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上元之夜(1 / 1)

一番晚宴過後,張家這邊同樣也在準備著穿衣裳,張父換上了一襲裁剪合體的黑色麻布長衫,胸前以金線細細勾勒出山石紋理,既保留了鐵匠樸實無華的本色,又多了幾分儒雅與沉穩。張母則穿著一件湖藍色的棉麻長裙,裙擺處繡著雅致的花卉圖案,與她平時熱情好客的氣質相得益彰,頸部圍著一條柔軟的羊絨圍巾,為其增添了幾分暖意與親和力。   張平身穿一件墨綠色的布料外套,內搭白色短褂,乾凈利落,沒有半點軍旅生涯的嚴肅刻板,反而顯得溫和而親切。張安換下了平日裡的粗布短褐,穿上了一身深棕色的皮質勁裝,顯得身形挺拔,少年英氣勃發。而玉淩則穿著一襲淡粉色的褶皺裙,裙擺邊緣縫有一圈精致的蕾絲花邊,腰間係著一條與裙子顏色相近的細腰帶,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天真爛漫。   一家人收拾妥當,紛紛走出家門,朝著繁華喧鬧的市中心走去,即將一同融入那燈火輝煌、熱鬧非凡的上元燈節之夜。   走出家門,過了大葵樹,便遇到了林千雨一家人,張平一眼認出林鐘國將軍,上前恭敬地打招呼:“林將軍,您好!沒想到在這上元燈節的夜晚能遇到您,真是榮幸之至。”林鐘國聽見是張平,麵露微笑,溫聲道:“今夜不在軍營,你我不以軍職,你可喚我為林伯伯,我則喚你為張賢侄,如何。”張平聽聞,心中倍感親切,連忙拱手應道:“遵命,林伯伯。承蒙您如此看重,張平惶恐之餘深感榮幸。他接著話鋒一轉,轉向一旁趕來的家人,從左往右依次解釋道:“這位是家父,名為張魯,是史萊克城鍛造師。這位是家母,名為張嬌美。這兩位是舍弟張安、舍妹玉淩。”隨後張安和玉淩二人隨著哥哥一起喚一聲林伯伯。   林鐘國將軍聽聞,抱拳回禮,笑容可掬地說:“原來是張先生和張夫人,久仰久仰,之前總聽張賢侄提起過,今天算是見著了。”林鐘國將軍繼續道:“兩位公子、小姐也都儀表不凡,將來必有所作為。張魯先生的鍛造技藝在史萊克城享有盛譽,我早有耳聞,今日得見,實屬幸事。張嬌美夫人看起來慈祥和藹,想來是操持家業的一把好手。至於張安和玉淩兩位,一看便是家教嚴謹,資質出眾,日後定能為張家增光添彩。”   張父張母聽完林鐘國將軍的贊揚,臉上不禁浮現出欣慰的笑容,張父拱手回應道:“林將軍謬贊了,張父張母聽完林鐘國將軍的贊揚,臉上不禁浮現出欣慰的笑容,張父拱手回應道:“林將軍謬贊了,犬子犬女們的成長多虧了鄰裡長輩們時常的提攜和教導,尤其是承蒙將軍平日裡的關懷與激勵,他們才能不斷進步。我們夫婦二人在家雖忙,但也隻是盡力而為,讓家中上下和睦安寧。至於小輩們的未來,我們隻願他們能踏實做人,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   張母亦微笑著點頭附和,言語間透露出對孩子們的期待與驕傲:“林將軍好眼力,孩子們若能如您所言,不負眾望,我們也就安心了。上元燈節本就是家人團聚、共享歡樂之時,今夜能與將軍一家共賞明燈,更是喜上加喜。”   林母這時也走上前來,輕輕拉起玉淩的手,目光慈愛地掃過張安和張平,溫柔地說:“孩子們能夠得到張叔張嬸這樣的教誨,實在幸運。我看你們家的這三個孩子,無論是沉穩的張平,還是機敏的張安,還有乖巧的玉淩,都有著各自獨特的閃光點。特別是這位已經弱冠的小輩,眉宇間已顯露出擔當和堅毅,我相信,他們定能在今後的日子裡,不負眾望,書寫屬於他們自己的精彩篇章。”緊接著,林母提議道:“既然大家都在,不如我們一起結伴遊燈會如何?難得上元佳節,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咱們兩家一起走走,讓孩子之間增進友誼,也讓大人們有機會深入交流,豈不是更好?”林鐘國將軍欣然同意,張父張母也點頭應允,於是兩家人並肩而行,融入了那片歡歌笑語、光影斑斕的燈海之中,共享這團圓美好的上元之夜。   來到街上,眼前的街道熱鬧非凡,街邊的攤販叫賣著各種花燈、小吃,孩童們手中握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嬉戲追逐,歡笑聲、叫賣聲、鑼鼓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的上元夜市圖。林母牽著玉淩的手,引領著兩家大小穿梭在人流之中,不時停下來欣賞各式精美的花燈,或是品嘗誘人的美食。