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駕駕”小姑蘇騎著父親給他編製的竹馬,手裡拿著路邊隨意撿來的毛竹,心中幻想著以後去哪行俠仗義,當想到那說書先生口中千裡之外取人首級時遠處傳來的聲音打破了他的幻想,他忽然聽到李家小子隔著他家的大門喊到“小蘇,小蘇,那酒樓說書的先生又開始講大俠了,快走快走,我們得早點到那找個好點的位置,以免人多了不好聽”小姑蘇聽了這消息哪敢再在竹馬上玩耍,扔掉手中毛竹,翻身下馬,一通行雲流水,好不利索,好似以排練千百遍般奔向門口,嘴裡大聲念到“好嘞!二狗,我們先去那酒樓聽那先生的江湖豪情,聽完再去那山水間耍上一耍”李家小子原名李二狗,家裡爹娘隻是平民老百姓,取不得什麼好名恰好當地流行賤命好養活,就給自家娃娃取名二狗,李二狗聽了小姑蘇的話也大笑道,“好嘞,那我們就去聽那江湖事,耍那大俠風”小姑蘇笑罵道“二狗,拽什麼狗屁倒灶的文墨”…… 酒樓,二樓,說書先生正豪氣乾雲霄,說那天峰山上雙雄一絕生死,說那金城女子婀娜多姿乃是那英雄溫柔塚,也說那湖中惡蛟被江湖蘇大俠一劍斬首級,聽的那小姑蘇心中連連驚嘆與羨慕,等說書先生說完,小姑蘇連忙脆生生的問道“那先生,哪兒的大俠最多呢?”張書生知道這個娃兒,明明出生金蘭之家卻不喜歡讀聖賢書,倒總喜歡聽那些江湖上的風風雨雨,張書生也沒覺得不喜,畢竟他隻是個說書的,別人家的事自然留到別人家自己解決,張書生想了想道“若說大俠最多的地兒,恐怕隻有亂世了,隻有亂世,世間才會有大俠行俠仗義”姑蘇疑惑道“先生,可我問的是哪兒大俠最多呀說書先生大笑“天下之大,有人的地方必有大俠,可大俠何人能當何人不可當”…… 時光匆匆,小姑蘇成了姑蘇,幼時的竹馬是騎不成了,兒時的大俠夢今日也將啟程,姑蘇拜別了家中父母,盡管有太多不舍,但男兒誌在四方,姑蘇也不例外,最後拜別了酒樓中的說書先生,臨行前姑蘇問先生“江湖可好”先生說“不好”姑蘇笑道“可我聽先生故事裡的江湖卻不似先生說的不好”先生嘆道“那終究是故事裡的呀”姑蘇笑道“那,即使如此我也要去看看”先生問道“想好了?”姑蘇騎上大馬,大笑出生“早就想好了”,說完不等說書先生回應,騎上大馬,策馬而去 少年,初入江湖