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問道問心問教(1 / 1)

問辰 墮落辰 4613 字 2024-03-16

儒生為辰明勘茶,淡的仿佛是舊友應邀而來的一場普通相會。   辰明沒有說話卻也並不意外,從那玉佩上的文字他就有了點兒猜測,隻不過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但現在想來其實就連那塊玉佩都是提示。   五之君子必佩玉,德比於玉,溫潤而澤。那塊玉佩是瓀玟,士佩瓀玟。   從儒生的衣飾看來對方確實無功名也無官職,因為確定了對方的身份辰明也就可以從一些細節處去揣測對方的身份與性格了。   當然,止於禮。有些規矩雖然現在已經鮮為人知,但辰明卻有那些回憶的經歷。也正是如此,他才得以認出對方的來路。   接茶,飲畢。   “道。”   儒生平視前方,溫文而雅。平淡的說了一個字,卻隱含著別樣的意味。辰明神色嚴肅,凝神靜心端坐之後十分鄭重的也回了一個字。   “道。”   這是上古時期純粹道修之間互相問道切磋的禮節也是方式。這一個“道”字蘊含的是幾升所修之道的道意。   大道萬千,道意無形。太多的道是領會於心間而無法以文字準確的形容言說出來的,又修道因人而異,不同的道修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道意與領悟,因此為了方便所以通常就單一一個道字為代表。   看似簡單,實則其中的玄妙與精微是隻有互相問答的兩位倒修之才能夠理解的。每一個字,每一次爭鋒,都是出於心中對道的理解的外化,自身修到境界的展露,自身精氣神的凝聚。   言而總之,玄而又玄。這是問道雙方自我大道為根本進行的一場外人不可見的鬥爭。   “道。”又是一字。辰明深吸一口氣,那一聲“道”縈繞耳畔心頭。隻覺得對麵的如聲明明沒有絲毫變化的聲音蘊含的卻是自己無法理解卻又感到莫大壓力道意。   “道。”少許之後,終於又回以了一字。   ……   “所以……古公子您又是在顧忌著什麼?”柳曇夢察言觀色的能力在這幾天也提升了不少,於是問道。   “嗯,確實。”古秦仍然保持著深思的神色,似乎根本沒有過腦的就回答了。“那個書生背後的那個屏風,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那可是……”   “是什麼?”知鳴柳曇夢這兩個小家夥同時看了過來,她們可都沒看出那個凡物屏風有絲毫的異常。   “就是……”古秦突然間反應過來,自己怎麼在問啥答啥?   “如果是什麼不方便說的事,那還請古公子見諒。”柳曇夢見古秦突然間中斷的話語趕緊說。   “不不不,也不是。”古秦搖了搖頭,到底還是有點沒想明白。“其實……就隻是有點兒不太好解釋。”   “哎,算了。跟你說也無妨。”古秦到底還是藏不住話的人。“曇夢你應該也看到了吧,那個屏風上寫的什麼?”   “好像是……大道無極,川流不息。”柳曇夢觀察力還是很細致的,更別說還有肩頭的知鳴,很快就想了起來那非常特殊的書法。   “對,重點就是那幾個字。實不相瞞,家兄古川就有那麼一種獨門的書法,不是親近或者十分信任的人大概都沒見過。”古秦越想越覺得肯定那個字跡他是不會認錯的。   “我之前聽兄長說起過,他寫過幾件物品送給了幾位朋友。但我問起究竟是什麼朋友時,他卻隻是笑一笑沒有說話。”   “不過肯定的一點是能夠得到兄長贈送題字物品的絕對都是兄長極為信任敬佩之人,畢竟這種物品看似沒什麼價值但但實際上其代表的意義就是十分重要的憑證。”   “所以,古公子你就這麼直接了當的走了?”柳曇夢聽了之後又說。   “嗯……其實也不能這麼說吧。”古秦避開了柳曇夢的目光,總不能直說看到那個屏風自己下意識就想跑了吧。   畢竟結合這一係列的線索,那書生絕對不是兄長想讓自己見的人。   不過雖然也有很多細節之處不明白。但真正困擾了古秦這麼久的疑惑卻是——那個書生明明沒有任何修為!   ……   “道。”這已經是第八個道字了,辰明的臉色已經有些過度的凝重。隻因對麵的儒生不但沒有表現的有任何壓力,甚至眼眸都越發明亮了。對方的氣質伴隨著一生生始終都從未變化平淡語氣的道字越發的深邃又平和,現在辰明都隱約感覺這片天地都好像在向自己施壓。   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每一本書籍都隱約散發著一種讓人心靜有這不相同的威壓。