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意義是活著本身(1 / 1)

之前在寫鬼川龍介,懷疑過這個名字實際起源於芥川龍之介。因此看了他的小說。   怎麼說呢?有著他所在的那個時代的作家的特點吧。特別是那句話:   你們還有旺盛的生活欲望嗎?   我沒有,我隻有創作的欲望了。   三十五歲的芥川龍之介服安眠藥自殺。說實話,我不懂。剛滿十八周歲的我覺得生活才剛剛開始,無論是職場,情場,友誼,遊戲。一切都才起了個頭,充滿著未知。莫說十七年的時間,便是活到八十歲都還有沒體驗完的內容。   我的爺爺退休之後,上山合夥養雞,養了一條狗。他會做木匠活,會做菜做飯,意外發生之前還學會了刷抖音。七十幾歲的他雖然因為身體原因沒法喝酒(這是他最喜歡的事)但照樣每天都有新的內容。   那個世紀末的時代,確實很壓抑。但照樣能活得精彩,活得自在。現在也是一樣,眼界放開,生活到處是驚喜。   有人說,未經他人苦,休勸他人善。所以,我覺得我有資格說這句話。   所謂墨染的前世記憶,是我真實的經歷。我同時站在欺淩者,被欺淩者,旁觀者的角度。   小學時,其實根本沒意識到是在欺淩。隻是覺得很好玩,我不知道當時的其他人是怎麼想的。那時是覺得念什麼話把別人激怒,控製住他很好玩。直到,我看見他的眼睛。   不是什麼煽情,我永遠不會忘記那雙看向我的眼睛。那是充斥著絕望和無助的眼神,震撼我的不是他舉起的椅子,而是走投無路的絕望。   之後,我問自己。我有什麼資格做這些事情?被我嘲笑的生命和我有什麼區別?   於是,我想退出,我想去阻止。成功和那位被欺淩者成為好友。但我沒有那個能力,去製止已經開始的事。   然後是初中,一開始我就無意中觸怒了我的班主任。於是,我體會到了被欺淩者的感覺。   當自習時間被關在門外,當被同學扭住稱之為“逃課”時。我真的體會到那雙眼中絕望的來源。因為已經無路可走,因為靠自身的力量無法破局。隻能忍受無盡的折磨。   火種同學曾經問我是怎麼無視那些惡毒的諷刺。很簡單,那些東西真的太小兒科了,相對於初中。   之所以相信天賦可以被創造,是因為本人就是一個例子。但這不是什麼正麵向上的例子。   最開始學科學,學化學隻是想要知道怎麼毒死自己的同學。然後是欣賞班主任(也是科學老師)每次公布成績時吃蒼蠅一樣的表情。就這樣從倒數到單科狀元。   沒瘋掉去跳樓或者上吊,之前似乎也模糊的提過了。初二的時候,我知道了什麼叫朋友。初三的時候,我見證了真正的老師。至今,和友人一同采摘過的黑梅地,那種不知名的植物依舊繁茂。那是我活過那段扭曲的時光的唯一原因。   所以,我相信我有資格說,無論怎麼黑暗,世界上永遠存在光明。難題無法抹殺希望,黑暗也無法驅逐光明。   畢竟,活著這件事本身,就是希望。   哦對了,墨染也對盾子說過:   “江之島盾子,你不配稱之為絕望。”   是否有過和我一樣經歷的人,或者你有什麼感觸。請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