫哪裡體會到過?   昔年他在元朝當官,為朝中官員攻訐。   後來在紅巾軍參謀,朱元璋雖是信任,但也是當謀士,智囊。   現在,皇太孫殿下居然...要折壽殞身,讓自己留下?   饒是之前心心念念五年之約,想要回家鋤田的劉伯溫,此刻亦是淚流滿麵。   “太孫殿下此言,折煞老夫!”   “殿下,臣願意為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為大明基業,臣...便是嘔心瀝血,不敢有分毫懈怠啊!”   這一刻,劉伯溫徹底被朱雄英征服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單單是因為朱雄英說的這些話,還是因為朱雄英做的這些事!   與當朝相國徹底站在對立麵,將數十位官員拉出去廷杖!   做這些事,隻是為了挽留自己這把老骨頭,為大明再盡些氣力。   話可以騙人,但是行動...永遠是最真誠的表達!   劉伯溫便是聰慧,亦是對朱雄英感恩戴德!   他一揮袍袖,而後猛然跪下。   花白的頭顱低垂,兩行清淚簌簌而下,竟是感動至此!   “先生請起!”   “以後,便請先生為雄英,出謀劃策!”   朱雄英見狀,連忙上前將其扶起,親手為其拭去眼淚。   “老臣,遵詔令!”   劉伯溫含淚點頭,眼眸之中,盡是感動。   ....   讓人送劉伯溫回去之後的朱雄英笑得很開心。   這可是在史書上能跟諸葛亮比較聰明才智的劉伯溫啊!收入麾下,這種開心程度,絕對比那些無腦小說裡麵收女人進後宮要強得多!   最關鍵的是...他現在就是缺人才!劉伯溫是個妥妥的多麵手啊!   想到這裡,朱雄英擺了擺手,喚來雨化田:“雨化田,讓人煮一鍋王八湯過來。”   “剛剛發誓折壽殞身,現在得補補!”   好事兒歸好事兒,壽命不能少是不?   老天爺萬一當真了呢?   不過.....   朱雄英在樂嗬之後,看著案桌上堆積如山的奏疏,陷入深深沉思。   好像...自個兒還缺個苦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