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進化的盡頭是毀滅(1 / 1)

海星是一個相對而言自然形成的行星,我們對這顆行星的改造僅僅隻有加速其衛星的形成和大氣含氧量的微量調整而已。通過交流,我們也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下其他四人小隊的工作,他們對目標行星的改造也都大抵圍繞這些細節展開。稍微過分一點的手段,無非也就是加速恒星的生成過程、目標物種RNA或DNA的播撒、微調行星軌道等等之類了。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這些手段,很大一部分來源於那蹉跎的90萬年。在那90萬年的時間裡,我們集合了族群迭代了幾百億年的全部科技,試圖找到瓦解超級黑洞的辦法。最後的實驗是成功的,我們找到了控製三維宇宙基本力的辦法,並成功地阻止了一顆恒星級黑洞對周圍物質的吞噬。我們現在給予海星的反重力科技,便是那個時候的產物。那次實驗的成功,並沒有讓我的先輩們欣喜多久,因為那次實驗,幾乎耗盡了我們所掌控的全部能源。除了那顆恒星級的黑洞外,本宇宙內還有數以古戈爾計的超大質量黑洞,有些超級黑洞甚至是數個超大質量黑洞相互吞噬融合後的產物。想要通過控製宇宙基本力的方式阻止這場宏觀物質宇宙的終極災難,我們需要的能源總量等同於本宇宙的全部能量。   母星聯合會後來的決策是對的,在最後的10萬年時間裡,我們一方麵運用時空曲率技術,利用當時掌握的剩餘能源,讓母星以無限接近光速的速度遠離本宇宙的黑洞群;另一方麵調轉研究方向,轉向微觀基本粒子領域深入研究,力求在災難來臨之前,在微觀層麵尋求有效的庇護所。   自由意識的解禁,讓先輩們的科技水平發生了上百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迭代,先輩們以誇克為基礎原型粒子,在其基礎上又做了數十萬層拆分,終於在一個極其微小的量子層麵上,找到合適的庇護所。這個層麵的粒子,相對於宏觀物質,基本上等同於虛無,以至於宇宙坍縮成奇點以及緊隨其後的大爆炸,對這個層麵的量子世界幾乎產生不了任何作用。   相較於拆分微觀粒子,讓我們成功地“住進去並隨時能走出來”就顯得簡單的多了。先輩們在拆分微觀粒子的研究中,衍生出很多其他有用的應用技術,比如,將我們的意識和記憶以微觀粒子的形式進行活化抽離,脫離了宏觀物質身體的我們,繼續以微觀意識生命體的形式,以那個幾乎等同於虛無的微觀量子為載具繼續生存。微觀量子載具的能量消耗極低,在能量守恒定理的加持下,在理論上我們幾乎是永生的,無論宇宙經歷多少次熵增輪回,都不會對我們的意識生命本體造成多大的影響。   在至高統帥的高尚意誌下,我們沒有止步於生命的永生,破解宇宙的終極規律,讓宏觀宇宙世界獲得永恒的繁榮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微觀意識生命體的我們雖掌握了頂級科技,但以微觀粒子為載具的我們,無法對宏觀物質做出任何改變。   在那一輪宇宙大爆炸之後存活下來的我們,被至高統帥根據不同的個體屬性,挑選出了20萬族人,寄生在一種新生宇宙中最原始、最常見的,以微量元素核聚變為能量供給的晶狀體矽基生物體內。這也是72、159、344和我現在的生命形態。我們被按照4人小隊的編製,編織成了5000多個小隊,執行終極任務的第一步,即在新生的宇宙中或發現或培育合適的宏觀生命體意識宿主,對於宿主的要求隻有一個,具備多樣化的超級大腦,那是進行超高速量子計算的硬件。   我們作為先頭部隊,在執行第一步任務的過程中也有種類繁多的執行細節,除了《區別對待統禦意識和自由意識生物的行為準則》外,還有另外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因為微觀意識生命體本身沒有繁育能力,族群的總量被至高統帥視為最為重要的不可再生資源,為了保證我們的個體安全,我們被要求不能貿然前往任何未被至高統帥認定為安全的環境中進行執行工作。