林母時不時地與張母交談,講述著各家孩子的趣事,兩位母親的臉上都洋溢著對子女深深的關愛和期盼,林鐘國將軍和張父則討論著關於鍛造工藝和軍事策略的話題。   在人群湧動、花燈璀璨的節日氛圍中,張平、張安、林千雨與玉淩自然而然地開始了一場輕鬆愉快的交談。張平被一盞惟妙惟肖的蓮花燈吸引,他禮貌地對林千雨說:“姑娘,您看那盞蓮花燈的細節處理得多好,形態飽滿,花瓣層次豐富,仿佛能感受到夏天荷塘的氣息。”林千雨贊同地點點頭,表示那盞燈確實體現了製作者的精湛手藝,每一盞燈仿佛都被賦予了生命的力量。   注意到張安與林千雨相處的默契,張平提及了他曾聽張安說起過的寧遠知:“我聽說你們經常結伴出行,還有一位名叫寧遠知的朋友常常陪伴左右,情況屬實嗎?”林千雨笑容明媚地回應:“確實如此,寧遠知雖然是七寶琉璃宗的一員,但他為人豪爽真誠,博學多識,每當節日來臨,他總會趕來與我們一起賞燈,他的解說總能讓花燈故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張安接著解釋:“寧遠知這個人很直率,他雖身為七寶琉璃宗弟子,卻對世俗情趣尤為熱衷,對節日慶典從不缺席,他的參與總能為我們帶來別樣的趣味與新鮮視角。”張平聽了這些描述,對那位還未曾親自相識的寧遠知有了初步的印象,對其人格魅力與深厚友誼表示了贊賞。在這燈火輝煌的花燈海洋中,四人暢所欲言,他們一方麵陶醉於各類花燈的獨特美感,另一方麵分享著各自的日常生活點滴。   …………   深夜月明,星輝斑斕時,寧遠知身著素雅袍服,佇立豫州橋頭,手持一盞精巧花燈,如詩如畫。此燈融匯匠心,宣紙層層細膩黏合,水墨畫麵深邃且栩栩如生,內含生機。竹篾經緯交錯編成堅固又輕巧的骨架,中央紅燭熠熠生輝,透過薄紙照耀周遭,賦予花燈鮮活之態,在靜謐夜色中獨放光明與活力。   寧遠知剛料理完宗門裡的事情,突然意識到今天正是上元節,按以往的習慣,他本該與張安、林千雨兩人一同在豫州橋碰頭慶祝。然而,此刻他環顧四周,卻未見二人身影。猜想他們可能臨時有事耽誤了,寧遠知並沒有離開,而是選擇留在橋上欣賞皎潔的月色,耐心等待兩位好友的到來。   林千雨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麼重要的事,對張安低聲提醒:“哎,說到寧遠知,我感覺我們好像漏掉了一個約定。”張安一聽,也撓了撓頭,恍然大悟:“嗯,好像是有這麼回事兒。”過了一會兒,林千雨表情逐漸明朗:“對了,今天是上元節!”張安沒太明白為什麼提到這個,但他還是應了一聲。   突然,林千雨神情緊張起來,激動地說:“糟了,我們約好要在豫州橋見麵的,寧遠知現在一定還在那兒等我們!”張安一聽,瞬間明白了過來,他正要拉起林千雨的手跑去豫州橋,卻被林千雨攔住:“等等,咱們先告訴父親母親一聲再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張安迅速回頭,向父母表達了歉意並說明情況,張平和張母明白過來後,也焦急地催促他們趕快去找寧遠知。張父拍拍張安的肩膀,笑著說:“快去吧,別讓朋友久等了,我們在燈會上逛一逛。”林千雨也快速向林鐘國將軍和林母做了說明,林母疼愛地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他們趕快行動。林鐘國將軍也點了點頭,讓他們放心去,不必擔心他們。於是,張安和林千雨連忙告別家人,沿著擁擠熱鬧的街道快速向豫州橋方向奔去。   …………   在燈火輝煌的客棧中,七位氣質卓絕的賓客成為了焦點。其中,一位身著淡雅長裙的女子尤為引人注目,她的裙擺輕曳,淡雅色調與精致刺繡相得益彰,既顯氣質又不張揚。旁邊的女仆衣著淡青,舉止得宜,貼心侍候。   為首的男士身著深色華服,衣料講究,線條流暢,腰間佩有一柄包在華鞘內的寶劍,散發出沉穩威嚴的氣息。他身後四位士兵皆著深青便服,佩劍警戒,各司其職。   男子禮貌地向客棧掌櫃詢問是否有空餘的上房,希望能安排一間安靜舒適的房間供人休息。掌櫃迅速回應,贊揚他們的非凡氣質,保證店內有兩間靜謐雅致的上房,環境優美,隔音良好,最適合他們歇息。他即刻指示店小二前來協助安排。   客棧內的其他住客紛紛投來欽羨與敬畏的目光,而那幾位士兵則恪守禮儀,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確保不影響他人,同時也嚴密保護著同來的貴客。掌櫃詳細詢問了房間數量和具體需求,力求滿足他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