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修行如同爬山,越到後半程越是艱難,而人的生命越到後半程能夠榨取的精神和能量也越發稀少。 所以在修行上,年輕有為才顯得這麼重要,一般來說四十歲前不入玄級,一生的成就也就止步於此了。 修行的登神長階就是如此殘酷,偌大的錦山城漕幫,玄級也不過數人。 李狻猊因為淵州城的遭遇,本來光明的前途被驟然打斷,現在他的隻能步履蹣跚的繼續前行。 好在有蘊養功,他花甲之年的身體因為修習蘊養功,還保留著一絲沖擊玄級的可能。 蘊養功雖說也是內功,但是卻與一般的內功不同。 它不像一般內功,從日月光華中吸收靈氣,反而是捕捉修行人飲食之中的精華,然後將精華煉化反哺全身。 故而蘊養功需要修習者食補,每天1000精華是修習他的底線。 現在李狻猊的身體雖然六十歲,但還是能夠保持一個巔峰的狀態,全靠這周卓提供的人參和蘊養功的作用。 所以李狻猊和周卓現在誰也離不開誰。 到了夕陽西下之時,今年的漕幫大比終於結束,結果又是幾家歡喜,幾百家愁。 包括李狻猊在內,比武勝出的九個人自然是感謝祖上積德,而那些輸掉的,則大部分又要回到繁重的勞動中,不知哪天就會倒下。 但是那些落選者的命運,身為漕幫幫主的張世秀自然是不會關心,他高興的宣布漕幫依然是人才濟濟,今晚要為這九位新入武院的人才慶賀。 接下來是漕幫高層們熟悉的大擺筵席和鋪張浪費,李狻猊從前世那種物質極大豐富的世界而來,也算是吃過見過。 可麵對漕幫的排場,他還是驚掉了下巴。 漕幫武院是三進三出的大宅子,迎賓閣則位於宅子正中,是僅次於祠堂,第二大的一間房。 漕幫這次請來的是城中最大酒樓怒江樓的廚子,為了這一餐,幾十位大廚已經在後廚忙活了兩天。 他們端上來的菜品,每一道都是李狻猊聞所未聞。 ‘無事鯉’,這是條怒江裡極品的鯉魚,但所有的魚刺都被一根根挑出來,還沒有絲毫傷及魚的賣相; ‘竹筒金’,這道菜粗看起來是是普普通通的炒豆芽,可一口咬下去滿口留香,李狻猊這才發現是廚子把極品蟹黃一點點的塞進豆芽裡; …… 這些菜不僅費工費料,而且都有著食補的功用,李狻猊隻吃了個半飽,攢夠了1000精華。 哎,可笑李狻猊之前還疑惑周卓拿來的這麼多錢。 現在想想,錦山城漕幫掌握著蓮花港這麼重要的碼頭,每天這麼大的貨物吞吐量,可給他們這些學徒漕工的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隻有一個進武院的機會吊著他們。 這其中的利潤全數被漕幫賺走,這些錢,隻用從指縫間摳出來一點點也是個天文數字。 可憐無定河邊骨,曾是春閨夢裡人。 李狻猊想起了那些倒在了蓮花港上的幼小身軀,他的腦海裡隻能浮現出這句不太貼切的詩。 那些孩子大多還沒能進入誰的春閨,就已經跌入死亡的懷抱。 想到這些李狻猊有些吃不下,周圍的人群正是酒酣耳熱,沒人注意到李狻猊悄悄離開了宴會。 除了周卓。 “吃飽了嗎。” 李狻猊剛出門,身後就響起了周卓的聲音,他回頭一鞠躬,說道。 “吃好了,我出來轉轉。” “我也不喜歡這種場合。”周卓難得說出自己的想法。 “今天你也辛苦了,我們就不練武了。要是進城的話,你喊上張武一起。” 自從周卓發現李狻猊是個身懷十二階神功的大寶貝,就幾乎不允許他孤身一人行動,有可能是監視,但更多的是他不能讓李狻猊再遇到危險。 但是周卓倒也沒太限製李狻猊的自由,周卓是個太聰明的人,他對於管理有種天生的自覺,一方麵他禦下很嚴,但他也允許手下有自由,甚至有秘密。 一鬆一緊之間,大院出身的那一大幫子人,都被籠絡到了周卓的身邊,成為漕幫裡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李狻猊聽了周卓的話叫上張武,兩人一同前往多寶閣。 “身上的傷好了嗎?”李狻猊問張武。 “嗯,李大哥本來下手就不重。”張武還是有些悶悶不樂。 即使他一直知道自己進武院無望,但是也不是沒有心存幻想,可能比賽激烈一點,周卓再幫忙說說話,他們這屆可能破例招兩個? 但現實是殘酷的,張武又得在大院蹉跎一年時光。 李狻猊拍拍他的肩,“小武,學武不一定要在武院。有什麼不懂的,你隨時來問我。” 張武點點頭,兩人一路再無話,安靜地走到了多寶閣。 此時天色已晚,多寶閣正準備打烊。 張掌櫃看到李狻猊來了,依然熱情的笑臉相迎,他已經習慣了老態龍鐘的李狻猊,臉上沒有一絲異樣。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呦,李爺,張爺,你們又來了,還是老安排?” 李狻猊心中暗自發笑,這張掌櫃說的話像是一個老鴇。 他點點頭,示意張掌櫃領路,張掌櫃受意,一邊高聲呼喊著“來人,給張爺切壺茶。” 一邊領著李狻猊往後麵的倉庫走。 這間倉庫已經被張掌櫃改造成一個小房間,專供李狻猊使用,房裡堆著的,是他這幾天收集來的靈木,奇石,以及息壤。 李狻猊點點頭,謝過了張掌櫃,看著這些東西他忽然又想起了周卓。 周卓是個聰明人,他知道李狻猊還有別的練功方式,卻允許他不教會自己。 能克製住自己的貪心的人最為可怕,李狻猊一方麵很佩服他,一方麵也不能不害怕他。 隻是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李狻猊開始專心練功,經過這幾個月的努力,李狻猊的靈臺宮大概已經修建完成了十分之一。 道阻且長呀,李狻猊嘆口氣。 吸收完了這批材料裡的靈氣,李狻猊便和張武回了漕幫大院,一夜無事。 第二天醒來後,他和其他的幾個武院新進照常例去向幫助張世秀請安,討自己在漕幫的差事。 李狻猊是第一次參加大比就晉級的,照理說最是有前途,所以他被安排在第一位。 “李狻猊,監工。” 張世秀含笑說道,好像這是分工作是種莫大的恩賜,李狻猊狠狠地忍住了心中的白眼,還了張世秀一個感激的表情。 艸,李狻猊心中相當不爽。監工這活,是他最不想乾的。
第二十九章 監工(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