介於該規定,我們以自我個體為原型樣本復製出了二代品,這些被復製出來的二代品具有與母體相同的性格和技巧特長,並具備受母體統禦的個體意識。在復製二代品之前,我們會對接下來要進行的工作進行評估,為其賦予適量的科技知識,以便於他們更好的執行具體工作,但他們無法通過學習,在某個領域內突破“出廠設置”。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量子糾纏的通訊方式,不間斷監視他們執行任務的全過程,在這個監視過程中,我們甚至能夠知曉他們的思維變化,並通過這種通訊方式向他們下達指令。   從客觀上來說,二代品在我們麵前是透明的,他們於我們母體而言,是不存在任何秘密的。不僅如此,我們對自己復製出來的二代品是具備絕對意識統禦的,他們應該不折不扣的執行母體下達的任何指令才對。我實在不能理解,這次的二代品為何接收不到我的指令,甚至在他的思維深處,我無法挖掘其更深層次的思維變化。以至於,現在在海星上出現了危險的“監控真空期”。   原始的矽基生命體雖然也有用於思考的大腦,但這種大腦的結構太過原始,以至於以其為硬件進行量子計算的效率非常低。經過漫長的等待,我們終於得到基於海星目前的客觀情況得出的結果。結果顯示:   1、若立即銷毀海星,開始下一段全新試驗,從目前的位置出發,到新恒星係內產生高等生物,需要等45億個海星年。   2、基於蛸族的大腦容量、科技與文明發展的不對等、二代品言論的刺激等多方麵客觀因素計算,蛸族不產生自由意識的可能性為45%,大範圍產生自由意識的可能性為45%,小範圍產生自由意識的可能性為5%,剩下5%為無法預知的混沌結果。   2.1蛸族若不產生自由意識,海星將在200年內產生適合母體降臨的所有條件;   2.2蛸族若產生大範圍自由意識,蛸族將會因為自由意識激起嚴重的內部矛盾,並在90年內因為與其文明發展程度不等價的科技,而爆發足以毀滅海星的大規模戰爭;   2.3蛸族若產生小範圍自由意識,蛸族內部將會產生小規模戰爭,根據現如今蛸族各勢力的分布,將會發生持續20年的小規模戰爭,因為戰爭影響,海星將在310年內形成適合母體降臨的所有條件;   2.4混沌結果不可預知。   3、因混沌不可預知的結果出現,無法給予較合理的行為方式推薦。   5%的混沌不可預知結果?   從執行任務到現在,我們從來沒有計算出不可預知的結果來。159一度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計算過程出現了問題,於是又讓我用我的宿主硬件計算了一遍。經過一番長時間的折騰,除正在駕駛飛船無法被喚醒的72外,我們三個人都計算了一遍,三次計算均指向同一個結果。   我們無奈的向至高統帥匯報了海星的情況,收到的結果卻是讓我們自行處理。   因為海星上現在處於“監控真空期”,我們三人在對海星事務的處理上,就不存在誰主導了。按照慣例,年長者此時更有發言權。159這樣說道:   “現在隻能用比較法解決問題了……”   344這次一反常態地接受了159的建議,因為這個建議至少讓他離徹底銷毀海星更近了一步。計劃內容如下:   1、159和我的二代品微觀意識生命體,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蛸族新生兒進行意識寄生,介於我的二代品發生過不可控事件,按照先知降臨的儀式規則,10年後由159的二代品以先知的身份出現在蛸族麵前,引導蛸族正向發展。我的二代品則潛伏在蛸族社會中,伺機進入核心科技圈,輔導並監管蛸族科技發展。   2、在為期10年的“監控真空期”內,若蛸族出現大範圍自由意識,則立即銷毀海星。4人小隊開始尋找新的目標恒星係,繼續接下來的工作。   就目前來看,這個計劃是損失最小的方案,就算出現大規模自由意識,我們也不過浪費了幾十年而已,但若沒有發生大規模自由意識,我們將至少提前45億年向至高統帥提交任務成果。   