不,不能說是威壓,那種感覺更像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明明無風,但辰明卻隱約又十分確定的感覺到陣陣微風拂麵。令人……   自己的每一個道字都是蘊於心中良久,又在呼吸提升間反復琢磨思索,最後在口中又加以思考精簡才能艱難的吐出。而對方卻是每次都在自己說出後就能十分從容的回憶一個道字,甚至倒也在氣勢上層層疊加,精簡又厚重。   又一次將徘徊到嘴邊的道字咽了回去,因為還是覺得哪怕是這個改了不知道多少次的“道”字,隻要一旦說出口自己就會立刻落敗。   閉上了眼,閉口不言中儒生的道義已經完全壓製了自己,每一個道字都是恰到好處的,隻比自己的道字高上一籌,但是八次的疊加下自己那斑駁的道意早已被逼入了絕境。   一隻飛鳥落於枝頭,看了看儒生,沒有什麼反應。但又看了一眼辰明卻立刻振翅遠飛了。   對方的道意無形無質又光明顯耀,不爭不讓,中庸且無為,不勝而勝……   “劍道不行,道意並不純粹,而且受淩天劍道的影響實在太大,並非自己獨屬的道。星辰?不,星辰道雖然可能足以突破困局,但更大的可能性反倒是容易被對方的道理同化。浮生……也是行不通的,我對神曲的掌握並不是十分的透徹,以前很少花時間去仔細鉆研。況且浮生映於心境而現在細想來我之心……”   前八個道字都是辰明將自身所學的多種道意雜糅而出的,彼此之間確實有所關聯,但卻遠遠達不到互相融會貫通的級別。更別提相儒生那樣還可以字字疊加,相輔相成。自己根本就是連相鄰的兩個道子都難以相顧。   所學太雜太斑駁了。雖然看似手段可以層出不窮,但實際上卻是每一種道都難以達到純粹的境界,都存在短板。這也是辰明第一次與其他純粹道修問道,因此即使“旁觀”過淩天的回憶也很難充分的發揮自己道道意。   不過其實就算將自己的幾種大道都一字一字的講論出來應該也很難取勝。辰明現在很清楚這一點,因為對方的道實在是完勝於自己。   這一場問道對方講真真的已經是“手下留情”了,所以辰明才堪堪支撐到了現在,才會在巨大的壓力下對自身所學所修頭一次做了如此清晰完整的分析和梳理,既發現了許多隱患與問題,時又讓自身得到更加清晰明了一些。   這就已經是十分寶貴的收獲了。辰明收起了之前自己都未意識到的一些自大,他也是這場問道中才發現了自己的心境其實已經在潛移默化中悄悄在改變,蒙塵。   在辰明看來,問道更重在問心。修行至今他的經歷雖然可稱兇險,但實際上每次又都很恰好的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剛剛好能夠自己解決掉。太多太多的機緣傳承哪怕他刻意反復提醒過自己也未曾發現心中早已出現了不少自負驕傲的情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到現在為止辰明對心境的整頓讓他自己都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意念通達,萬想歸一。書生看著辰明睜開了眼睛,終於流露出了些許贊許。辰明感覺無形無質的道意的壓製似乎減弱了,但其實隻是終於進入了狀態,達到了與儒生一樣的問道之“靜”。   這才是問道。辰明神色已經不那麼凝重了,雖然還是不如儒生那樣平淡且隨意。不論是道還是心,此時都有了一種滌除塵雜的清凈透徹感,其實對比從前究竟有哪些不同也說不出來,但確確實實有了一些變化。   這是一種單靠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改變,同時又算是一種玄奧的道意。辰明正想開口,又立刻打住了。   因為他突然間想透了,這一個“道”字看似可以破解但實則是落了下乘。一旦說出來就是不敗而敗的平局。   首先,這種剛剛明悟還沒有經過仔細反復思考的,時間沉澱的道意用來論道本就是問道中的下策。其次,辰明怎麼會看不出來這其實就是對方想要“教”給自己的。   如果就剛才那一個“道”字脫口而出就回答了,,那就是等於坐實了這場問道的本質就是對方是先生和自己是迷惑的學生,是一場單方麵的教學。   儒生是懷著平淡無爭心,但辰明卻不是,更不想是。他到底要爭上一爭。   眼神終於又一變了,儒生的目光也透出了更多的關注與好奇,仿佛就是在等待學生交卷先生。   “殺!”   語氣驟變,單吐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