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風穀(1 / 1)

風柳意 賽洛 2621 字 2024-03-17

接下來幾日,每當練完劍,應然便在宗內閑逛了起來。橫縱幾百裡的山脈,屬實很廣闊。他有時候會去山下看看田園,站在小路旁,看著仆人耕作,坐在大石上,看著孩童在山溪內捕魚玩耍。去到某峰山腳,就上山拜訪該峰的師叔,有時,這些與應未天同代的師叔會贈予他一些外出的資源,有的則是囑咐一些事情,或指導國內其他五郡一些勢力的分布和行走經驗,使得應然對外界更加的向往。   有時候,應然也會慢慢行走在山間,走過兒時玩鬧的地方,用回憶填滿內心。他練劍一直很刻苦,宗內對弟子的要求也很高,但孩童的童心和叛逆是無法阻止的,他小時候就經常偷跑出來玩耍。譬如進入一段人跡罕至的密林,爬到樹上摸鳥蛋;譬如攀爬跳躍在巨石縫隙間;譬如從山瀑布上一躍而下…偶爾會擦得渾身是傷痕,有次還摔斷了肋骨。隻要被發現,還得受應未天的處罰,通常都是跪在劍閣外一天一夜。   這天,應然去拜訪了長老峰,宗內第二高峰,比宗主這代往上的長老們都居住於此峰。一般來講,劍客之上的劍士階段可活近兩百歲,像應未天這樣的劍師,壽命則長達近三百。劍師劍師,一代宗師,長老峰上,都是劍士劍師階段這種老怪物。長老峰是劍心宗的底蘊,每代數十弟子,能夠晉升劍客活過百歲的寥寥無幾,從與其它的大宗門的爭鬥中存活下來的,無疑不是高手中的高手。他們有的是厭倦了殺伐隱退於此,有人則謀求更進一步潛心修行,認為自己無法更進一步的,也居於此保護宗門。至於山中有沒有比劍師階更高的存在,或許有,或許無,從沒有人真正見過,隻聽說開宗祖師爺是。   沒有用輕功飛躍,宗內規矩,上長老峰得登正麵的石梯,應然每步幾層階梯,身形緩慢地往上跑。來到接近峰頂處,有一大殿緊貼著山壁,說是殿,隻有城裡兩三間尋常酒樓那麼大,其由極品杉木所造,塗深紅漆,殿簷由一柄柄劍形成,正門牌匾寫著劍祠二字。整座殿,並沒有想象裡大宗門的富貴奢侈,給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種質樸和莊嚴。   應然莊重地走進祠堂內,堂內正廳,三麵擺放著歷代宗主和歷代對宗門有大貢獻者的牌位,並在其牌位邊,放置著他們的佩劍。應然點了根清香,朝著三麵墻各鞠了三個深躬後退了出來。旁邊一小房間裡傳來一陣茶香,應然聞味走了過去,“任長老,您果然在這裡,咦,孫長老也在啊,您倆真是好興致”,應然笑嘻嘻的打招呼道。兩個老者正在下棋品茗,聞言抬頭,笑吟吟地看著他。“小家夥,你果然來了”。   “啊?任長老知道我要來?”,“我會不知道你小子?哼,臉皮向來厚。聽說你這幾天不停拜訪你的師叔們要事物是吧?”   “哪有,然兒就要出遊了,這不是來向您們請安道別的嘛。那…任老有沒有…”   “哈哈哈哈好小子!”孫老也大笑了起來。任老笑著搖頭道:“我們倒是不同意那些家夥說的覺得你還太小,既然想去歷練,那就應該去,劍之道,就是一往無前,沒必要想東想西的,這個你拿著吧”,說完扔給了一個令牌,正麵刻有長老峰三字,背麵是劍心宗的標識。“東郡外,宗裡也有一些產業的,如果遇到事情,可以去找對應負責的人,隻要你持有令牌,他們就會聽命於你。不過他們都隱藏得頗深就對了,這就要靠你自己去解決了。裡麵還存有一縷蘊含我劍意的劍氣,輸入你內力就能激發,希望你永遠不需要用到。”   “嗯,去罷”,任老擺擺手,應然接過令牌後道“然兒謝過二位長老了”,他清楚,長老令牌是得兩個以上的長老同意才能賜予的,“然而告退”,應然恭敬地退出了房間。回到正廳處,朝裡麵看了一眼。   劍祠是劍心宗的禁地之一,除了明麵上是宗祠外,還有一處隱蔽,在於正麵深處,有一暗道通往背後的山壁內部,山壁內有一靈池,名聽劍池,其中韻養有數十柄劍,嗯,這些劍都是有劍靈的。   像開宗祖師牌位旁的劍,其實是他年輕時候的劍,那把培養出劍靈,陪著他打江山打了一輩子的劍,就插在聽劍池內。建宗兩千多年,宗內存有的劍靈也僅僅數十個,如果沒有劍池的韻養,劍靈會慢慢地退化然後“死去”。應然的柳葉劍就是在這裡得到的,不,應該說是那把劍的劍靈選中了他才更為準確。   有個很殘酷的事情,在這片大陸,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劍客階及以上的強者死亡時,其體內靈氣是會回歸於天地間的,保存或奪取靈氣的方法基本沒有,有也隻是其中一部分,劍池就屬於這類。所以,當長老一旦察覺自己大限將至,他們會進入劍池,以身伺劍,以維持劍池的靈氣,以血肉哺劍。沒錯,劍是需要見血的,而就算如此,多年歲月下來,這些劍靈也是在緩慢地衰弱中。   回到山下,應然又去了一個地方,這幾天他把一些物資藏在身上分批帶了出來放在一小洞,這會拿上,轉身進入赤鐵峰後山幽風穀。幽風穀深千丈,縱幾十裡,常年不時會吹起刮骨幽風,裡麵布滿喜歡陰暗和潮濕的植物及蛇蟲,沒什麼靈植,環境又險惡,幾乎沒有人會進入,劍心宗甚至把其深處列為禁地,叮囑弟子們不可以進入,以避免這些天之驕子折損於內。   不過這裡卻是應然和小禦的秘密基地,他們小時候會偷跑進入裡邊玩,基本都在外圍,後來他們發現不同的路線,幽風的力度和出現頻率是不一樣的。初生牛犢不怕虎,慢慢地,他們就探索得越來越深入,直到有一次,他們誤入深處一密林,發現了一隱蔽石洞。石洞通道的盡頭別有天地,又出現一小穀,隻有幾百米長寬,其中有一小茅屋,周圍別致地種有許多紫竹,明顯有人曾隱居於此。不過茅屋的主人已經逝去,他們在竹林中發現了其墳墓,從墓碑上以及屋內留下的物事,二人知道了主人家的生平,也了解到一些不為人知的隱秘。   這個小山穀,改變了應然和應禦的命運。把帶來的資源和信留下給小禦,應然急忙離開了幽風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