盡管這是個損失最小的行動方案,但我還是有些擔心,問道:   “還有5%的混沌不可預知怎麼處理?”   對此,159輕鬆回應道:   “9147,你是我們族群最後一批出生的個體,很可惜那時的環境已經非常惡劣,你們沒有經歷過自由意識的洗禮。自由意識狀態下的個體,一般會去親身體驗這種混沌的不可預知,而後再對其做經驗總結,很多新科技或新思想便是在這種不可預知的混沌之後產生的。”   我和159的二代品很快找到了合適的新宿主,通過他們在海星上的監視器,我們時刻監視著海星上的一切。失去先知和科學官後,蛸族的星際海洋艦隊建造工作並沒有因此而擱置太久,得益於159的二代品授予的反重力技術,蛸族的科學團隊隻需要將這些已經掌握的技術進行實際應用,兩年過後蛸族的第一艘以反重力技術為核心的大型行星際實驗海洋飛船,搭載著20名蛸族宇航員成功抵達海星的太空高軌道。但是很可惜,因為未完全掌握水膜的形態穩定技術,這艘幾乎呈透明狀的海洋飛船,在進行極限速度測試時解體了。其內的海水在水膜解體的一瞬間,被太空的超低溫速凍成一大塊堅硬的冰球,其內的20名蛸族宇航員還沒來得及驚恐,便被速凍定格下來。好在蛸族特殊的身體結構,讓他們免於在極低溫度的冰凍下喪命。被救援隊救回海星後,他們總結失敗的原因,馬上又開始進行第二輪的建造實驗。第二輪實驗比第一輪多堅持了10分鐘,再然後是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終於在“監控真空期”的第五年,蛸族的科學團隊終於從36次失敗總結出的經驗中,熟練地掌握了水膜形態穩定技術。不僅如此,這36次實驗還為蛸族的科學團隊衍生出很多新的科技應用,比如目標物的反重力應用,幫助蛸族提高了物流效率;又比如水膜形態穩定技術衍生出來的小型水膜彈,多次幫助蛸族抵抗海底火山的噴發,這讓蛸族的一座大型海底城市免於因海底火山噴發而被毀滅……   技術的躍遷,讓蛸族統帥漸漸從失去先知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他為自己的科學團隊感到驕傲的同時,漸漸淡忘了我們之於他的震懾,他甚至開始下令自己的科學團隊,批量製造行星際海洋飛船,擁有200艘艦船的星際海洋艦隊在“監控真空期”的第八年建成。   蛸族的效率讓我們小隊欣喜若狂,就連344也不再成天嘮叨要將這些蛸族銷毀掉了。這個擁有200艘艦船規模的星際海洋艦隊,將在蛸族統帥的帶領下,探索未知的宇宙空間。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在對我們的本體來說安全的環境下,駕駛矽基生命體飛船悄悄接近蛸族統帥所乘坐的艦船,以我們四人小隊中任意一位的母體能力,都能輕鬆擊潰他主體意識、占據他的大腦和軀體,然後通過蛸族統帥的意識統禦,控製全體蛸族,屆時海星便具備大批量母體和二代品降臨的全部條件了。   眼看成功在即,我們將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蛸族統帥製定的航行計劃上,因此忽視了很多其他的事件,這其中包括蛸族科學團隊的集體叛逃。   這次的叛逃因自由意識而生,好在產生自由意識的不是蛸族統帥,而是一次次突破科技壁壘的蛸族科學團隊。事後,我們曾針對這件事做過研討,我們一致認為,在自然演化下,無論什麼物種,其科技的迭代更新,必然伴隨著文明的與時俱進。這些蛸族的科學家沒有受到任何來自外界言語或行為上的刺激,在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失敗後,他們最終獲得了成功,若說一定有什麼事刺激了他們,我們想應該就是經歷了數次失敗後的成功吧。經由自己大腦獨立思考後獲得的成功,不僅讓他們的理性意識得到洗禮,他們的感性意識也得到了同步的升華,被統禦的行為慣性在這一刻被踩下一腳剎車,禁錮的思想得到了完全的解放,這才有了思想和行為上的雙重解放。   不同於指揮官,主腦異常發達的蛸族科學團隊並沒有正麵與蛸族統帥發生沖突,他們雖自認為自己是龐大蛸族中的佼佼者,但他們也清醒認識到,他們的數量隻是整個族群中的冰山一角。無謂的反抗,隻會讓他們最終落得個和指揮官一樣的悲慘下場。科學團隊商議後一致決定,駕駛新建成的行星際海洋艦船逃出海星。為防止蛸族統帥對他們的追殺,在出發前,他們將剩餘的艦船全部摧毀。   在我們當時看來,事態雖然緊急,但仍屬於小範圍蛸族的自由意識覺醒,雖然是低概率事件,但仍在可控範圍之內。為了應對這一變故,159、344和我商議,讓159的二代品提前在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的新宿主的身體裡覺醒,讓蛸族的新先知提前上線。   看似失衡的事態穩定了下來,159的二代品比我的更具蠱惑力,蛸族統帥在他的引導下,穩定住了海星的局麵。兩年後,我的二代品成功上線,在先知的操作下擔任起組建新科學團隊的任務。又過了三年,更加龐大的星際海洋艦隊建立起來,在星際遠征的前夜,我們準備向我們的至高統帥匯報海星的成果時,159和344發生了一些分歧。   159認為目前海星已經具備降臨的所有條件,他說道:   “……就連那個搖擺不定的蛸族統帥,現在也不敢再提帶少部分蛸族遷居其他星球的傻話了。一切盡在掌握!”   344則一反常態地嚴謹說道:   “從形式上來看確實如此,但目前的情況並不符合先前的計算結果。小規模自由意識的產生,並未造成為期20年左右的小規模戰爭。基於目前的形勢,現在既不屬於不產生自由意識的結果,也不符合大範圍產生自由意識的局麵,更未發生小範圍自由意識產生後為期20年左右的小規模戰爭。所以,我覺得現在尚處在5%混沌不可預知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盲目降臨海星,很有可能發生某些不可預知的危險。”   159對344的分析不置可否,他提議針對目前的情況,再進行一次量子計算,將不可預知的未來,交給先進的科學技術,這次的計算不使用落後的矽基生命體大腦,而是借由我的二代品宿主,使用發達的蛸族大腦進行。   簡潔的結果很快便出來了,隻有短短的一句話:   於第10天後銷毀海星及海星軌道上一切蛸族生命。   “這算什麼結果?”159憤怒地罵道,“9147,是不是你的二代品又犯糊塗了?向你匯報了錯誤的計算結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麵對159的挑釁,我也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平,回道:   “二代品沒有機會向我匯報,這是我通過量子糾纏的手段,直接看到的計算結果。如果不信,你可以讓你的二代品再算一次。”   159當然不信,他對蛸族這種奇特的碳基生物傾注了無數心血,作為科學狂人的他,認定蛸族的生物特性將會是新宇宙目前最先進的生物種類,他不甘心將這種先進的生物抹殺掉。   第二次結算結果很快出來,所得到的結果與第一次計算一字不差,159徹底啞了火。這下輪到344發言了,他戲謔地說道:   “嗯……要用什麼手段消滅這些八隻觸手的蛸族呢?不僅僅是海星上的蛸族,還有海星軌道上的蛸族呢!看來,隻能用可控二維化了!哦……不不不……計算指令是銷毀,如果將他們二維化的話,他們仍會以二維生命的形式,存活在二維世界呢!看來要用他們意想不到的方式呢!用粒子加速球好了,把功率調整到最大。”   344戰爭狂人般的自言自語,惹得159幾乎精神崩潰,他歇斯底裡地與344爭吵了起來。   我不喜歡爭吵,因為在絕對正確的計算結果麵前,爭吵沒有任何意義。我隻是好奇,海星將在10天後發生什麼?按照計算結果執行後,我的二代品將失去海星大氣層和海洋的雙重保護,他的意識本體會因為恒星中微子輻射中某些對微觀意識生命來說足以致死的粒子射線徹底殺死,他會記恨我這個母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